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飛

(遊戲《三國志·戰棋版》中的武將)

鎖定
張飛,遊戲《三國志·戰棋版》中的武將。
張飛是蜀陣營、盾兵種、6統御男性武將,設計原型為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 [1] 
中文名
張飛
性    別
登場作品
《三國志·戰棋版》
陣    營
兵    種
統御值
6

張飛角色背景

張飛是劉備、關羽的義弟。張苞、張紹之父。正史中字益德。
於桃園立誓與劉備、關羽結為兄弟。為人正義,堪稱好漢,但常喝酒誤事,在奉劉備之命守護下邳時,因爛醉而被呂布奪城。論武勇則數一數二,在長阪坡之戰中,曾單槍匹馬趕走曹操大軍。進攻益州時,利用智謀逮捕嚴顏後,恪盡禮數,成長為出色的將軍。但在為關羽復仇而戰時,鞭打了請求延長戰鬥準備時間的範彊和張達,遭到怨恨,在醉酒後遇害。
妻子是夏侯霸的表妹,女兒成為了劉禪的皇后。 [1] 
《三國志·戰棋版》張飛 《三國志·戰棋版》張飛

張飛角色關係

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
三人同隊:【倒戈】效果提升8%。
五人同隊:【倒戈】效果提升9%;前三回合移動力提升1。
桃園結義——劉備+關羽+張飛
三人同隊:統率提升5%;第三回合恢復最大兵力8% [1] 

張飛能力設定

張飛武將特性

名稱
描述
發明
[內政]委任於政廳或太學時,科技研究速度提升0.61%
智囊
[內政]政治提升3.64%
明鏡
自身兩格範圍內我軍統率提升2%
參考資料

張飛武將戰法

戰法屬性
戰法名稱
戰法描述
自帶戰法
燕人咆哮
對前方三排扇形範圍內敵軍羣體造成72%~144%兵刃傷害和【挑釁】:使目標對除自己以外的友軍造成傷害降低25%~50%,持續1回合。自身死亡後【挑釁】也會消失。
傳承戰法
所向披靡
對周圍方形一格內敵軍羣體造成89%~178%兵刃傷害。
參考資料 [1] 

張飛玩法分析

張飛武將分析

張飛的自帶戰法能夠對敵人扇形大範圍的部隊造成挑釁效果,將敵人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從而減少友方所受到的傷害,因此他的保護性是非常強的,這裏建議玩家最好使用“關羽+劉備+張飛+諸葛亮+馬超”,它不僅能同時觸發“五虎上將”與“桃園結義”的緣分效果,而且在陣容上,有肉有輸出有治療,因此相當的全面。
然後如果拋開緣分不談,陣中比較重要的角色其實是關羽,他承擔了隊伍絕大部分的羣體輸出,因此不太建議拿低級卡替換。所以玩家前中期湊不到桃園五虎的話可以從劉備和諸葛亮這兩個武將身上着手,其中前者的作用主要是回血,所以用相同功能的張松替換即可,而且他的戰法還能夠提供洞察來幫助陣中C位抵禦控制。
諸葛亮的話可以換成黃權,兩者在功能定位上都是對敵人部隊施加減益為主,不過後者由於是紫卡,所以無論是屬性還是技能強度都要差不少,因此只建議玩家拿他暫時過渡一下。這樣過渡的優點是保留了三個五虎,仍然能夠享受到有關“倒戈”的增益,所以還是非常平滑的。 [2] 

張飛戰法分析

自帶戰法——燕人咆哮
對前方3排的敵軍造成75%左右的兵刃傷害,同時施加“挑釁”效果,當敵軍攻擊掐武將的時候傷害會減少28%左右,但是“挑釁”效果只能夠持續一個回合,而且在張飛陣亡夠效果會直接消失。
傳承戰法——所向披靡
對周圍一個內的所有敵軍造成羣體傷害,每一個羣體受到的傷害都高達88%當戰法的等級越高的時候傷害還會得到大量的提升。 [3] 

張飛特性分析

張飛作為桃源三結義中的三弟,在劉備、關於三人同時處於同一個陣營的時候三人的統率能力能夠增加6%,而且在第三回閤中能夠回覆最大兵力的8%,往往能夠在缺少兵力的時候得到即使的補充。 [3] 

張飛陣容搭配

張飛+劉備+關羽+黃忠+諸葛亮
這個陣容可以激活“五虎上將”、“桃園結義”兩個羈絆加成。獲得回血倒戈效果以及提升與第三回合兵力恢復的增益效果,進一步提升陣容的戰鬥和續航能力。 [5] 
張飛+劉備+關羽+黃忠+諸葛亮 張飛+劉備+關羽+黃忠+諸葛亮

張飛戰法推薦

一夫當關、出其不意、縱兵劫京、勇者得前、江都勁卒、暴斂四方、勤王之勇、破膽怒喝。 [6] 

張飛玩家評價

張飛作為三國時期的名人,因為十分勇猛與關羽有“萬人敵”之稱。在劉備起義抵抗黃巾軍的戰鬥中與關羽一起加入了蜀國陣營。而在後面的戰鬥中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遊戲中的張飛也是勇猛過人,特別是武力值高達116,屬於同品質一流武將中頂尖的存在,但是由於脾氣暴躁,所以在其他方面較弱。然而在遊戲中的張飛所率領的隊伍則是盾兵,更加符合張飛的性格讓他變的更加穩重。(18183評) [3] 
張飛是一名強力輸出的武力型武將,自帶戰法能對前方三排扇形範圍造成兵刃傷害和“挑釁”,並使除自己之外的友軍受到的傷害降低,被施加“挑釁”的敵人會強制普攻張飛。(3DM手遊評) [4] 
張飛是一個輸出武將,在遊戲內可以打出不錯的輸出傷害。但是張飛尷尬點在於全能,因此並非是一個純輸出或者純坦克武將,因此他很容易被代替。(琵琶網評)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