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蔚森

(陝西籍烈士)

鎖定
張蔚森(1906~1930) 曾用名生才、雨生,化名陳生才、陳才。陝西長安三橋鎮車張村(今西安市未央區)人。6歲入本村小學讀書,後入長安第二高等小學,16歲考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初轉入西安省立第一中學,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安解圍後,被選送到魏野疇、張漢民主辦的政治隊學習,後被派往三原陝西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甄壽珊第三師任政治處處長。1927年10月,張任中共渭南中心縣委軍事委員,來往於渭河南北、東西兩塬及秦嶺一帶,整頓和恢復中共組織,重建革命武裝。
1929年3月中共臨時省委成立,張蔚森被選為臨時省委常委,負責組織兼軍事工作,4月又兼渭南中心縣委書記,經過艱苦工作,到8月重建了4個區委和11個黨支部,黨員發展到120餘名,渭華地區的革命運動重又活躍起來。同年9月,張蔚森負責省委宣傳工作,兼任中共西安市委書記,1930年1月任省委宣傳部長。
1930年6月23日張蔚森被捕入獄,雖受重刑,但始終沒有暴露中共黨員的身份和中共組織的機密。是年7月6日,張蔚森被國民黨當局槍殺於西安北關西火巷大明寺門前,時年僅24歲。 [2] 
中文名
張蔚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30年
性    別

目錄

張蔚森人物生平

張蔚森(1906-1930),乳名羣才,曾用名生才、雨生,化名陳生才、陳才,陝西西安人。
在陝西省立西安三中求學期間,張蔚森受共產黨員教師雷晉笙、魏野疇、呂佑乾等先進思想的啓迪,經常閲讀一些介紹共產主義思想的書刊,接受革命思想薰陶。
192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驅逐軍閥吳新田的活動,並回到原籍向當地師生和農民揭露吳新田唆使士兵打傷一中學生真相和盤剝老百姓的暴虐行徑,號召各界人士支援驅吳鬥爭。在此次學潮後,他轉學到新民中學,翌年又轉入省立一中。
1926年8月,張蔚森參加中共在省立一中舉辦的暑期學生學習班,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初,他被選送參加魏野疇、張漢民在省立師範學校舉辦的政治隊學習。其間,他經常參加街頭宣傳,多次進入教堂,向教徒宣講帝國主義侵華罪行。學習結束後,他把共產黨員丁世豐帶到家鄉車張村開展農民運動,安排其住在自己家裏,並叮囑弟弟給予關照。丁在他的支持下,於1927年春辦起車張村農民協會,並組建長安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車張村支部。
1927年10月,張蔚森被派往陝西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甄壽珊部第三師任政治處處長。一次張蔚森及其好友、共產黨員陳雲樵從駐地雨金屯返回西安,途中遇到一個紳士,藉口腳伕牲口摔了他,不僅不付錢,還動手毆打腳伕,他倆立即下車質問,那紳士竟蠻橫地説:“你們算個啥,管起我的事來了!”聽到這話,張蔚森怒喊道:“我們是專管天下不平事的!”説着,直逼紳士,提拳便打,那紳士只好抱頭連連求饒道:“我給錢就是了……”
1928年5月,甄壽珊部搞“清黨”,張蔚森離開甄部在西安與渭南一帶活動。
1929年2月6日,中共陝西省委、共青團陝西省委被破壞,主要負責人被捕。3月1日,省委委員王林等以省委名義,召集渭南、富平、長安等縣的黨團負責人在渭南龍北鄉白家莊白思堂家中開緊急聯席會議,研究成立由7人組成的臨時陝西省委,張蔚森被選為常委,負責組織、軍事工作,併兼任渭南中心縣委書記。同年8月,張蔚森在藍田灞源街找到以開中藥雜貨鋪為掩護的原陝東赤衞隊第一中隊長薛增平,幫薛在南塬恢復黨組織,建立直屬省委領導的黨支部,並指示薛重建革命武裝。經過近一年的努力,中心縣委在渭南、華縣、固市三地重建3個區委、11個基層黨支部,黨員發展到120餘名,使渭、華地區的革命活動得以發展壯大。同年9月,臨時省委遷到西安,張蔚森負責省委宣傳工作兼西安市委書記。他想方設法為省委其他同志安排食宿,並用“篤信堂”(他家商號的名稱)的名義與東大街一家綢緞莊建立了賬項往來,以保證黨的經費及黨員們的生活接濟。次年1月,張蔚森任省委宣傳部長。他在蓮花池王家巷租賃了一所房子,化名陳才,並將母親弟妹接到西安城裏,藉以掩護工作。他在這裏編輯了《省委通訊》,宣傳黨的《十大綱領》、《土地政綱》和其他方針、政策,組織了省委幹部理論訓練班。4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張蔚森根據中央精神,在省委會議上提出了借蔣、馮、閻混戰之機建立革命武裝、開展軍事工作的意見,得到省委的同意。是年6月,張蔚森約曾在甄壽珊部任過營長的中共黨員鄭鵬飛以給甄部購買槍支為名,在西路組織一支農民游擊隊,並請在劉鬱芬屬下工作的吳新吾(張蔚森中學同學)幫忙,不料吳新吾向劉告密,張蔚森、鄭鵬飛隨即被捕。
他在獄中雖受重刑,但仍以堅強的意志,忍受着肉體折磨,一直沒有暴露真實身份,敵人從未由他口中撈到任何口供。他在寫給其妻的遺書中叮囑:“好好保養身子,孩子出生後不分男女起名繼志,扶養一年,你便火速改嫁……”另一遺言中,他回顧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之死後,感慨激昂地寫道:“偉人尚如此,況我乎!請看戰爭連年,殺人盈野,災荒遍省,死傷無數!死於盜匪者有之,死於瘟疫者有之,自殺者有之,我已身經六險而未死,現在一死何惜!”
1930年7月6日,敵人以“由滬潛入省府的共產黨西北交通負責人、甄壽珊的匪探”等罪名將他槍殺於北關西火巷大明寺門前,年僅24歲。張蔚森犧牲後,西安人民讚譽張蔚森為“長安三傑”之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