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茂

(前涼第三位君主)

鎖定
張茂(277年~324年),字成遜,安定郡烏氏縣(甘肅省平涼市)人。十六國時期前涼君主。西晉涼州刺史張軌之子,前涼明王張寔之弟。
建興二年(314年),張茂官任平西將軍、秦州刺史。太興三年(320年),張寔被閻沙殺害,張茂被眾人推為平西將軍、涼州牧。改元永元。張茂誅殺閻沙叛黨數百人,大赦境內。前趙皇帝劉曜入侵隴西地區,張茂率軍與前趙開戰。太興五年(322年),張茂派韓璞攻取南安郡,設置秦州。次年(323年),劉曜攻打隴西,遷秦州大姓兩千餘户於長安。張茂迫於形勢,稱藩於前趙,受封涼王,加九錫。在位期間,曾兩次修姑藏城的靈鈞台。經進諫後短暫停工,但不久又恢復。 [21-25] 
太寧三年(324年),病逝,終年四十八歲。張祚稱帝,追諡成王,廟號太宗。 [19-20]  [26] 
別    名
張成遜
涼成王
成遜
所處時代
十六國前涼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
出生日期
277年
逝世日期
324年(或325年)
本    名
張茂
籍    貫
安定郡烏氏縣(今甘肅省平涼市
廟    號
太宗
諡    號
成王
年    號
建興(一作永元
在位時間
320年–324年

張茂人物生平

張茂早年經歷

張茂,字成遜,西漢常山王張耳的十八世孫。為人清虛恬靜而好學,不把世俗的名利放在心上。
建興元年(313年),南陽王司馬保徵任張茂為從事中郎,又舉薦他為散騎侍郎、中壘將軍,張茂都不就任。 [1] 
建興二年(314年),徵召張茂入任侍中,張茂以父親張軌年老為由堅決推辭。不久,拜任張茂為平西將軍、秦州刺史。 [2]  同年五月,張茂的父親張軌去世,張茂的哥哥張寔繼承張軌的職位。
建興六年(318年),張寔建立前涼政權。

張茂繼位

太興三年(320年),張寔被部下閻沙、趙卯等人殺害,左司馬陰元等人認為張寔的兒子張駿年幼,於是推舉張茂為大都督太尉涼州牧。張茂不肯聽從,只接受使持節、平西將軍和涼州牧的職位。於是,誅殺閻沙及其黨羽數百人,在境內實行大赦。又任命哥哥張寔的兒子張駿為撫軍將軍、武威太守,封西平郡公。 [3-4] 
張茂為人高雅,有志向和節操,能決斷大事。涼州大姓賈摹,是張寔妻子的弟弟,勢力壓倒西土之人。在此之前,有民謠説:“手莫頭,圖涼州。”張茂認為民謠中説的是就是賈摹,便把他誘殺了。於是,豪門大族都銷聲隱跡,張茂威嚴風行於西涼。 [5] 

張茂去世

太寧三年五月十四日(325年6月22日),張茂去世,在臨終時,拉着侄子張駿的手流淚説:“從前我們的先人以孝友著稱。自從漢朝初年以來,世代忠誠順從。現在華夏雖然大亂,皇上漂泊遷徙,你也應當謹慎地遵守人臣節度,不要有所喪失。我碰上天下大亂的時代,秉承先人的餘德,代理此州,以保全性命,在上想不辜負晉室,在下想保護百姓。然而官職不是朝廷任命的,職位出於私下的議論,苟且地以此成事。哪裏有什麼榮耀呢?到死了的那天,戴白色便帽入殮,不要穿朝服,以表達我的心志。”享年四十八歲,共在位五年,諡號為成。前趙皇帝劉曜遣使贈張茂太宰,諡號成烈王。張茂死後無子,由侄子張駿繼位。 [6]  張祚稱帝后,追諡張茂為成王 [7]  ,廟號太宗。 [8] 

張茂主要成就

張茂政治

  • 大興土木
太興四年(321年)二月,張茂修築靈鈞台,周圍有八十多個城牆,地基有九仞高。武陵人閻曾夜晚敲門叫喊説,他是張茂的父親張軌派來的,質問張茂為什麼勞累百姓修築靈鈞台。姑臧令辛巖認為閻曾有妖術,請求殺掉他。張茂説:“我確實勞累了百姓。閻曾傳述先君之令,怎麼能説是妖術呢?”太府主簿馬魴勸諫説:“現在世上禍亂未平,只能崇尚道德,不宜興起勞役大肆修造雕飾亭台樓榭。而且連年來,逐漸感覺到各種事務一天天比以往奢侈,每次修造經營,輕易地違反常規制度,這實在不是士人百姓對明公所期望的。”張茂承認是自己的過錯,於是下令停止修造勞役。 [9] 
太寧元年(323年)秋,張茂又在姑臧城大興土木,修築靈鈎台,別駕吳紹勸諫説,曾經希望停止減少勞役,使下民休養生息。現在卻又興起土木勞動民眾,這難道是百姓所期望於明君的嗎?張茂説,現在事情沒有平息,不能拘泥於常言,在艱難危急時怎能用太平時的道理來要求人呢?吳紹無言以對。 [10] 

張茂軍事

  • 奪地設州
太興四年(321年)十二月,張茂命令將軍韓璞率領部眾攻取隴西、南安地區,設置秦州。 [11] 
  • 擊退劉曜
太興五年(322年),劉曜派他的部將劉鹹在冀城進攻韓璞,呼延寔在桑壁進攻寧羌護軍陰鑑。臨洮人翟楷、石琮等驅逐令長,以縣城響應劉曜,河西大為震動。參軍馬岌勸張茂親自征討,長史氾禕發怒説:“亡國之人又想幹涉擾亂大事,可斬馬岌以安定百姓。”馬岌説:“氾公是讀書人的糟粕,只會檢舉批評人的近視之才,不考慮國家大計。而且朝廷政務繁忙有幾年了,現在大賊來到,不勞遠方之師,遠遠近近的人心,都關注着本州,形勢決定了不可不出戰。再説應該拿出信勇的明證,以符合秦、隴之人的期望。”張茂説:“馬生的話有道理。”於是出兵駐紮於石頭。張茂對參軍陳珍説:“劉曜憑藉乘勝的聲勢掌握三秦之地的精鋭,多年整治武備,士卒慣戰,如果以精鋭騎兵突然攻克南安,席捲河外,長驅而來的話,我們用什麼計策對付?”陳珍説:“劉曜雖然乘着威勢倚仗人多,但是恩德未行於天下,又加上關東地區與他離心不和,內患未除,精鋭士卒很少,大多是氐、羌的烏合之眾,終歸不能捨棄關東近處之難不管,增加隴上的兵力,曠日持久地與我們比試高低。如果二十天之內不退走的話,陳珍我請求率領弱卒幾千人為明公擒拿他。”張茂非常高興,任陳珍為平虜護軍,率步騎一千八百救援韓璞。劉曜暗中想要退兵而回,卻聲稱要先取隴西,然後回兵消滅桑壁。陳珍招募徵發氐、羌之眾,擊退劉曜,收復南安。張茂大為嘉賞他,拜任折衝將軍。 [12] 

張茂人物評價

房玄齡等《晉書》:①“茂、駿、重華資忠踵武,崎嶇僻陋,無忘本朝,故能西控諸戎,東攘巨猾,綰累葉之珪組,賦絕域之琛賨,振曜遐荒,良由杖順之效矣。祚以卑孽,陰傾冢嗣,播有茨於彤管,擬宸居於黑山,丁琪以切諫遇誅夷,王鸞以讜言嬰顯戮,境內雲據,仇其竊名,卒致梟懸,自然之理也。純嘏微弱,竟亡其眾。奉身魏闕,齒跡朝流,再襲銀黃,祖德之延慶矣。” [13]  ;②“虛靖好學,不以世利嬰心。” [13]  ;③“茂雅有志節,能斷大事。” [13] 
十六國春秋》:“虛靖好學,不以勢利為心。” [8] 

張茂史籍記載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 [13]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 [14]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七·前涼錄》 [15]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 [16]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 [17] 
《資治通鑑·卷九十三》 [18] 

張茂親屬成員

鼻祖:張儀,秦朝宰相。
始祖叔:張蒼,西漢宰相,張蒼李斯韓非乃是荀子最得意的三大弟子。
始祖:張耳,張儀曾孫,趙王。
曾祖父:張烈,外黃令。
祖父:張温,太官令。
祖母:辛氏,涼州人。
父親:張軌,前涼武王。
叔叔:張肅,建威將軍。
兄長:張寔,前涼昭王。
侄子:張駿,前涼文王。
參考資料
  • 1.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茂字成遜,虛靖好學,不以世利嬰心。建興初,南陽王保闢從事中郎,又薦為散騎侍郎、中壘將軍,皆不就。
  • 2.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二年,徵為侍中,以父老固辭。尋拜平西將軍、秦州刺史。
  • 3.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太興三年,寔既遇害,州人推茂為大都督、太尉、涼州牧,茂不從,但受使持節、平西將軍、涼州牧。乃誅閻沙及黨與數百人,赦其境內。復以兄子駿為撫軍將軍、武威太守、西平公。
  • 4.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左司馬陰元等以寔子駿尚幼,推張茂為涼州刺史、西平公,赦其境內,以駿為撫軍將軍。
  • 5.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茂雅有志節,能斷大事。涼州大姓賈摹,寔之妻弟也,勢傾西土。先是,謠曰:“手莫頭,圖涼州。”茂以為信,誘而殺之,於是豪右屏跡,威行涼域。
  • 6.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太寧三年卒,臨終,執駿手泣曰:“昔吾先人以孝友見稱。自漢初以來,世執忠順。今雖華夏大亂,皇輿播遷,汝當謹守人臣之節,無或失墜。吾遭擾攘之運,承先人餘德,假攝此州,以全性命,上欲不負晉室,下欲保完百姓。然官非王命,位由私議,苟以集事,豈榮之哉!氣絕之日,白帢入棺,無以朝服,以彰吾志焉。”年四十八。在位五年。私諡曰成。茂無子,駿嗣位。
  • 7.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追崇曾祖軌為武王,祖寔為昭王,從祖茂為成王,父駿為文王,弟重華為明王。
  • 8.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七·前涼錄》:張祚僭號,追尊曰成王,廟號太宗。
  • 9.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歲餘,茂築靈鈞台,周輪八十餘堵,基高九仞。武陵人閻曾夜叩門呼曰:“武公遣我來,曰:何故勞百姓而築台乎?”姑臧令辛巖以曾妖妄,請殺之。茂曰:“吾信勞人。曾稱先君之令,何謂妖乎!”太府主簿馬魴諫曰:“今世駿未夷,唯當弘尚道素,不宜勞役崇飾台榭。且比年以來,轉覺眾務日奢於往,每所經營,輕違雅度,實非士女所望於明公。”茂曰:“吾過也,吾過也!”命止作役。
  • 10.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未幾,茂復大城姑臧,修靈鈞台,別駕吳紹諫曰:“伏惟修城築台,蓋是懲既往之事。愚以為恩德未洽於近侍,雖處層樓,適所以疑諸下,徒見不安之意而失士民系託之本心,示怯弱之形,乖匡霸之勢。遐方異境窺我之齷齱也,必有乘人之規。嘗願止役省勞,與下休息。而更興功動眾,百姓豈所望於明君哉!”茂曰:“亡兄怛然失身於物。王公設險,武夫重閉,亦達人之至戒也。且忠臣義士豈不欲盡節義於亡兄哉?直以危機密發,雖有賁育之勇,無所復施。今事未靖,不可以拘繫常言,以太平之理責人於迍邅之世。”紹無以對。
  • 11.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張茂使將軍韓璞帥眾取隴西、南安之地,置秦州。
  • 12.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明年,劉曜遣其將劉鹹攻韓璞於冀城,呼延寔攻寧羌護軍陰鑑於桑壁。臨洮人翟楷、石琮等逐令長,以縣應曜,河西大震。參軍馬岌勸茂親征,長史氾禕怒曰:“亡國之人復欲幹亂大事,宜斬岌及安百姓。”岌曰:“氾公書生糟粕,刺舉近才,不惟國家大計。且朝廷旰食有年矣,今大賊自至,不煩遠師,遐爾之情,實系此州,事勢不可以不出。且宜立信勇之驗,以副秦隴之望。”茂曰:“馬生之言得之矣。”乃出次石頭。茂謂參軍陳珍曰:“劉曜以乘勝之聲握三秦之鋭,繕兵積年,士卒習戰,若以精騎奄克南安,席捲河外,長驅而至者,計將何出?”珍曰:“曜雖乘威怙眾,恩德未結於下,又其關東離貳,內患未除,精卒寡少,多是氐羌烏合之眾,終不能近舍關東之難,增隴上之戍,曠日持久與我爭衡也。若二旬不退者,珍請為明公率弊卒數千以擒之。”茂大悦,以珍為平虜護軍,率卒騎一千八百救韓璞。曜陰欲引歸,聲言要先取隴西,然後回滅桑壁。珍募發氐羌之眾,擊曜走之,克復南安。茂深嘉之,拜折衝將軍。
  • 13.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3-25]
  • 14.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6]
  • 15.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七·前涼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6]
  • 16.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6]
  • 17.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6]
  • 18.    《資治通鑑·卷九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06]
  • 19.    何本方,嶽慶平,朱誠如主編;王冠英,毛佩琦,盧昌德等副主編.中國宮廷文化大辭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第1044頁
  • 20.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太寧三年卒,臨終,執駿手泣曰:“昔吾先人以孝友見稱。自漢初以來,世執忠順。今雖華夏大亂,皇輿播遷,汝當謹守人臣之節,無或失墜。吾遭擾攘之運,承先人餘德,假攝此州,以全性命,上欲不負晉室,下欲保完百姓。然官非王命,位由私議,苟以集事,豈榮之哉!氣絕之日,白帢入棺,無以朝服,以彰吾志焉。”年四十八。在位五年。私諡曰成。茂無子,駿嗣位。
  • 21.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二年,徵為侍中,以父老固辭。尋拜平西將軍、秦州刺史。
  • 22.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太興三年,寔既遇害,州人推茂為大都督、太尉、涼州牧,茂不從,但受使持節、平西將軍、涼州牧。乃誅閻沙及黨與數百人,赦其境內。復以兄子駿為撫軍將軍、武威太守、西平公。
  • 23.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茂雅有志節,能斷大事。涼州大姓賈摹,寔之妻弟也,勢傾西土。先是,謠曰:“手莫頭,圖涼州。”茂以為信,誘而殺之,於是豪右屏跡,威行涼域。
  • 24.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歲餘,茂築靈鈞台,周輪八十餘堵,基高九仞。武陵人閻曾夜叩門呼曰:“武公遣我來,曰:何故勞百姓而築台乎?”姑臧令辛巖以曾妖妄,請殺之。茂曰:“吾信勞人。曾稱先君之令,何謂妖乎!”太府主簿馬魴諫曰:“今世駿未夷,唯當弘尚道素,不宜勞役崇飾台榭。且比年以來,轉覺眾務日奢於往,每所經營,輕違雅度,實非士女所望於明公。”茂曰:“吾過也,吾過也!”命止作役。
  • 25.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明年,劉曜遣其將劉鹹攻韓璞於冀城,呼延寔攻寧羌護軍陰鑑於桑壁。臨洮人翟楷、石琮等逐令長,以縣應曜,河西大震。參軍馬岌勸茂親征,長史氾禕怒曰:“亡國之人復欲幹亂大事,宜斬岌及安百姓。”岌曰:“氾公書生糟粕,刺舉近才,不惟國家大計。且朝廷旰食有年矣,今大賊自至,不煩遠師,遐爾之情,實系此州,事勢不可以不出。且宜立信勇之驗,以副秦隴之望。”茂曰:“馬生之言得之矣。”乃出次石頭。茂謂參軍陳珍曰:“劉曜以乘勝之聲握三秦之鋭,繕兵積年,士卒習戰,若以精騎奄克南安,席捲河外,長驅而至者,計將何出?”珍曰:“曜雖乘威怙眾,恩德未結於下,又其關東離貳,內患未除,精卒寡少,多是氐羌烏合之眾,終不能近舍關東之難,增隴上之戍,曠日持久與我爭衡也。若二旬不退者,珍請為明公率弊卒數千以擒之。”茂大悦,以珍為平虜護軍,率卒騎一千八百救韓璞。曜陰欲引歸,聲言要先取隴西,然後回滅桑壁。珍募發氐羌之眾,擊曜走之,克復南安。茂深嘉之,拜折衝將軍。
  • 26.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七·前涼錄》:張祚僭號,追尊曰成王,廟號太宗。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