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鳳榮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鎖定
張鳳榮,男,現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土地學會副理事長,主持國土資源部重點課題“土地資源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研究。
中文名
張鳳榮
職    務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利用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代表作
《持續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佈局》等
主要成就
農業部“神農計劃”人才,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任職院校
中國農業大學
職    稱
教授

張鳳榮人物經歷

張鳳榮工作經歷

1984 - 1993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 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4 -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1990-1992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壤與土地資源系 常務副系主任
1993-1994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地資源系 系主任
1997-2002 中國農業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地資源與管理系 系主任
2003-2006 中國農業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資源環境戰略與管理中心 主任
2006-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利用與管理研究中心 主任 [1] 

張鳳榮學術兼職

中國土地學會副理事長,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
國土資源部科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土地資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專家組成員 [1] 

張鳳榮研究領域

1. 土地評價
2. 土地利用規劃
3. 持續土地利用管理
4. 土壤地理學 [1] 

張鳳榮出版圖書

張鳳榮獲獎記錄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1年)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08年)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7年)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5年)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4年)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2年)
農業部“神農計劃”人才 (1999年)
“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1998年)
國家土地管理局首批跨世紀人才 (1997年)
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1993年)
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3年) [1] 

張鳳榮學術成果

張鳳榮主持項目

1. 國土資源部項目縱向課題“土地開發整理績效研究”(2008.01-2008.12)
2. 國家科技支持計劃課題“區域耕地質量保護監控與預警關鍵技術”(2007-2010)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縱向課題“耕地集約利用及其效應研究”(2007-2009)
4. 國土資源部項目縱向課題“中國耕地保護與基本農田建設研究”(2006)
5.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順義分局項目“順義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2006)
6.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門頭溝分局項目“門頭溝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2006)
7. 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項目“天津市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實行按等級折算基礎工作”(2006.03-2006.11)
8. 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項目“天津市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2006.05-2007.12)
9.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項目“山區土地綜合整治與利用規劃研究”(2005.07-2006.05)
10.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項目橫向課題“耕地保護目標與對策研究”(2004-2005)
11. 國土資源部全球資源戰略研究開放實驗室課題“中國耕地生產能力指標體系與方法研究”(2004-2005)
12.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縱向課題“北京山地土地利用變化規律與持續利用模式研究”(2004)
13. 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課題“農用地等別描述規範研究”(2004-2005)
14. 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課題“農用地分等成果在耕地佔補平衡評價中的應用研究”(2004-2005)
15. 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課題“農用地分等定級診斷指標體系制定”(2003-2004)
16. 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課題“農用地分等定級土地利用係數制定”(2002-2005)
17. 國家重點基礎發展規劃項目“潮土區土壤質量時空變異規律及其可持續利用研究”(2000-2004)
18. 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課題“耕地佔補平衡評價體系研究”(2000-2001)
19. 國土資源部科技司重點項目“土地資源合理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2000-2002)
2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黃淮海平原土地持續利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的類研究”(1999-2001)
21. 湖南省瀏陽市政府項目“瀏陽市現代農業園規劃”(1999)
22.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山丘區乾果果樹立地分類研究”(1994-1997) [1] 

張鳳榮發表論文

2008年:
1. 張琳, 張鳳榮, 安萍莉, 張衞峯, 嚴良政. 2008. 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的耕地利用集約度及其變化規律比較研究. 農業工程學報,01:108-112.
2. 史娟, 張鳳榮, 趙婷婷. 2008. 1998-2006年中國耕地資源的時空變化特徵. 資源科學,08:1191-1198.
3. 張鳳榮, 趙華甫, 黃大全, 李佳, 趙婷婷. 2008. 基於宜居城市建設的北京市農業產業空間佈局. 資源科學,02:162-168.
2006年:
1. 張鳳榮, 徐豔, 安萍莉, 孔祥斌. 2006. 農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應用探討. 中國土地科學,06:21-25.
2. 張鳳榮, 張晉科, 張迪, 吳初國, 徐豔. 2006. 1996-2004年中國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變化研究. 中國土地科學,02:8-14.
3. 張鳳榮. 2006. 保護耕地須從提高農民種田積極性着手. 中國土地,10:23-24.
4. 張晉科, 張鳳榮, 張琳, 張迪, 吳初國, 孔祥斌. 2006. 中國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與糧食產量對比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11:2278-2285.
5. 張鳳榮, 張琳. 2006. 耕地保護如何納入政績考核體系. 中國土地,08:10-11.
2005年:
1. 張鳳榮, 鄖文聚, 胡存志. 2005. 《農用地分等規程》的幾個理論問題及應用方向. 資源科學,02:33-38.
2. 張鳳榮, 安萍莉, 孔祥斌. 2005. 北京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之我見. 中國土地科學,01:10-16.
3. 張鳳榮, 趙華甫, 姜廣輝. 2005. 都市何妨駐農田-基本農田保護與城市空間規劃的一點設想. 中國土地,06:13-14.
2004年:
1. 姚慧敏, 張鳳榮, 鞠正山. 2004. 黃淮海平原區耕地變化對糧食生產能力的影響. 農村經濟,10:31-33.
2003年:
1. 張鳳榮, 宋乃平, 李超, 徐豔, 李保國. 2003. 農牧交錯區的荒漠化防治與土地持續利用途徑探討. 水土保持學報,01:19-22.
2. 張鳳榮. 2003. 重在保持耕地生產能力-對新形勢下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理解. 中國土地,07:03.
3. 張鳳榮. 2003. 佔補平衡的質量保證措施和考核辦法. 中國土地,10:02.
4. 孔祥斌, 張鳳榮, 徐豔, 齊偉. 2003. 集約化農區耕地利用變化及其驅動機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縣為例. 資源科學,03:57-63.
2002年:
1. 張鳳榮, 齊偉, 徐豔, 薛永森. 2002. 持續土地利用管理評價方法的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01:40-46.
2. 張鳳榮, 王印傳, 齊偉. 2002. 耕地資源持續利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初探.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01:50-53+82.
3. 張鳳榮, 安萍莉, 王軍豔, 張軍連, 劉黎明, 陳煥偉. 2002. 耕地分等中的土壤質量指標體系與分等方法. 資源科學,02:71-75.
4. 張鳳榮, 張迪, 安萍莉. 2002. 我國後備耕地資源供給量-從經濟學適宜性角度評價. 中國土地,10:04.
5. 安萍莉, 張鳳榮, 陳阜. 2002. 農用地分等定級中標準耕作制度的確定.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02:45-48.
6. 張鳳榮, 孔祥斌, 安萍莉, 李超, 鄖文聚. 2002. 對《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中土地利用係數的探討. 中國土地科學,01:16-19.
2001年:
1. 張鳳榮, 安萍莉, 胡存智. 2001. 制定農用地分等定級野外診斷指標體系的原則、方法和依據. 中國土地科學,02:31-34.
2000年:
1. 張鳳榮, 張軍連, 張迪, 徐豔. 2000. 生態退耕與耕地總量動態平衡關係初探. 中國土地,12:03.
1998年:
1. 張鳳榮, 薛永森, 鞠正山, 曾磊. 1998. 中國耕地的數量與質量變化分析. 資源學報,05:08.
2. 張鳳榮. 1998. 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中國土地,11:03.
3. 張鳳榮. 1998. 可持續土地利用與管理. 中國土地,04:03. [1] 

張鳳榮出版著作

1. 持續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6, 主編.
2. 土地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3, 主編.
3.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可持續利用.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0, 主編.
4. 土地資源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北京出版社, 2001, 主編.
5. 土地保護學. 科學出版社, 2006, 主編.
6. 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的理論、方法與實踐.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8, 主編.
7. 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佈局.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7, 主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