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錫瑗

鎖定
張錫瑗(1906—1930年 [1]  ),又名張希遠,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鎮人,中共早期黨員、社會活動家,新民主主義革命烈士
曾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學和戰友,並結為革命伴侶。後因難產,不幸染上產褥熱, [4]  英年早逝。“張錫瑗烈士之墓”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
中文名
張錫瑗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北京市房山區
出生日期
1906年 [1] 
逝世日期
1930年 [1] 
畢業院校
莫斯科中山大學
職    業
社會活動家

目錄

張錫瑗生平

1906年出生於河北省房山縣良鄉鎮(今北京市)。
1920年隨父遷居河北保定市。張錫瑗和妹妹張錫瑞直隸省第二女子師範求學時,積極參加該校改革教育的學潮運動,併成為運動的骨幹分子。
1924年,她和張錫瑞、李沛澤(即李培之,後為王若飛夫人)等成為該校早期的團員。
1925年轉到北京,結識了鄧穎超。同年在北京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張錫瑗被組織選送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共產國際和蘇共中央為培訓中國革命者而專門創立的中山大學)學習。
張錫瑗在中山大學學習了近兩年時間。她如飢似渴地接受新知識,比較系統地接觸了馬克思主義原理,瞭解世界各國革命運動特別是蘇聯的鬥爭經驗,思考和研究中國革命問題,聆聽了當時蘇共領導人和國際共運領袖斯大林的演講和報告。
1927年,受黨組織的派遣,張錫瑗結束了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學習生活,回到家鄉保定,她與妹妹張錫瑞、張錫珍一起,協助父親張鏡海(保定鐵路工會負責人)在保定開展革命鬥爭,支援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和全國的北伐革命。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黨中央機關一度遷往武漢。張錫瑗在武漢中央秘書處,意外地遇見了中山大學的老同學,已改名為鄧小平的鄧希賢。八七會議之後,黨中央機關遷回上海,張錫瑗和鄧小平隨即到了上海。
1928年春,他們結為伉儷。婚後的張錫瑗,和鄧小平在生活上互相關心,在工作上她是丈夫的得力助手。根據當時鬥爭環境的需要,他們還是名符其實的家庭機關。
當時,中央秘書處的內部交通工作經常由一些負責幹部的夫人來做,性格活潑,而富有應變能力的張錫瑗,當然也不例外。內交的任務主要是和各處秘密機關遞交文件和通知,交流情報。這種流動性的工作艱鉅而又危險性大,如當時的內交科主任張寶泉就是在執行任務時被捕犧牲的。
張錫瑗在執行任務時,身穿得體的旗袍、梳短髮、高跟鞋,一副上流社會婦女的氣派,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中從容來去,應付自如,從沒出事。由公開的革命鬥爭轉到秘密隱蔽的鬥爭,張錫瑗表現得同樣的成熟、老練。難怪時隔60年後,那些曾與她共過事的革命老人,都能清晰地記憶起她的聲容笑貌和矯捷的身影。
1929年,張錫瑗因難產,不幸染上產褥熱, [4]  英年早逝,孩子不久也夭折,這是鄧小平難忘的一個冬天。但是,因為軍情火急,他顧不得掩埋心愛的妻子和孩子,便又帶着中央的指示,直奔廣西領導武裝鬥爭。一路上,張錫瑗去世時的情景,縈繞在鄧小平心頭。
翌年春,當鄧小平途經香港時,得悉中央特科的李強正在香港建立秘密電台,於是找到李強居住的旅館,面託李強處理張錫瑗善後事。
李強回到上海,根據中央軍委之命,便和鄧穎超、張曉梅(張錫珍)等在江灣公墓購穴,以傳統的方式,埋葬了這位年輕的女革命者。與其相鄰安息的,還有兩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928年4月犧牲的羅亦農和1929年2月病逝的蘇兆徵。為了保密,墓碑上都用了化名。 [2-3] 

張錫瑗紀念

上海解放後,隨軍進城的鄧小平,十分懷念張錫瑗,在李強的幫助下,時隔20年後,找到了她的遺骨。當時,鄧小平和陳毅都居住在瑞金路“厲志社”舊址(又稱瑞金花園),收殮好烈士遺骨,裝進特製的棺木中,妥善安置於瑞金花園內。
直到20世紀60年代,籌建上海市烈士陵園時由上海市民政局接收,並於1969年安葬於新建陵園的烈士墓區首排,嶄新的卧碑,刻寫着紅彤彤的五個大字:張錫瑗烈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