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金村

(湖北省潛江市張金鎮下轄村)

鎖定
張金村位於湖北省潛江市張金鎮,村支兩委積極貫徹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充分利用"城中村"的優勢,扶持引導鼓勵村民從事第三產業,自主創業。在集鎮中從事運輸、餐飲、商品零售批發、旅社等行業的人員達200多人,年收入600多萬,有力地促進了村民增收
中文名
張金村
位    置
湖北省潛江市
耕地面積
45畝
年收入
600多萬

張金村工業

張金村轄區內現有幸福實業、齊力華盛鋁電公司、幸福集團公司、荊盛水泥公司、友德利紡織、粵盛冶金科技、福達紙業等數10家規模企業。憑藉豐富的企業資源,張金村利用閒置的資產,大力展開"以商招商",發展民營經濟。近年來,該村先後以齊力華盛鋁廠的廢塑料袋和陽極碳塊殘極為原料,辦起了塑料加工廠和陽極碳塊加工廠,以華盛電廠的粉煤灰為原料建起了新型建材廠。這些廠規模雖然不大,但由於原料成本低廉,產品不愁銷路(直接銷給各廠),因此效益一直比較可觀,年創產值達1000餘萬元。
近年來,張金村村支兩委把加強村集體經濟積累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指標常抓不懈。在原有的基礎上,先後投入200萬元興辦了張金油脂廠、幸福萬頭豬廠、預製板廠等三家村辦企業。3個廠年產值都在2000萬元以上,為加強村級公益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張金村農業

張金村村支兩委在狠抓工業的同時,不放鬆農業經濟的發展。結合"城中村"的特點,把大力發展蔬菜種植與水產養殖作為發展農業經濟的首選,提供技術、資金,落實基地。從事蔬菜種植與水產養殖的農民有300餘人,每年可增收300餘萬元。
實現了"企業穩定發展,村民就業致富"的雙贏局面。 [1] 

張金村自然資源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5.畝,人均耕地1.67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畝,荒山荒地139畝,其他面積40畝。

張金村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9户飲用井水。有9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4户;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6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2户。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摩托車2輛。全村建有小水窖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9 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9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張金村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3萬元,佔總收入的29.55%;畜牧業收入7.02萬元,佔總收入的32.9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頭,肉牛15頭,肉羊50頭);林業收入6.2萬元,佔總收入的29.08%;工資性收入1萬元,佔總收入的4.69%。農民人均純收入169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佔勞動力的34.48%),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2人。

張金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糧食、烤煙、核桃、茶葉,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28.14%。該村發展花椒特色產業,計劃發展花椒產業。

張金村人口衞生

該村有農户9户,鄉村人口29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4人。其中農業人口29人,勞動力15人。該村農户全部為彝族。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人,享受低保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鎮衞生院,該村 距離村委會衞生所8公里,距離鎮衞生院2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户9户。

張金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山小學,中學生就讀到公郎中學、南澗二中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6公里,距離中學2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人,其中小學生2人,中學生2人。

張金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有固定資產0.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張金村基層組織

該村有黨員總數1人,為男性黨員,有團員1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