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

鎖定
《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是2009年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剛。
中文名
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
作    者
許剛
出版社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6月1日
頁    數
350 頁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562239628
類    型
人文社科
語    種
簡體中文

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內容簡介

《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內容簡介: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包括傳統學術研究領域的小學、經學、史學、子學等部分,這些內容,與他的清代學術研究共同構成了其貫通四部的治學規模,在其學術體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首先是由小學入經學、由經學人史學的治學路徑,目錄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治學宗旨,其次是會通的治學追求,這兩方面都深刻地影響着張舜徽的整體學術研究。特別由於他的這一工作主要圍繞漢代幾部重要典籍着手,因而與其古籍整理工作、文獻學思想密不可分,為他在新時期構建文獻學這一嶄新學科提供了相輔相成的益助。 [1] 

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圖書目錄

引言
一、張舜徽生平簡述與治學志趣
二、張舜徽學術思想研究現狀
第一章 以《説文解字約注》為代表的漢代小學研究
第一節 《説文解字約注》撰著緣起與過程
第二節 《説文解字約注》撰著特點
一、致詳雙聲之理,以為守約之道
二、揭櫫許書體例,指示字訓規律
三、博採文集筆記,旁搜古器遺文
四、訪察田野實物,引證方言古音
五、古文字證史:傳統小學研究的新視域
第三節 關於張舜徽漢代小學研究的評價
一、方法論與人民觀
二、對《約注》的評議
第二章 以《鄭學叢著》為代表的漢代經學研究
第一節 《鄭學叢著》撰作的背景
第二節 《鄭學叢著》的內容分析
一、論列鄭氏校讎之學以發其微意
二、表裏結合的鄭學提煉
三、鄭學統系的回顧與繼承
第三節 文獻學意義上的漢代經學研究
一、張舜徽與錢穆漢代經學研究的比較
二、張舜徽漢代經學研究的特點與成就
第三章 以《漢書藝文志通釋》為代表的漢代文獻學研究
第一節 歷代《漢志》研究概況
第二節 從《釋例》到《通釋》:張舜徽對《漢志》的重視
第三節 《通釋》內容舉要
一、發明《漢志》體例,指明古書通例
二、辨正句讀文字,商議前人成説
三、剖析經籍,授人研讀之法
四、溯古達今,扼論學術簡史
第四節 張舜徽《漢志》研究評議
第四章 漢代史學與子學闡論
第一節 大力表彰司馬遷”
一、表彰其編述體例
二、表彰其會通鉅製
三、表彰其翻譯筆法
結論
第二節 兩漢“道論”發微
一、司馬談《論六家要指》新解
二、《淮南子》與“南面術”
三、兩漢諸儒道論通説
結論
第三節 取古人嘉言懿行,擇百家精義名語
一、人物的批評
二、精言的錄取
綜論
一、張舜徽漢代學術研究的總體特徵
二、漢代學術研究在張舜徽學術體系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後記

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作者簡介

許剛,男,漢族,1977年7月生,山東煙台人。2000年本科畢業於蘇州鐵道師範學院歷史系,200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6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並留所任教至今。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講師、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兼職研究員、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近現代學術史、《孝經》與中國孝文化,已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編著作兩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