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莊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地處鄒城市東部,東連城前鎮,東南與香城鎮為鄰,南連棗莊市山亭區,西連大束鎮、香城鎮,北連田黃鎮;鎮人民政府西距鄒城市區25千米
[1]
,總面積172.65平方千米
[2]
。
- 中文名
- 張莊鎮
- 行政區類別
- 鎮
- 所屬地區
-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
- 地理位置
- 鄒城市東部
- 面 積
- 172.65 km²
- 下轄地區
- 7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張莊村
- 電話區號
- 0537
- 郵政區碼
- 273507
- 氣候條件
- 温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
- 魯H
- 人 口
- 74031人(2018年户籍人口)
張莊鎮建置沿革
編輯明天順、嘉靖年間,張莊鎮境內大部村莊屬第五鄉羅頭社。
清朝康熙年間,屬上十一社中的羅頭社。
光緒年間,屬東鄉羅頭社;清末劃全縣為8區,隸連青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劃全縣為10區,隸第五連青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10月,境內大部村莊納入根據地範圍,被鄒縣抗日民主政府劃為第五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6月,改為第六區;秋,改序號稱謂為張莊區。
1950年11月,改稱第六區莊。
1956年10月,並區擴鄉,撤張莊區,建張莊鄉,隸田黃區。
1958年3月,撤區並鄉,境內村莊分隸張莊鄉、果莊鄉等;9月,成立張莊公社。
1983年5月,撤銷張莊公社,建立張莊區,下設4鄉。
1987年1月,撤區,改為張莊鄉。
1994年1月,張莊鄉改為張莊鎮。
張莊鎮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11年末,張莊鎮下轄74個行政村、9個社區:張莊村、大溝村、橋北村、韓溝村、陳溝村、桃花山村、前漢石橋村、後漢石橋村、小燒峪村、大燒峪村、吉玉莊村、柳樹溝村、松石村、矬草峪村、黃莊村、簸箕掌村、大煙莊村、劉家窪村、西南溝村、將軍堂村、老林店村、高山莊村、東王莊村、老崖村、仙橋村、徐家嶺村、白石山村、黑港村、豬嘴石村、桑家莊北村、桑家莊南村、桐花秧村、東果莊村、立石山村、位莊南山村、東北窪村、位莊北山村、西馬連溝村、東馬連溝村、北馬連溝村、位莊村、大律村、楊家莊村、黃土崖村、牛角村、虎窩村、上磨石嶺村、下磨石嶺村、辛寺村、大彥村、小彥村、東董家莊村、西董家莊村、崔家莊村、傅家莊村、田家溝村、孔溝村、東趙莊村、西王溝村、西卞莊村、西柳峪村、小煙莊村、魏家口村、東王營村、西王營村、白山峪村、棗溝劉家村、大黃林村、小黃林村、前任嶺村、後任嶺村、老龍溝村、東卞莊村、張莊社區、大律社區、松石社區、仙橋社區、老林社區、東果莊社區、王溝社區
[1]
。
截至2020年6月,張莊鎮下轄74個行政村:張莊村、大溝村、橋北村、韓溝村、陳溝村、桃花山村、前漢石橋村、後漢石橋村、小燒峪村大燒峪村、吉玉莊村、柳樹溝村、松石村、矬草峪村、黃莊村、簸箕掌村、大煙莊村、劉家窪村、西南溝村、將軍堂村、老林店村、高山莊村、東王莊村、老崖頭村、仙橋村、徐家嶺村、白石山村、黑港村、豬嘴石村、桑家莊北村、桑家莊南村、桐花秧村、東果莊村、立石山村、魏莊南山村、東北窪村、魏莊北山村、西馬連溝村、東馬連溝村、北馬連溝村、魏莊村、大律村、楊家莊村、黃土崖村、牛角村、虎窩村、上磨石嶺村、下磨石嶺村、辛寺村、大彥村、小彥村、東董家莊村、董家莊村、崔家莊村、傅家莊村、田家溝村、孔溝村、東趙莊村、西王溝村、西卞莊村、西柳峪村、小煙莊村、魏家口村、東王營村、西王營村、白山峪村、棗溝村、劉家村、大黃林村、小黃林村、前任嶺村、後任嶺村、老龍溝村、東卞莊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張莊村
[1]
。
張莊鎮地理環境
編輯張莊鎮位置境域
張莊鎮
張莊鎮地形地貌
張莊鎮氣候
張莊鎮水文
張莊鎮自然災害
張莊鎮自然資源
張莊鎮人口
編輯截至2011年末,張莊鎮轄區總人口7.1萬人,城鎮化率5%,總人口中,男性37272人,佔52%;女性33780人,佔48%;18歲以下11599人,佔16%;18—35歲19264人,佔27%;35—60歲27342人,佔38%;60歲以上12847人,佔1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人口出生率14.9‰,人口死亡率8.5‰,人口自然增長率6.4‰
[1]
。
張莊鎮經濟
編輯張莊鎮綜述
張莊鎮農業
2011年,張莊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7.8萬畝,人均1.1畝,生產糧食1.74萬噸、油料1.195萬噸、水果0.55萬噸,森林覆蓋率達30.8%,畜牧業形成以肉牛、奶牛、青山羊、生豬、肉鴨養殖為主的專業村26個,大型蛋雞養殖基地2個,萬隻養鴨場4處,百頭養牛基地3處,年出欄千頭養豬場4處,林果業主要有大櫻桃、柿子、紅棗和乾鮮雜果等,農業增加值14566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4%
[4]
。
張莊鎮工業
張莊鎮商貿
張莊鎮金融
張莊鎮社會事業
編輯張莊鎮教育事業
張莊鎮文體事業
張莊鎮醫療衞生
張莊鎮社會保障
張莊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 給排水
張莊鎮交通
編輯張莊鎮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1648.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283.
- 3. 2020張莊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2-04]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