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華

(杭州師範大學教授)

鎖定
張華,男,1968年1月26日生,山東省萊蕪市人。教育學博士。現任杭州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兼任國際課程研究促進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 Studies, IAACS)主席;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研究會課程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工作組成員;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課程研究:國際課程研究促進協會會刊》(Transnational Curriculum Inqui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 Studies)編委。
中文名
張華
出生日期
1968年1月26日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山東省萊蕪市
職    稱
教授

張華人物簡介

1993年于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獲得教育學原理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於華東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獲得比較教育專業博士學位。1997年於曲阜師大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1年於華東師大破格晉升為教授。現已出版學術論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譯著5部。學術論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所承擔的主要課題包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堂教學重建研究;東西方課程哲學的比較與會通研究。

張華主要經歷

2011. 6——至 今 :受聘杭州師範大學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長。
2001.8——2011. 6: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2002.8——2005.10: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2002.8——2003.6:作為“富布萊特學者”(Fulbrighter),在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做高級訪問學者,開展合作研究。
2000.5——2003.5:被邀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哈佛大學、美國課程研究促進協會、加拿大阿拉伯塔大學做多場學術報告。
1999.10——2001.7: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1995.9——1998.7: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攻讀比較教育學專業博士學位。
1997.9——1999.9: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教科所副教授。
1994.9——1996.8: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教科所講師。
1990.8——1993.7: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教科所攻讀教育學原理專業碩士學位。
1986.8——1990.7:山東省萊蕪市北孝義鄉中心中學教書。

張華主要榮譽

2004年入選首屆“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文社會科學類)。
2004年所參與的課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獲教育部全國高校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4年主編叢書“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獲國家圖書提名獎。
2003年專著《經驗課程論》《課程與教學論》獲上海市教育科學一等獎。
2003年主編著作《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研究(上、中、下)》獲中國圖書獎
2001年被評選為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先進個人。

張華研究方向

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哲學、道德教育等。

張華主講課程

課程與教學論,東西文化與課程理論,課程改革專題研究。

張華主要貢獻

一、目前正在主持的項目: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項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東西方課程哲學的比較與會通。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東西文化與課程理論。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基礎研究。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研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研究。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基於兒童經驗與生活的教材開發研究。
教學改革專題研究現已出版學術論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譯著5部。學術論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所承擔的主要課題包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堂教學重建研究;東西方課程哲學的比較與會通研究。
二、主要學術論著:
張華著:《經驗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張華著:《課程與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張華、石偉平、馬慶發著:《課程流派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張華、李雁冰等著:《研究性學習的理想與現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張華等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鍾啓泉、張華主編:《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研究(上、中、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鍾啓泉、崔允漷、張華主編:《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版。
張華主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叢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主要學術譯著:
[美]威廉 F. 派納、威廉 M. 雷諾茲、帕特里克·斯萊特里、彼得 M. 陶伯曼著,張華等譯:《理解課程》,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2月版。
[美]愛莉諾·達克沃斯主編,張華、仲建維、宋時春譯:《“多多益善”——傾聽學習者解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美]愛莉諾·達克沃斯著,張華等譯:《“精彩觀念的誕生”——達克沃斯教 [1]  學論文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帕特麗夏·F.卡利尼著,張華等譯:《幫助學生強壯起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小威廉 E. 多爾、諾爾·高夫主編,張文軍、張華、餘潔、王紅宇譯:《課程願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鍾啓泉、張華主編:《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教育科學出版社。
張華主編:《研究性教學譯叢》,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參與撰寫的著作:
撰寫《多元文化與教育》,3萬字,載張人傑主編:《中外教育比較史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撰寫“第九章? 國際化時代道德教育的課題與展望”,4.4萬字,載鍾啓泉、黃志成編著:《西方德育原理》,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
撰寫“第三章? 素質教育的本質”,3萬字,載鍾啓泉、李雁冰主編:《課程設計基礎》,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撰寫“創新教育本質論”、“‘重點學校’的消亡與‘特色學校’的迴歸”兩章,載鍾啓泉等主編:《解讀中國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撰寫“第二章? 世界高中課程發展報告”、“第五章? 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問題、理念與目標”,載鍾啓泉、崔允漷、吳剛平主編:《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Hua Zhang and Qiquan Zhong (2003). Curriculum Studies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William F. Pinar (ed.) (2003).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urriculum Researc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