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路斯

(唐代官員)

鎖定
生卒年月無考,原籍南陽,隋朝初年遷居汝陰郡潁上縣百社村(半崗區凌圩鄉趙集村)。16歲考中進士。唐朝景龍年間(707——709年)任宣城縣令。
本    名
張路斯
所處時代
唐朝
原    籍
南陽
職    業
唐朝景龍年707—709年任宣城縣令
清光緒《宣城縣誌》載:張路斯在查訪百姓疾苦,巡視農事的時候,見宣城北門外(今敬亭圩一帶)一片窪地,蘆荻叢生,野草繁多,於是率百姓開溝造田,至今城北有“張路斯田”。張路斯又在城南青溪兩岸(今響山以西)耕治廢地,恢復百畝農田,至今青溪上仍有“張公橋”。張路斯罷官後,回潁上縣百社村閒居。張路斯死後,民間把他神化為龍王,他的9個兒子也都是龍,潁上人並在焦氏台為其建張公祠(又叫龍王廟)。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年),曾下詔擴建潁上張公祠。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年),曾下詔封張路斯為“昭靈侯”,其夫人石氏為“柔應夫人”。蘇東坡為潁州知府時,曾作《昭靈侯碑記》刻石嵌於張公祠壁。元末,張公祠毀於兵禍。明洪武三年(1370年),潁上人於舊址重建此廟。1954年,大水,廟被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