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貽惠

鎖定
張貽惠(1886年——1946年),物理學家、教育家。首先在國內高等院校開設原子構造論課程(即原子物理學)。率先編譯出版科學叢書,將科學思想推廣於社會。為創建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和對該校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還對1933—1934年的全國度量衡統一工作起了積極的宣傳和推動作用。 [1] 
中文名
張貽惠
別    名
少涵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46年
畢業院校
京都帝國大學
職    業
物理學家
出生地
安徽全椒

張貽惠人物經歷

張貽惠少年英才

張貽惠 張貽惠
張貽惠,字少涵,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生於安徽全椒縣。他出身在書香門第,父親為進士,曾做過內閣中書。有兄弟5人,他和其弟張貽侗、張貽志均專攻數學、物理學、化學。張貽惠在戊戌年(1898)中秀才。15歲到南京應鄉試,正逢江南高等學堂招生,遂考取進入該校學習。此校為預備進入京師大學堂的前期學校,相當於高級中學。學習2年後,又考取安徽留日公費生。這是一些在南京從政的安徽人募集公費承辦的,專門選送安徽籍的優秀學生赴日留學,共選送了10人,張貽惠是其中之一。這是我國安徽省第一批公費留日學生。

張貽惠求學經歷

到日本後,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學習日語,後考入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習數理,5年後畢業。後又進入京都帝國大學。剛入學一年,國內發生了辛亥革命,他毅然休學回國參加革命。一年後又回京都帝國大學,一直到1914年畢業後回國。

張貽惠投身教育

回國後,受聘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前身),講授物理學、數學、化學等課程。當時高校的數學、物理教授很缺,他同時還兼任北京大學、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農科大學、醫科大學等校教授,前後共8年。
1922年,到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院工作,1923年去歐洲遊歷一年,1924年回國。回國後,又回北京師範大學任數理系主任。在任該校校長期間的1927年,為營救李大釗主持召開校務討論會,議決營救李大釗的辦法,並被九所院校推定為代表之一(另一代表是北京大學的余文燦),前往拜訪張學良軍團長,陳述九校意見,為營救李大釗作出努力。
1928年,張貽惠被南京中央大學校長張乃燕邀去任高等教育處長。一年後,北京師範大學老同事和學生熱烈歡迎張貽惠重回北京師範大學任職。1929年,他謝絕中央大學的挽留,北上就任國立北平大學第一師範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改名)院長。後北平大學改組,北京大學同北京師範大學分立,即在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任教。
1933年,張貽惠被當時的教育部任命為北平大學工學院院長。為了集中精力從事校務,便辭去了所有兼職。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北平師範大學與北平大學、天津北洋工學院在陝西西安合組為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後改稱為西北聯合大學,張貽惠隨校遷移。1939年師範學院獨立為國立西北師範學院,校址在城固,張貽惠任教務長,並講授數學、物理,這時他已成為該校的著名教授之一。
1941年,西北師範學院由城固遷至蘭州。

張貽惠不幸逝世

張貽惠在蘭州任西北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具體日期不詳),乘飛機返回北平,因飛機失事,心臟病突發不幸逝世,享年60歲。

張貽惠人物年表

1886年 生於安徽省全椒縣。
1901—1903年 京師大學堂預備班學習。
1904—1909年 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畢業。
1909—1914年 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15—1922年 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前身)任教。
1922—1923年 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院工作。
1923—1924年 赴歐洲遊歷一年。
1924—1927年 歷任北京師範大學數理系主任、物理系主任、校長。
1927—1928年 任京師大學師範部(北京師範大學改名)學長。
1928—1929年 任南京中央大學高等教育處處長。
1929—1933年 在國立北平大學第一師範學院任教,1929—1930年任院長。
1933—1937年 任北平大學工學院院長。
1937—1941年 任西北大學、西北師範學院教授,兼教務長。
1941—1945年 任西北大學教授。
1946年逝世(卒月、日不詳)。

張貽惠主要論著

張貽惠譯.《宇宙及其進化》.震亞書局,1932.

張貽惠社會貢獻

熱心社會工作
張貽惠除本職工作之外,熱心於社會工作,曾任《中國物理學報》編委(1932—1938),中國物理學會名詞審查委員會委員,參加了1933年該委員會在上海召開的第一次名詞審查核定會議。他對中國度量衡名詞的命名、定義等工作也頗為熱心。
為北京師範大學的建設和發展竭盡全力
張貽惠留學回國後,很想在學術上做出貢獻。但那時的國家一片混亂,各大學設備不齊,既沒有良好的實驗室,也沒有完備的圖書館。他感到很難在實驗室裏或著作室裏仔仔細細地做實驗或理論的研究,以實現自己的夙願,遂將一腔熱情傾注於教育之中,以期培養出優秀人才。
創建物理系
1924年,張貽惠參與了籌備、規劃和創建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他對課程的設置、教學質量的提高、人才的選拔和留用、科學知識的推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親自講授力學、光學、普通物理學和原子構造論(現稱原子物理學)等課程,是當時在國內開設原子物理學課程的第一人。在教學中,他自編講義,並進行實驗,以加強直觀性。據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趙慈庚回憶,張貽惠在講授普通物理學中,條理清楚,語言簡練,很吸引人,學生們都很願意聽。他還在講課中介紹國外新建理論,如相對論,為將國外的現代物理知識介紹到國內做出了貢獻。
擔任北師大校長
1924年,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範源濂因不滿當時政府腐敗,又因學校經費積欠困難,無法開展正常校務工作,突然辭職離校。1925年,張貽惠被任命為校長,面臨經費嚴重不足的困難,為堅持辦學,籌措資金,他四處奔走求助,最後有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贈與科學教席4座,每座附設備費2000元,並補助附屬中學1400元,附屬小學600元。此外,為廣西省代培師資,開辦特別班,由廣西省政府撥給補助費。由於張貽惠的努力,學校才得以維持,挽救了瀕於崩潰的北京師範大學。
重視人才
張貽惠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尤其對勤奮好學、成績優異的學生格外愛惜。在他任校長期間,曾將品學兼優的學生汪德昭在畢業前一年(1928)破格聘為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助教,既充實了教師隊伍,又為汪德昭以後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他非常關心學校圖書館的工作。當時國內科技圖書缺乏,校圖書館在這方面的藏書也很少。為使廣大師生能閲讀到更多的圖書,他及家人將自藏的一批科技圖書無償獻給學校。現存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的蓋有張貽惠印章、並寫有“贈”字樣的圖書,已成為該校圖書館的珍藏。
張貽惠為北京師範大學的發展和該校物理系的創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北京師範大學全體教工對他的功績銘記在心,於1948年在校長袁敦禮的主持下,將原物理樓命名為“貽惠樓”,並寫成匾額,懸掛在樓內大廳中央,以表示永久的紀念。
編譯科學叢書
率先編譯科學叢書,將科學思想普及社會
1932年,張貽惠在國立北平大學第一師範學院任教,當時學術界顯得比較活躍,他又另起一種宏圖,認為在科學落後的中國,把科學思想普及到社會,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遂決心利用閒暇時間,為科學知識傳播和普及作出努力。他一方面屢向熟悉的同事和同學討論和宣傳這一工作,一方面率先發起編纂科學叢書。原計劃叢書的第一、二、三冊由他自己著譯,隨後廣約同行,共同著譯,由淺易的材料進入專門的著作。因考慮到天文學是發展最早的一門科學,人們對於宇宙又有極大的興趣,並且有許多現象舉首即見,很容易實地考察,故選擇英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J.H.靳斯(Jeans)的科學通俗著作《宇宙及其進化》作為科學叢書的第一部,進行翻譯,於1932年由北平震亞書局出版發行。張貽惠在書的序言中指出,他在譯文時注意達意,而不去斤斤作句句字字的對照。為了使意思更圓滿,譯文更通達,在有些地方作了些變動。書後還有譯者自加的增錄3條:一、太陽距離的測法;二、天文用干涉表;三、希臘字母和羅馬字母,作為補充。此書由於原作者高深的學術水平和嫺熟的文筆,加上譯者的補充和潤色,用極平凡的名詞,富有趣味的文句,敍述深奧的科學原理,使讀者不倦,閲讀過後,就可以得到天文學的一個大概觀念。此書出版後深受讀者歡迎。
原計劃科學叢書的第二冊為靳斯著《神秘的宇宙》,第三冊為C.達爾文(Darwin)著《最近物理學的物質觀》,均由張貽惠譯,並在震亞書局的“最近出版廣告”中預告讀者。但1933年他被委任為北平大學工學院院長,全身心投入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終日忙於院務,無暇顧及科學叢書的譯著,後又遇時局突變,因此以上二書均未出版。但他的“把科學思想普及於社會”的思想,為後來者所發揚。事過兩年後,於1934年,由周煦良翻譯,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的《神秘的宇宙》(靳斯著)問世,完成了張貽惠未完成的事業。
積極宣傳和推動工作
20年代,我國行政部門頒佈過《度量衡法》,但因國土幅員廣大,推行困難,因此度量衡法僅成紙上空文。1928—1931年,國民政府公佈了《度量衡》和《修正度量衡法試行細則》,使統一度量衡成為急務之一。1934—1935年間,在國內各種刊物上,熱衷於度量衡名稱的討論。當時社會上對度量衡名稱選用極不規範,中國物理學會為此事曾上書當時行政院及教育部,陳述命名及定義的關係,從此引發了學術界的一場大爭論。
張貽惠在這場爭論中,闡述了度量衡的由來,發展歷史,統一度量衡的重要意義,並指出推行統一度量衡工作的困難,希望在推行市制上努力。還對標準度量衡的命名法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有關部門應與各學會虛心討論,“訂一較完全之系統,則於實用上,科學研究上將更見整齊劃一,無扞格不通之弊矣。”他的見解和建議,對當時度量衡問題的討論和解決,統一有關名詞的工作有積極的意義,獲得工程技術界和物理學界的贊同。
張貽惠學術造詣很深,知識淵博,在當時物理學界頗有影響,且為人正直,平易近人,身居校、系領導崗位,從不計較這些工作會影響自己的學術工作。他的這些優秀品質在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正容、趙慈庚、趙擎寰的回憶中,曾屢屢提起,並表示永記難忘。同時,也值得今人學習和發揚。
(作者:陳毓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