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皇后

(唐肅宗李亨皇后)

鎖定
張皇后(?-762年),鄧州向城(今河南省南召縣)人。唐肅宗李亨皇后。 [6] 
美貌可人,狡黠刻薄,巧言令色,愛慕虛榮。嫁給太子李亨,授良娣,頗得寵愛。唐肅宗即位後,冊為淑妃,勾結太監李輔國,干預政事,謀逐名臣李泌,迫害建寧王李倓乾元元年(758年),冊立為皇后,圖謀廢太子李豫,立己子李侗為太子,但並未成功。 [14] 
寶應元年(762年),圖謀掌控政局,事泄被捕,幽禁於別殿,坐罪處死,追貶為庶人 [10] 
(概述內圖片來源:《中國后妃百圖》)
別    名
張皇后
張良娣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鄧州向城
逝世日期
762年 [10] 
本    名
張氏
地    位
良娣→淑妃→皇后→庶人

張皇后人物生平

張皇后(?—762年),唐肅宗李亨皇后,張氏的家族是南陽西鄂人,後來遷徙到昭應。父張去逸,祖母竇淑為唐玄宗母親昭成皇后的姐姐。 [6]  [11] 
唐玄宗天寶年間(742年至756年),她被選入太子宮為良娣,故稱張良娣。李亨與韋妃離婚後,張良娣專寵於太子。後來安史之亂髮生,玄宗西逃蜀地,李亨與張良娣隨從。後來李輔國勸太子留下,張良娣也贊同他的意見,於是李亨與玄宗兵分二路,北上靈武。當時隨行官員不多,而兵荒馬亂、道路多虞。每當太子留下住宿,張氏總是在李亨前面。李亨説:“抵禦敵人不是婦人家的事,你為何要在前面呢?”張氏説:“現在太子跋涉艱難險阻,衞兵不多,恐怕有倉促,我在前面擋着,太子可以從後面逃走,這樣就無患了。”到了靈武,張氏產子,三天後起來就縫戰士的衣服。太子慰勞説:“產後忌諱勞累,你這是何苦呢。”張氏説:”這不是妾身顧及自身的時候,需要先考慮太子的事情。” [6]  [20] 
肅宗即位,立張良娣為淑妃。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冊立為皇后。張皇后既專寵於肅宗,又頗有政治野心,乃與宦官李輔國勾結,在禁中把持權利,干預政事。張皇后又遷太上皇玄宗於西宮。肅宗雖然不滿,卻也沒有干預。 [21] 
起初,李輔國、張良娣誣陷建寧王李倓欲謀害其兄廣平王李豫,肅宗聽信讒言,賜李倓死。後張皇后因李豫也並非自己所出,欲廢太子而立己子。張皇后雖然為唐肅宗生下兩個兒子即李佋李侗。然而長子李佋早夭,次子李侗年幼。雖然幾次動搖嫡位,卻始終沒有成功。 [22-23] 
寶應元年(762年)四月,肅宗病重,張皇后欲改立越王,與朱輝光、馬英俊、啖廷瑤、陳仙甫合謀,矯詔召太子入宮侍疾。宦官李輔國、程元振知道皇后的圖謀,於是兵到凌霄門,候太子至,保護太子到禁軍中。當晚,領兵到三殿,將越王及內官朱光輝、馬英俊等囚禁,又將皇后軟禁於別殿,後唐代宗即位,廢張皇后為庶人,不久幽閉而死。 [10]  [24] 

張皇后人物評價

蔡東藩楊貴妃之後,復有張良娣,唐室女禍,何迭起而未有已也。顧楊妃以驕妒聞,一再忤旨,而仍得專寵,王之不明,人所共知。若張良娣則寢前禦寇,產後縫衣,幾與漢之馮婕妤、明之馬皇后相類,此在中知以上之主,猶或墮其彀中,況肅宗且非中知乎?愛之憐之,因致縱之,陰柔狡黠之婦寺,往往出人所不及防,否則楊妃禍國,覆轍不遠,肅宗雖愚,亦不應復為良娣所惑也。 [1] 
人民網:張皇后曾經丈夫共過患難,表現出過人的美德,但是隨着地位的提高,逐漸利慾薰心,強橫暴虐,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假如她能夠不改初心,嚴於律己,善自謹飭,則將會在歷史上留下一代賢后的美名,而不會得到那樣悲慘而可恥的下場。 [2] 
張皇后家族譜 張皇后家族譜

張皇后史料索引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后妃下》 [3]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后妃下》 [4] 

張皇后親屬成員

親屬關係
姓名
簡介
祖父母
張守讓
車騎將軍張植之孫,隨州刺史張崇之子。 [5] 
字順則,昭成皇后姐姐,撫養唐玄宗,封燕國夫人。 [6]  [11]  [18-19] 
父母
張去逸
太僕卿,追贈左僕射。 [6]  [7]  [8] 
竇氏
封義章縣主。 [7] 
舅舅
竇履信
鴻臚卿,外甥女張皇后因謀嫡被廢殺,受牽連被貶為道州刺史。 [10]  [24] 
弟弟
張淸
娶唐肅宗第五女大寧郡主(唐肅宗登基後封為郯國公主)為妻,張皇后冊封后,加特進、太常卿,同正,封范陽郡公。寶應元年(762年),張皇后因謀嫡被廢殺,受牽連被貶為硤州司馬。 [6]  [7]  [8]  [9-10]  [24] 
張潛
鴻臚卿,娶延和郡主為妻。寶應元年(762年),張皇后因謀嫡被廢殺,受牽連被貶為郴州司馬。 [8]  [10]  [24] 
姐妹
張氏
李曇之妻,封清河郡夫人。 [7] 
張師師
封郕國夫人。 [7] 
丈夫
唐肅宗。 [6] 
兒子
唐肅宗第十二子,深得寵愛,至德二年(757年)封興王,上元元年(760年)六月去世,追封為恭懿太子。 [12]  [14-16] 
唐肅宗第十三子,至德二年(757年)封定王,寶應初年去世。 [13-15]  [17] 

張皇后影視形象

1993年電視劇《唐明皇》:陳中禾飾演張皇后;
2004年電視電影《大唐代宗》:萬文俊飾演張皇后;
2010年電視劇《楊貴妃秘史》:柳巖飾演張皇后;
參考資料
  • 1.    唐史演義:結君心歡暱張良娣 受逆報刺死安祿山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25]
  • 2.    唐朝的真實太子妃:韋氏欲效仿武則天被斬首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2-01]
  • 3.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后妃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25]
  • 4.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后妃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25]
  • 5.    《大唐故燕國夫人墓誌銘並序》:年十有七,歸於張氏府君諱守讓,車騎將軍植之孫,隨州刺史崇之子。
  • 6.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肅宗張皇后,本南陽西鄂人,後徙家昭應。祖母竇氏,玄宗母昭成皇太后之妹也。昭成為天后所殺,玄宗幼失所恃,為竇姨鞠養。景雲中,封鄧國夫人,恩渥甚隆。其子去惑、去疑、去奢、去逸,皇姨弟也,皆至大官。去盈尚玄宗女常芬公主。去逸生後,天寶中,選入太子宮為良娣。後弟清,又尚大寧郡主。
  • 7.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肅宗即位,冊為淑妃。贈父太僕卿去逸左僕射,母竇氏封義章縣主,姊李曇妻封清河郡夫人,妹師師封郕國夫人。乾元元年四月,冊為皇后。弟駙馬都尉清加特進、太常卿,同正,封范陽郡公。
  • 8.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乾元初,冊拜淑妃,贈其父尚書左僕射,姊妹皆封號,弟清、潛尚大寧、延和二郡主。遂立為皇后,詔內外命婦悉朝光順門。
  • 9.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肅宗七女......郯國公主,始封大寧。下嫁張清。薨貞元時。
  • 10.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寶應元年,帝大漸,後與內官朱輝光等謀立越王系,而李輔國、程元振以兵衞太子,幽後別殿。代宗已立,羣臣白帝請廢為庶人,殺之。清、潛與舅竇履信皆流放,支黨伏誅。
  • 11.    《大唐故燕國夫人墓誌銘並序》:夫人諱淑,字順則,扶風平陵人。今天子第二姨,昭成皇太后之元姊也......曾祖抗,皇朝將作大匠、左右右武侯大將軍、上柱國、陳國公,贈司空......祖誕,皇朝宗正卿、禮部尚書、上柱國、莘國公......父孝諶,太常少卿,贈太尉,豳國公......年十有七,歸於張氏府君諱守讓,車騎將軍植之孫,隨州刺史崇之子......先天二年九月十四日,制封燕國夫人,俸料準職事三品。
  • 12.    《舊唐書· 卷一百一十六·列傳第六十六》:恭懿太子佋,肅宗第十二子。至德二載封興王。上元元年六月薨。佋,皇后張氏所生,上尤鍾受。後屢危太子,欲以興王為儲貳,會薨而止......佋薨時年八歲。既薨之夕,肅宗、張後俱夢佋有如平昔,拜辭流涕而去。帝方寢疾,追念過深,故特以儲闈之贈寵之。上疾累月方平。
  • 13.    《舊唐書· 卷一百一十六·列傳第六十六》:定王侗,肅宗第十三子。亦張後所生,佋之母弟。至德二載,封定王。寶應初薨,時年甚幼。
  • 14.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六·列傳第六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7-06]
  • 15.    《新唐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7-06]
  • 16.    《新唐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恭懿太子佋,始封興王。上元元年薨。佋生,後方專愛,帝最憐之。後數撼儲嫡,欲以佋嗣,會薨,計塞。是夕,帝及後夢佋辭決流涕去,帝鯁悵,故冊贈皇太子。
  • 17.    《新唐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定王侗,寶應初薨。
  • 18.    《全唐文·第01部·卷二十六》:○賜乳母竇氏俸料準三品詔:燕國夫人竇氏,慈慧和順,掌執禮經。女憲母師,獨高柔則。朕在孩幼,躬勞乳養,遠惟恩義,寧忘夙昔。瞻既往而莫追,見如存而永慕。撫渭城之事,未足為言;視南陽之書,益增其感。俾錫朝寵,微申朕懷。俸料祿課等,一準職事三品。
  • 19.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肅宗廢后庶人張氏,鄧州向城人,家徙新豐。祖母竇,昭成皇后女弟也。玄宗幼失昭成,母視姨,鞠愛篤備。帝即位,封鄧國夫人,親寵無比。五息子,曰去惑、去疑、去奢、去逸、去盈,皆顯官。去盈尚常芬公主。去逸生後。
  • 20.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後辯惠豐碩,巧中上旨。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太子與良娣俱從,車駕渡渭,百姓遮道請留太子收復長安。肅宗性仁孝,以上皇播越,不欲違離左右。宦者李靖忠啓太子請留,良娣贊成之,白於玄宗。太子如靈武,時賊已陷京師,從官單寮,道路多虞。每太子次舍宿止,良娣必居其前。太子曰:"捍禦非婦人之事,何以居前?"良娣曰:"今大家跋履險難,兵衞非多,恐有倉卒,妾自當之,大家可由後而出,庶幾無患。"及至靈武,產子,三日起,縫戰士衣。太子勞之曰:"產忌作勞,安可容易?"後曰:"此非妾自養之時,須辦大家事。"
  • 21.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乾元初,冊拜淑妃,贈其父尚書左僕射,姊妹皆封號,弟清、潛尚大寧、延和二郡主。遂立為皇后,詔內外命婦悉朝光順門。後能牢寵,稍稍豫政事,與李輔國相助,多以私謁橈權。親蠶苑中,羣命婦相禮,儀物甚盛。二年,羣臣上帝尊號,後亦諷羣臣尊己號"翊聖",帝問李揆,揆爭不可。會月蝕,帝以咎在後宮,乃止。又與輔國謀徙上皇西內。端午日,帝召見山人李唐,帝方擁幼女,顧唐曰:"我念之,無怪也。"唐曰:"太上皇今日亦當念陛下。"帝泫然涕下,而內製於後,卒不敢謁西宮。帝不豫,後自箴血寫佛書以示誠。
  • 22.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先在靈武時,太子弟建寧王倓為後誣譖而死。自是太子憂懼,常恐後之構禍,乃以恭遜取容,後以建寧之隙,常欲危之。張後生二子:興王佋、定王侗。興王早薨,侗又孩幼,故儲位獲安。
  • 23.    《新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初,建寧王倓數短後於帝,上皇在蜀,以七寶鞍賜後,而李泌請分以賞戰士,倓助泌請,故後怨,卒被譖死。繇是太子深畏,事後謹甚。後猶欲危之,然以子佋早世而侗幼,故太子得無患。
  • 24.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寶應元年四月,肅宗大漸,後與內官朱輝光、馬英俊、啖廷瑤、陳仙甫等謀立越王系,矯詔召太子入侍疾。中官程元振、李輔國知其謀,及太子入,二人以難告,請太子在飛龍廄。元振率禁軍收越王,捕朱輝光等。俄而肅宗崩,太子監國,遂移後於別殿,幽崩。誅馬英俊,女道士許靈素配流,山人申大芝賜死,駙馬都尉清貶硤州司馬,弟延和郡主婿鴻臚卿潛貶郴州司馬,舅鴻臚卿竇履信貶道州刺史。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