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集鎮

(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轄鎮)

鎖定
張集鎮,隸屬於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地處老河口市東南部,東與石橋鎮接壤,南與龍王鎮相望,西與李樓鎮接壤,北與竹林橋鎮接壤。鎮人民政府駐地西距老河口市區22千米。 [2]  區域總面積172.78平方千米。 [4]  截至2019年末,張集鎮轄區户籍人口47617人。 [4] 
1949年,名為張集。1984年10月,張集農場劃歸老河口市張集區,區場並存。1987年9月,區改鎮。 [2]  截至2021年10月,張集鎮轄2個社區、33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張集大道309號。 [2] 
截至2019年末,張集鎮有工業企業31個,其中規模以上有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53個。 [4] 
中文名
張集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
地理位置
老河口市東南部
面    積
172.78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3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張集大道309號
電話區號
0710
郵政區碼
44180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鄂F
人    口
47617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張集鎮歷史沿革

1949年,名為張集。
1979年,成立湖北省國營張集農場。
1984年10月,張集農場劃歸老河口市張集區,區場並存。
1987年9月,區改鎮。 [2] 

張集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張集鎮轄張集1個居民委員會,張集、大房營、餘劉、龍興寺、李崗、彭灣、三房營、二房營、大王崗、閆家、江營、羅營、高莊、張灣、任崗、武崗、趙營、胡家寨、詹衝、尚崗、羅灣、孫灣、晉公廟、高灣、孫樓、陳樓、湯衝、中楊灣、油房灣、趙灣、杜灣、蔣灣、鍾灣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個居民小組,227個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張集鎮轄2個社區、33個行政村:張集社區、原種場社區、張集村、大房營村、餘劉村、龍興寺村、李崗村、彭灣村、三房營村、二房營村、大王崗村、閆家村、江營村、羅營村、高莊村、張灣村、任崗村、武崗村、趙營村、胡家寨村、詹衝村、尚崗村、羅灣村、孫灣村、晉公廟村、高灣村、孫樓村、陳樓村、湯衝村、中楊灣村、油房灣村、趙灣村、杜灣村、蔣灣村、鍾灣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張集大道309號。 [2] 

張集鎮地理環境

張集鎮位置境域

張集鎮地處老河口市東南部,東與石橋鎮接壤,南與龍王鎮相望,西與李樓鎮接壤,北與竹林橋鎮接壤。鎮人民政府駐地西距老河口市區22千米。 [2]  區域總面積172.78平方千米。 [4] 

張集鎮地形地貌

張集鎮地處鄂西北邊沿地區,地勢自北向南又向東傾斜,地形分為丘陵和平原。平均海拔134米,最高點位於鍾灣村南,海拔158米;最低點位於孫樓村南,海拔110米。 [2] 

張集鎮氣候

張集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和、雨量豐富,四季分明,嚴冬酷暑時期較短。年均氣温15.3℃,無霜期年均238天,年均降水量838毫米。 [2] 

張集鎮自然災害

張集鎮主要自然災害為幹早、大風、冰雹及夏季強對流天氣造成的大風暴雨災害。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5年7月6~8日,降雨量達到148.8毫米。農作物受災面積18000畝,其中水稻6500畝,芝麻6150畝,玉米2000畝,棉花2250畝,煙葉1100畝;房屋倒塌30間,毀壞樹木1426棵。沖毀道路19條;沖毀魚塘399畝;沖毀渠道4.5千米;郭衝泵站三處滑坡,杜灣水庫、龔家橋水庫、代灣水庫出現險情。 [2] 

張集鎮自然資源

2011年,張集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3.1萬畝,人均2.8畝。 [2] 

張集鎮人口

2011年末,張集鎮轄區總人口4679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061人,城鎮化率19.4%。另有流動人口5700總人口中,男性23941人,佔51.2%;女性2858人,48.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7433人,佔98.9%。2011年,張集鎮人口出生率14.8‰,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8.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68.8人。 [2] 
截至2017年末,張集鎮轄區常住人口50200人。 [1] 
截至2019年末,張集鎮轄區户籍人口47617人。 [4] 

張集鎮經濟

張集鎮綜述

2011年,張集鎮財政總收入235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19.3萬元,增值税37.8萬元,企業所得税14.1萬元。 [2] 
截至2019年末,張集鎮有工業企業31個,其中規模以上有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53個。 [4] 

張集鎮農業

2011年,張集鎮農業總產值7.3億元,比上年增長1.3%。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張集鎮生產糧食78030噸,其中水稻32276噸小麥31150噸,人均1167.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等。2011年,張集鎮棉花種植面積1.6萬畝產量1425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3萬畝,產量5950噸;蔬菜種植面積1.7萬畝,產量45766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2011年,生豬存欄5.9萬頭,出欄8.5萬頭羊存欄1.2萬隻,出欄0.9萬隻;牛存欄1.2萬頭,出欄0.6萬頭;家禽存籠99.5萬羽,出籠94.1萬羽。2011年,張集鎮水果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0.6萬噸。漁業以淡水魚類為主,水產品產量0.6萬噸。 [2] 

張集鎮工業

張集鎮以食品、建材工業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4.9億元,比上年增長22%,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總產值的21.6%;規模以上企業4家,其中大中型企業15家,職工1200人。 [2] 

張集鎮商貿

2011年末,張集鎮商業網點410個,從業人員41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 [2] 

張集鎮金融業

2011年末,張集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1億元,比上年增長10%;各項貸款餘額3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 [2] 

張集鎮社會事業

張集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張集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488人,專任教師59人;小學5所,在校生2629人,專任教師1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58人,專任教師10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張集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630萬元。 [2] 

張集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張集鎮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8個,演職人員98人,年演出420場次,觀眾達46720人次;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3個,各類文化專業户33户,各類圖書室33個,藏書9000餘冊。 [2] 

張集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張集鎮學校有體育場7個,看台設座椅1000張。20%的村安裝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 [2] 

張集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張集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24個,門診部(所)1個;病牀50張,每千人擁有病牀1張;固定資產總值7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74人,其中執業醫師13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21人。2011年,張集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5萬人次。33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 

張集鎮社會保障

2011年,張集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9户,人數131人,支出18.5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17元,比上年增長9%;醫療救助8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84人次,共支出8.1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28户,人數2388人,支出197.8萬元,比上年增長9%,月人均69元,比上年增長12%。參加農場農工養老保險的職工總數達12292人。 [2] 
給排水
2011年末,張集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現有自來水管道2000米,裝機容量37.5千瓦。年供水量48萬噸,供水2000户,供水普及率100%。 [2] 
供電
2011年末,張集鎮鎮區有10千伏配電線路6條,共178千米,配電台區130個,配電變壓器130台,容量7328千伏安。 [2] 

張集鎮交通運輸

張集鎮境內有316省道入境。 [2] 

張集鎮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張集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張集村得名。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32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湖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7月:0776-0777.
  • 3.    張集鎮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9]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