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張觀,絳州絳縣(今山西絳縣)人,字思正。生卒年不詳。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甲寅科狀元。
- 本 名
- 張觀
- 字
- 思正
- 所處時代
- 宋
- 出生地
- 絳州絳縣
- 學 歷
- 狀元
- 人物形象
- 孝順、為政清廉
張觀人物生平
編輯張觀年少時,即以嚴謹好學聞名鄉里。中狀元后,授將作監丞、通判解州。仁宗即位,遷太常丞,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出知杭州。還朝後,進為翰林學士、知審官院,累遷左司郎中,以給事中權御史中丞。時遇災異,仁宗詔求直言,張觀上疏道:“承平日久,政寬法慢,用度漸侈,風俗漸薄。”條陳知人、嚴禁、尚賢、節用四事。河北發大水,又上疏建議:“導積水以廣播種,緩催久以省禁錮,寬刑罰以振淹獄,收逃田以募歸復,置工役以先急務,止配率以阜民財,通商旅以濟艱食。”復知審官院,遂拜同知樞密院事。
康定中(1040~1041),西兵失利,張觀因與陳執中等商議點鄉兵,久而不決,被罷以資政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相州,徙澶州。當時正遇水患,州人大恐,眾人都勸他移高地以避險,張觀怒道:“太守獨去,如州民何?”,乃親領兵民加高堤岸,直至水退為止。徙鄆州後,上疏朝廷,請放寬煮鹽之禁,使獲罪者日少。後歷知應天府、孟州、河南府,以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
張觀性至孝,初為秘書郎,上疏願把自己的官階讓給父親,得到真宗的嘉獎,以其父為京官。父親晚年喜歡洛陽風物山川,張觀遂在洛陽買田宅、營林榭,還主動要求調到父親身邊任地方官,每日早起先侍奉父親,然後才去官府辦事,未曾荒廢一日。其父年過90而卒,張觀因哀痛過度,不治而亡,贈吏部尚書,諡文孝。
張觀人物評價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張觀 .博雅人物網[引用日期2017-03-14]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21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静静子S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