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賢

(革命烈士)

鎖定
張賢(1915~1946),原名兆甫,今桃浦鄉人。民國23年(1934),入上海同仁醫院附設高級護士學校學醫。民國28年初,與龐露一起至江蘇常熟蘇家尖蓮蕩浜,參加人民自衞隊,從事抗日部隊的醫療工作。民國30年,張賢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35年1月,張賢任華中醫務職業學校教務主任。 [1] 
中文名
張賢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46年

目錄

張賢簡介

張賢(1915~1946),原名兆甫,今桃浦鄉人。民國23年(1934),入上海同仁醫院附設高級護士學校學醫。“八·一三”事變後,由中共地下黨員李建模介紹,至浦東大團地區浦東時疫醫院任醫生。後與該院護士龐露相識,遂結成了親密戰友和終身伴侶。

張賢生平

民國28年初,與龐露一起至江蘇常熟蘇家尖蓮蕩浜,參加人民自衞隊,從事抗日部隊的醫療工作。臨去前,他倆變賣了金銀首飾,加上平時積蓄,購買了若干醫藥器材,隨身攜至駐地,因陋就簡地辦起了“後方醫院”。張賢在院內集院長、醫生、總務、警衞於一身。是時,敵我鬥爭形勢十分嚴峻,為提防敵人突然襲擊,保證傷員的安全,醫院以流動方式為傷員治病,醫療條件十分艱苦。同年夏,上級配撥中型木船1只。從此,後方醫院成了水上流動醫院,小船便於轉移,又易於隱蔽,治療條件稍有改善。
是年,葉飛率領“江抗”部隊東進,新四軍老六團衞生隊和常熟“民抗”後方醫院合併成立“江抗”後方醫院,張賢改任醫務主任。
由於敵人的嚴密封鎖,“江抗”後方醫院藥品奇缺。張賢就地取材,用土法以雞蛋殼烘烤磨成粉末,給肺結核患者補充鈣質;以硫磺粉加生石灰水熬成藥膏治療疥瘡;以蒸籠作消毒工具;用門板作手術枱……雖然,開展醫療業務困難重重,但由於張賢及其他醫務人員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精心治療,故療效卓著。其中包括治癒了面部受重傷,滿口牙齒全毀,下頦骨碎裂,以及另有右上臂彈穿骨折等若干重傷員。當地羣眾找後方醫院求醫者,亦絡繹不絕。民國30年,張賢加入中國共產黨。其時,“江抗”後方醫院擴大,醫務人員增多,醫院新參軍人員亟需提高文化及掌握醫療技術。張賢就舉辦短期醫藥衞生訓練班,親自編寫教材上課,運用生動而形象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員迅速掌握醫療技術。至民國32年,短訓班先後辦過4期,每期時間3個月左右,學員四五十人。
民國35年1月,張賢任華中醫務職業學校教務主任。是年7月,解放戰爭開始,調任淮北七分區衞生部長,即上前線救治傷員被圍,後突圍回淮安。領導上囑其留下,不必再去前方。張賢説:“前方在打仗,戰士在流血,前方有傷病員,我必須回洪澤湖”。於是,重上征途。同月16日,遭敵人突然襲擊,張賢犧牲在洪澤湖高粱澗附近。時年31歲。 [1] 
參考資料
  • 1.    上海市嘉定縣縣誌編纂委員會,嘉定縣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 10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