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首晟

鎖定
張首晟(1963年2月-2018年12月1日),原籍江蘇省高郵 [1]  ,美國華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丹華資本董事長。
1978年張首晟考入復旦大學物理系;1980年赴柏林自由大學就讀碩士;1983年進入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攻讀博士,師從楊振寧教授;1993年被斯坦福大學聘為物理系教授;1996年被斯坦福大學評為終身教授;2011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張首晟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領域的研究。
中文名
張首晟
外文名
Shou-Cheng Zhang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63年2月
逝世日期
2018年12月1日
畢業院校
紐約州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0年獲得歐洲物理獎
2012年獲得美國奧利弗巴克利獎
2012年獲得狄拉克獎
2014年獲得美國富蘭克林獎
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展開
主要成就
2010年獲得歐洲物理獎
2012年獲得美國奧利弗巴克利獎
2012年獲得狄拉克獎
2014年獲得美國富蘭克林獎
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5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收起

張首晟人物簡介

張首晟,男,著名的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的徒弟,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科學家之一,也是近年火熱的區塊鏈佈道者,他創立的丹華資本於2018年11月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更新的《301調查報告》點名。
1963年,張首晟生於上海,在“文化大革命”中度過童年。上學時,他讀學校的課本,回到家裏,他就扎進閣樓的書堆裏,讀《西方哲學史》。
1976年,父親給13歲的張首晟買了一套高中自學教科書讓他自學。翌年,中國高考制度恢復。1978年,張首晟考上覆旦大學物理系。當年全國的大學錄取率為4.7%,是至今為止最低的一屆。16歲,張首晟被公派至德國柏林大學學習,他花了三年時間修完了五年的課程,後考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攻讀物理學博士,師從楊振寧。畢業後,他去了IBM做高級研究員,並受到時任斯坦福大學物理系主任、美國第12任能源部部長朱棣文的賞識。1993年,他去斯坦福大學任教。
幾年後,張首晟被聘為斯坦福的終身教授,三十多歲的他成了斯坦福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
在科學領域,張首晟有很多成就。其中最重要的要數“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和“拓撲絕緣體”,這兩個開創性研究讓他獲得了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在內的許多界內重要獎項。
2017年,張首晟團隊發現“天使粒子”。
2018年12月1日,張首晟在與抑鬱症鬥爭之後,意外離世,享年55歲。 [13] 

張首晟人物生平

1987年張首晟博士畢業時與楊振寧的合影 1987年張首晟博士畢業時與楊振寧的合影
1963年2月,張首晟生於上海。
1978年,在沒有讀過高中的情況下,直接考入復旦大學物理系。
1980年,赴柏林自由大學就讀碩士。
1983年,獲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攻讀博士,師從楊振寧教授。
1987年,獲得美國石溪大學博士學位;同年,任美國Santa Barbara理論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1989年,任IBM阿爾瑪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993年,被斯坦福大學聘為物理系教授。
1996年,被斯坦福大學評為終身教授。
2011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2] 
201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5年,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1998年,張首晟投資了Vmware。 [3] 
1999年,張首晟聯合硅谷企業家們共同創辦了華源科技協會。
2013年,張首晟與他斯坦福的學生谷安佳博士聯合創立丹華資本,並擔任丹華資本董事長。 [4] 
2018年12月6日,張首晟的家人發佈聲明,確認張首晟於12月1日因抑鬱症意外去世。 [5] 
張首晟 張首晟

張首晟個人生活

太太:餘曉帆 [12] 

張首晟主要成就

張首晟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個人演講
個人演講(2張)
2006年,張首晟領導的研究團隊針對半導體能耗與散熱問題提出了基於電子自旋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是關於電子運動的一個新規律,即電子自轉方向與電流方向之間的規律。利用該規律可使電子有序地運動,從而降低能量耗散,並有可能研製出新的工作原理的計算機芯片,從而促進信息技術的進步。在此基礎上,張首晟發展了能夠實現這種新運動規律的一類新奇量子材料-拓撲絕緣體,是這個領域的開創者之一。 [6] 
人物榮譽
人物榮譽(2張)
2009年,他與中科院物理所方忠等合作,預言了三種拓撲絕緣體材料(Bi2Se3、Bi2Te3和Sb2Te3),這是材料物理領域的一個重大進展。他與清華大學薛其坤等開展了理論與實驗的緊密合作,製備出高質量的材料,在拓撲絕緣體基本性質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並於2013年在反常霍爾效應被發現130多年後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是國際物理學界重大科學突破之一。 [6] 
2017年7月21日,王康隆、張首晟、寇煦豐等團隊合作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重大發現:在整個物理學界歷經80年的探索之後,他們發現了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這一發現,驗證了由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馬約拉納在80年前提出的預測——存在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同時也證明了存在一種比量子還小的單位,這將對量子理論帶來巨大的改變。
  • 學術論文
據2019年8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張首晟與中國國內合作論文有30多篇,包括Science (4篇)、Nature Physics(2篇)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4篇)。 [6] 

張首晟人才培養

張首晟自從2009年加入清華大學以後,他用每年至少三個月的時間投入清華大學的人才培養。他不但親自指導本科生、研究生的科研,還開辦各種強化課和講座,全方位參與學校發展。 [6] 

張首晟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2年
全球華人物理學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
1993年
IBM研究部傑出創新獎
2010年7月
古登堡研究獎
2010年9月
歐洲物理獎
2011年9月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2011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院士
2012年
奧利弗·巴克利獎(OliverBuckley獎)
2012年8月
狄拉克獎(國際理論物理學領域最高獎)
2013年3月
尤里基礎物理學獎前沿獎
2013年12月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4年11月3日
2014年度富蘭克林物理獎
2016年12月13日
十大“2016年度華人經濟人物”
2017年3月31日
2016-2017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獲得者
2017年12月21日
“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
資料來源: [7-10] 

張首晟社會任職

2009年,張首晟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11] 

張首晟人物紀念

張首晟獎學金 [15]  ,是為緬懷高山書院創始校董張首晟教授而設立。 [14] 

張首晟人物評價

他(張首晟)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評)
張首晟在推動國內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等諸多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6]  (中國科學院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