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良廟

鎖定
張良廟,又名漢張留侯祠,位於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留侯鎮廟台子村,坐落於秦嶺南麓紫柏山下,南距漢中101千米,北鄰鳳州76千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為42100平方米,處於五山環抱、二水夾流之間,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3] 
張良廟古建築羣依山而建,九大院落錯落有致,牌樓、進履橋、三清殿院、大殿院、南北花園、拜石亭、洗心池、雲梯、草亭、授書樓、避谷亭等景觀。相傳張良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後,隱居於此。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風,在這裏建廟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稱“張良廟”。 [4] 
2006年5月25日,張良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張良廟
地理位置
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留侯鎮廟台子村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旺季3月一11月8:00一18:00 ;淡季 12月一次年2月8:30一17:30 [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785-3-488

張良廟歷史沿革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兵部尚書、御史于成龍(振甲)路過張良廟,道人看守香火。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于成龍再次過紫柏山時,道人換成了僧人,張良聖像換成了釋迦佛像。遍查之下得知,僧人搶佔了張良廟,於是將僧人逐出,並親書“相國神仙”四字匾額,重修大殿,重塑了張良金身,並募全真道人潘一良看守香火,自此,潘一良徒子法孫世代相襲。 [4] 

張良廟建築佈局

張良廟結構

張良廟古建築羣依山而建,隨形就勢,自然天成,建築與山林相映,北方宮殿與南方園林交融,九大院落錯落有致,牌樓、進履橋、三清殿院、大殿院、南北花園、拜石亭、洗心池、草亭、雲梯、授書樓、避谷亭等景觀。張良廟有九大院,156間房舍,總面積為14200平方米。 [4] 
張良廟

張良廟佈局

  • 牌樓
張良廟山前,青磚砌成為山門,可見上方橫刻“漢張留侯祠”5個硃紅大字,大門左右刻着一副對聯:博浪一聲震天地,圮橋三進升雲霞。上聯指他在博浪沙派人刺殺秦始皇一事,下聯指他在圮橋求教黃石公一事,廟門右側豎一石碑,上旋“紫柏山漢張良留侯辟穀處”。 [4] 
  • 進履橋
入山門一木橋,名曰“進履橋”,取張良在圮橋為黃石公撿鞋穿鞋一事。橋上有欄杆和靠椅,橋下流水潺潺。 [4] 
  • 大殿院
大殿雄偉莊嚴,上縣“明哲風高”“帝王之師”,殿門有對聯:“畢生彪炳功勳啓自授書始;歷代崇豐煙祀端由辟穀開。”殿內原有張良塑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掉,現有歌頌德條幅多幅。
大殿前有拜殿,左右廂房對稱而立。殿堂門楣遍佈稱頌的匾額,如“急流勇退”“機諫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飾有眾多對聯,如:“秦世無雙國士;漢廷第一名臣,“富貴不淫,有儒者氣;淡泊明志,作平地神”。院內還有馮玉祥將軍所立的石碑:“豪傑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長存,想那志士名臣,千載空餘憑弔處;神仙古來稀,設黃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願作消遙遊。”
殿側分列“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 [4] 
  • 南北花園
南花園在大殿右側穿過西面的“方丈院”。園內有水池,池中立有六角“辟穀亭”,靠北為“五雲樓”。大殿左側向東為“北花園”。園中古樹林立、鮮花放香,園內西北有一六角亭,名曰“拜石亭”,取張良拜黃石山為師之意。亭內嵌有明隆慶五年(1571年)作的《懷山歌》石碑一方。這是明代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趙員吉所立。當年他因不滿朝廷爭權奪利,辭官返蜀,途經此地,感懷作詩。後來文人志士來此,多有和詩留於後世。花園四周為遊廊,廊壁佈滿彩畫和碑石。 [4] 
  • 拜石亭
階上有一六角亭,名曰“拜石亭”,取張良拜黃石公為師之意。 [4] 
  • 回雲亭
拜石亭北有一四方亭,名曰“回雲亭”,取功成身退,返回雲山之意。亭前柱石刻對聯:“赤松黃石有深意,紫柏青山無俗情”。 [4] 
  • 摩崖石刻
從北花園西南出去,地勢升高,登上層層石階,可見階旁的摩崖石刻,石刻上留有明代趙文淵、清代林則徐,以及後來馮玉祥、楊虎城將軍的詩文。 [4] 
  • 授書樓
登上山頂,就是紫柏山的中峯,山頂上的亭子叫“授書樓”,取黃石山向張良授書之意。這座重檐飛角的亭子是用大理石和南陽玉砌築而成,高離地面100米,顯得高雅別緻。 [4] 
張良廟

張良廟文物遺存

張良廟內現存摩崖石碑100多塊,木匾50多面,木、石刻對聯30多幅。張良廟匾額懸掛在大殿上。匾長2.26米,寬1.06米,木匾四周繪有祥雲彩繪圖案。匾的右側題有:“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部河道提督軍務加六級特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又加四級于成龍敬書”,左側為“康熙三十八年歲次乙卵仲夏月穀日”。 [4] 

張良廟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張良,字子房,漢初大臣。據《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生於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祖與父相繼為韓昭侯、宣惠王等大臣。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果。傳説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時,遇黃石公老人,並得《太公兵法》。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不久遊説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任韓司徒。項羽殺韓王后,他復歸劉邦,為其出謀劃策。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楚將英布、韓信和秦將彭越,最後殲滅秦軍。漢朝建立後,他被分封到江蘇留城,是為留侯。張良與蕭何、韓信為“漢初三傑”,劉邦曾稱他“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外”。
劉邦即位不久,先後殺掉韓信等有功之臣。張良深知和劉邦共事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所以當西漢立國之時,正是張良“辭漢”之日,留在秦嶺深處的紫柏山上潛心修道,辟穀成仙。此舉正中劉邦下懷,當他當了西漢開國皇帝之後,就敕封張良晉侯。 [5] 

張良廟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張良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張良廟旅遊信息

張良廟地理位置

張良廟位於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留侯鎮廟台子村。

張良廟交通指引

  • 高速交通
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丈八立交行駛1.2千米,直行進入京昆高速公路。
2.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駛,朝十堰/天水/G7011方向,過鄧餘村後朝略陽/天水/G7011方向,進入十天高速公路,沿十天高速公路行駛從褒城出口離開上匝道。
3.沿G316行駛直行進入八里關隧道,沿八里關隧道行駛轉進入紫柏路,紫柏路行駛直行進入G316,沿G316行駛13.8千米,過左側的張良廟,到達終點。
  • 汽車線路
可乘坐西安—留壩、漢中的長途中巴車,約5小時路程;也可從漢中北環路長途汽車站乘坐漢中—留壩的長途中巴車,每小時一班,約2小時路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