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蘭生

(東北抗聯第三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書記)

鎖定
張蘭生(1909-1940年07月)原名鮑巨奎。滿族 [2] 黑龍江呼蘭人。1928年入哈爾濱電車廠當工人,曾加入秘密工會,參加革命活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抗日愛國運動。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與領導了哈爾濱電車工人的罷工鬥爭,後被中共滿洲省委派到珠河地區組織抗日武裝鬥爭。
中文名
張蘭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40年
出生地
中國

張蘭生人物生平

張蘭生(1909—1940),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政治部主任。
原名鮑巨奎,滿族,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1925 年就讀於呼蘭中學,1928 年畢業後考入哈爾濱電業局電車廠,先後做車掌(售票員)、司機。在封建軍閥統治下,電車工人不僅毫無政治權利,經濟上也飽受着種種殘酷剝削。日本侵略者佔領哈爾濱後,哈爾濱人民更是陷入了水深火熱的災難之中。張蘭生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種種惡行深惡痛絕, 為了讓更多的工人團結起來反抗日偽當局, 他和工友們常常製作標語、散發傳單,在工人中進行秘密的抗日宣傳活動。當時黨的活動缺少經費,他就借職務之便,在賣車票時,把一些乘客扔掉的車票撿起來, 再賣給別的乘客, 從而攢下乘客的車票錢為黨籌集經費。
中共滿洲省委和中共哈爾濱市委對工人的鬥爭非常重視, 馮仲雲、趙一曼等領導人經常到電車工人中開展活動。1932 年哈爾濱電業局成立了秘密黨支部,18 歲的張蘭生首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當選為支部委員。1933 年4 月2 日,哈爾濱電車工人舉行罷工,張蘭生是罷工的組織者之一。他組織黨團員、積極分子,畫漫畫、寫標語、刻印《告哈爾濱市民書》等宣傳品,向全市人民揭露日偽憲兵毆打工人的罪行,呼籲全市人民對工人的罷工給予支持。經過鬥爭,工人們的要求基本得到滿足,罷工鬥爭獲得勝利。這次大罷工,擴大了黨的影響,也引起了敵人的警覺。他們派出大批警察、特務,加緊偵緝共產黨員的活動。黨組織考慮到張蘭生的安全和工作需要,派他到珠河(今尚志市)抗日遊擊區工作。
1934 年,他先後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宣傳部部長、縣委書記。同趙尚志、李兆麟等領導成立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在珠河、賓縣一帶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創建了珠河抗日遊擊根據地。率領珠河地區的廣大軍民粉碎了敵人於1934 年冬和1935 年春發動的“大討伐”,組建了珠河縣人民政府,壯大了游擊隊,在道北、道南、亞布力、葦河成立了區委,在延壽、方正成立了延方特別支部。1935 年1 月,他參與領導將哈東支隊擴編成立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 並堅決執行反日統一戰線的方針,推動以第三軍為核心的東北反日聯合軍總指揮部的成立。
同年夏天,敵人加緊了對抗聯的“討伐”,珠河遊擊根據地和反日羣眾組織遭受嚴重破壞,遊擊根據地大部損失。1936 年夏張蘭生率縣委部分人員轉移到湯原。
1936 年9 月,張蘭生出席中共珠河、湯原中心縣委及抗聯第三、第六軍黨委聯席會議,會上成立了中共北滿臨時省委,他當選為常委、宣傳部長,1937 年6 月張蘭生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書記。
1938 年,東北抗日遊擊戰爭進入了極端困難時期。為了打破敵人的圍剿,開闢新的游擊區,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決定組織抗聯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軍主力部隊向海倫地區遠征。張蘭生和李兆麟等一起,共同指揮領導了這次遠征,粉碎了敵人妄圖將抗聯“聚殲”在三江的陰謀,開闢了黑嫩平原新游擊區。
1939 年4 月12 日,北滿臨時省委召開第二次執委會,將臨時省委改為北滿省委,張蘭生當選為省委常委兼第三軍政治部主任。此後,張蘭生率部在依蘭、通河、湯原一帶堅持進行遊擊戰爭打擊敵人。
1940 年6 月,張蘭生被派赴訥河、嫩江地區。7 月到達德都縣朝陽山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部。在這裏,張蘭生與第三路軍總指揮李兆麟共同研究了開展訥嫩地區地方黨的工作問題,併為在這裏舉辦的北滿軍政幹部訓練班講政治課。7 月19 日,日偽軍“討伐隊”突然包圍了第三路軍總指揮部。在突圍戰鬥中,張蘭生為掩護同志轉移,堅持留在原地阻擊敵人,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時年31 歲。 [3] 

張蘭生人物紀念

1940年12月底,抗聯第三路軍政委馮仲雲來到朝陽山,為張蘭生等17名烈士舉行了追悼會。馮仲雲敬獻輓聯是:
為民族爭生存,數載苦鬥,忠魂長繞向陽嶺。
求國家求獨立,千里轉戰,熱血灑遍嫩江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