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雙喜捉妖

鎖定
《張雙喜捉妖》是一段傳統單口相聲,最初形成於民國時期。相聲老先生從評書中借鑑而來。故事錯綜複雜,精彩紛呈。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幾近失傳。
後由郭德綱在2010年重新整理,情節緊湊,懸念重生,雖然有神話色彩,但本意確是懲惡揚善,弘揚正氣,確實是長篇單口相聲中的一篇佳作,值得欣賞。
作品名稱
張雙喜捉妖
創作年代
民國時期
重新整理
郭德綱
藝術類型
單口相聲

張雙喜捉妖緣由

張雙喜捉妖 張雙喜捉妖
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一日,郭德綱于謙來西安為新片《三笑之才子佳人》宣傳,特邀陝西青年曲藝社參加。現場劉凱助興表演了一段快板書,期間陝西青年曲藝社社主席苗阜與郭德綱交談甚歡,並贈送了一套鄭文喜先生單口相聲張雙喜捉妖》孤本。郭德綱十分激動,表示終於圓了自己一個夢想,並表達了對鄭文喜先生過世的哀痛之情,及因為給張文順先生守靈,未能在當時來參加鄭先生葬禮的遺憾,隨後苗主席將王聲、鄭宏偉等一一介紹給其一行人員。臨別之時,大家依依不捨,都表達了願多多交流,為中國傳統相聲的發展共同努力。

張雙喜捉妖作品特點

郭德綱為挖掘整理這個瀕臨失傳的節目尋訪了大半個中國,請教了眾多相聲界的新老藝人。由於年代久遠,蒐集過程中發現有眾多版本,郭德綱把所有人説的都揉成一版,並加入自己的創作,使得整個節目有頭有尾,這種執着的精神實在令人欽敬。同時也可以看到真正老藝術家的風範(張永熙趙佩茹杜國芝鄭小山鄭文喜張文霞田立禾魏文亮),和青年人應具備的品質(苗阜鄭宏偉)。
《張雙喜捉妖》這個節目的扣子很重,不僅每回段底有很強的扣子,而且段中還有扣人心絃的小扣。雖然是神話故事,但本意確是懲惡揚善,弘揚正氣,確實是長篇單口相聲中的一篇佳作,值得欣賞。

張雙喜捉妖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地點在北京西直門外高粱橋附近。
張雙喜小時不懂事,因為誤會害得母親上吊,父親跳河,變成了孤兒。隨後認識了張雙慶。雙慶家的財產被二大爺霸佔,雙喜、雙慶成為共患難的好兄弟,一起過着清貧的生活。
張雙喜捉妖 張雙喜捉妖
雙慶被一個石頭妖精迷住,雙喜求助他人幫雙慶趕跑了妖精。雙慶隨後結婚,雙喜就有了嫂子。一次石頭妖精變成雙喜的模樣勾引嫂子,被雙喜慶發現,並最終消滅了石頭妖精。嫂子在他們消滅石頭妖精的過程中回了孃家,中間出現一個小插曲,一個水鬼想要勾她的魂,被嫂子父母提前發現並且阻止。
嫂子回家後,雙慶去工作,留雙喜在家陪嫂子,出現了一個龍套吊死鬼和一個狐狸精,狐狸精變成嫂子的樣子,兩個嫂子一起出現,雙喜和雙慶在大和尚的幫助下剷除了假嫂子狐狸精。隨後雙喜幫被水鬼勾走魂的送水工看靈位,送水工連續詐屍,最終在一個老道的幫助下被雙喜化解。其實老道是蠍子精,想讓雙喜幫他擋災,但在嫂子的搗亂下,蠍子精最終被雷劈死。
一家人為了慶祝躲過這麼多災難,請了戲園子搭台唱戲,遇見旋風告狀,期間雙喜在之前的大和尚幫助下認識了那個水鬼和那個吊死鬼,其實就是他的父親和母親,在旋風告狀一事中,雙喜雙慶終於將謀奪家產的二大爺和另外的一干壞人全部繩之於法。(全故事完) [1] 

張雙喜捉妖台詞節選

這個節目叫《張雙喜捉妖》,傳統相聲“八大棍兒”的節目。挺難得,為什麼呢,解放前這個節目好多説相聲的都説,後來就失傳了,只留下這麼一個名字,叫“張雙喜”。也有的演出的時候貼的名字叫《張雙喜奇聞》,但是更多的人説叫《張雙喜捉妖》。只存了一個名字,説具體怎麼着,沒人能説全的。我小的時候在天津學評書的時候,有評書界的老先生,有知道大概齊的,説這麼幾句,“哎,當中有這麼點兒玩意兒挺好玩兒”如何如何,再深説也説不上來。找這個節目找了好 長時間了,費勁費大了。
大約在零六年,我去南京,我遇見了張永熙先生。相聲界“南張北侯”張永熙,老前輩。酒席宴前説閒話兒,我一説,我説“有這麼一個節目叫‘張 雙喜’”,老爺子説“我會,我演過這個,當初在茶館兒裏面”,説“演的時候觀眾特別愛聽,但是呢,如果散場晚了,觀眾會害怕”……説“這個故事跟別的故事 有區別,什麼區別呢?”説“聽這個也‘捉妖’也‘捉鬼’,它不像演義的,讓你聽着就這麼真,你會相信這是真事兒,你這就可怕了”。我説“太好了,老爺子您 給我念叨唸叨吧”。因為在這之前不管是北京的天津的,我問了一溜夠,好多前輩都問過了,他們都説不知道,張先生一説這個我太高興了,“您説説”。但是您 想,一吃飯,人也多,酒席宴前的……老頭呢,一共給我説了有不到十五分鐘,大概齊,如何如何,怎麼怎麼樣,説了一刻鐘,這當中還不斷地有人插嘴,我對這個節目有點模糊了。後來滿處兒再問人,沒有消息。
後來,給天津電視台拍這個《清官巧斷家務事》,來串戲的,杜國芝先生,李伯祥杜國芝,都知道,説閒話兒,我説“問您個事兒,‘張雙喜’您知道麼?”杜先生樂了,説“那玩意兒,我們上趙佩茹先生家串門兒去,趙先生唸叨過。”我説“太好了”,我説“您説説吧”,杜先生説“唸叨完就忘了”,我説 “您想吧”,他就拿拍戲的劇本兒翻過來,想起點兒來就寫點兒,寫了五張紙。這樣呢我比原來又多了一點。你看他寫的這個跟張先生唸叨的那個不挨着,人名都不 一樣……
事有湊巧,不久我去深圳。深圳那兒搞一個曲藝大賽,非讓我當評委去,我説“我當那玩意兒幹嘛呀”,説“沒事兒,都是票友兒,你跟這兒來玩兒來”,我説“行”。到那兒之後主辦方遞給我參賽的名單兒,我一看,裏邊兒有一位“鄭小山”嚇我一激靈,陝西相聲名家鄭小山先生,我説“這老爺子怎麼會參賽,而且在陝西怎麼上深圳來了?”請過來問問吧,一聊天兒,人家兒子在深圳,老爺子過來是看孫子去了。一聊閒天兒,我説“‘張雙喜’您會不會?”他説“我 是不會,但是我弟弟會。”他弟弟,親兄弟,鄭平安,也就是鄭文喜先生,全常保老先生的弟子。把電話給我了。回北京一打電話,鄭文喜先生呢,在洛陽呢。一説 這事兒,老頭兒挺高興,説“你呀,找我一趟,倆鐘頭,我就讓你明白是怎麼回事兒。”……
不久呢,他就回了陝西西安了。我在北京,隨時通電話,老説這個事兒,我説“我得去”我説“找您去”。但是呢,後來張文順先生去世,我們就忙活這個白事。在忙活白事的過程當中,驚聞噩耗,鄭文喜先生去世了。我説哎呀,問點兒東西多難吶!就這一個老先生會這個,現如今人沒了。怎麼辦呢?當時我們正給張先生料理白事,所以去不了,發去一份唁電。這都辦完之後呢,打陝西來了一個電話,某青年相聲演員,説“這個,鄭先生去世”,我説“是啊”,“你可別 來”,我説“這什麼意思?”“他的徒弟,他乾兒子,都憋着害你呢!”我跟這行兒待的時間太長了,太瞭解這行人了,我説“為什麼呀?”他也沒説出什麼來,反 正説了半天那意思就是“你別來”。當時確實給張先生忙活白事也沒去了。一直就想這事兒,很遺憾。
等到宣傳《三笑才子佳人》,宣傳電影的時候,去到西安,給了我一個驚喜,陝西青年曲藝社,苗阜先生,是鄭文喜先生的義子乾兒,以及鄭先生親兒子鄭宏偉,兩位到了《三笑》的現場,送給我一份錄音,説是鄭老爺子臨終前的遺願,“這個一定給郭德綱送去”。三個小時零十四分鐘,鄭先生的孤本錄音,非常的珍貴,是我得到有關“張雙喜”的資料中最詳實的一本兒。當然,也沒有結束,也不是全的,但是已經難能可貴了。感謝鄭先生,老爺子到死之前還想着這個事 兒呢。更得感謝人家的後輩傳人,一直想着這茬兒呢。
我把三位老先生的東西揉到一塊兒,我才看出來,是這麼個故事,而且還不全。沒有辦法,又重新編纂了一下兒,又把我小時候聽評書界跟我説的張雙喜的故事,這都揉吧到一塊兒,費了“人勁”了,這才有今天這個,《張雙喜捉妖》。
要不説挖掘點兒東西不容易呢。我上天津,天津電視台錄一個相聲,《找五子》,我,田立禾先生,魏文亮先生,我們仨,後台聊天兒,我説“這 ‘張雙喜’有人知道麼?”倆老頭兒直搖頭,説“我們那會兒年輕,老先生都説,不愛聽,不愛學。”旁邊兒啊,張文霞老師,是田立禾先生的夫人,也是説相聲 的,女相聲演員,她父親是相聲前輩“小可憐”(注:張佩如先生)。老太太説“你喜歡這個,我給你念一個吧。”《王小挖參》,也是失傳的“八大棍兒”,他爸爸上東北挖參去了,出了什麼意外碰見妖精了,孩子怎麼再去找,闖關東,這麼一個活。我説“張雙喜?”“‘張雙喜’是真不知道。”所以這個活是得來不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