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耆

鎖定
張耆(?—1048年),初名旻,字元弼,汴京(今河南開封)人,他十一歲的時候,在皇三子趙恆(即宋真宗)王府供職。鹹平中為天雄軍兵馬鈐轄。天禧二年(1018)為武信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出判陳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二)。
仁宗天聖三年(1025)拜樞密使(同上書卷一零三)。歷河陽、泰寧、山南東道節度使。明道元年(1032)加右僕射,為昭德軍節度使兼侍中(同上書卷一一一)。出判許、襄、鄧、孟、陳、壽諸州,封徐國公。慶曆三年(1043)以太子太師致仕(同上書卷一四四)。
慶曆八年(1048)病逝,贈太師兼侍中。諡榮僖。
所處時代
宋代
民族族羣
漢人
逝世日期
1048年
本    名
張耆
性    別

張耆人物生平

張耆,字元弼,河南開封人。他十一歲時,在宋真宗的王府供職,到宋真宗即位後,授任西頭供奉官。 [1]  曾經和石知顒在御苑中陪侍射箭,接連射中靶心,提拔為供備庫副使、帶御器械。
鹹平年間,契丹侵犯邊界,憑藉功勞升遷為南作坊使、昭州刺史、天雄軍兵馬鈐轄。邊兵未解,徙鎮州行營鈐轄,又徙定州。契丹圍望都,耆與諸將從間道往援,比至,城已陷矣。耆與敵戰,身被數創,殺契丹梟將。遲明覆戰,而王繼忠為契丹所執。耆還,因言天道方利先舉者,請大舉討之,及上興師出境之日。帝以問輔臣,以為不可。遷昭州團練使、並代州鈐轄。明年,契丹兵復入,旁欲親征,耆奏邊事十餘條,多論兵貴持重及所以取勝者。召還,入對,帝曰:“卿嘗請北伐,契丹入塞,與卿所請興師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領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耆請行。帝喜,命為駕前西面鈐轄,令至澶州候契丹遠近。耆馳騎往,改東面排陣鈐轄。
事平,會曹州趙諫告耆受金,為人求薦禮部,貶供備庫使、潞州都監。久之,事稍辨,復官管勾皇城司。帝以耆歷河東,稔邊事,召耆至宣和閣,問地裏險易狀。耆因言:“雲、應、蔚、朔四郡,間遣人以文移至並、代間,非覘邊虛實,即欲熟道路。宜密諭代州,使自雲、應、蔚至者由大石谷入,自朔至者由土墱入,餘間道皆塞之以示險。”景德罷兵,耆與曹璨、李神祐、岑保正閲軍籍,請汰罷癃者。遷英州防禦使、侍衞親軍馬軍都虞候。
從帝東封,遷絳州防禦使、殿前都虞候。時建玉清宮,耆奏疏謂殫國財力,非所以承天意。遷相州觀察使、馬軍副都指揮使。從祀汾陰,授威塞軍節度使,進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罷,判河陽。丁父母憂,起復,徙武寧軍節度使,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陳州。累遷鎮安軍、淮南節度使、判壽州。遣中書舍人張師德就賜告敕。尋召為樞密使兼羣牧制置使、會靈觀使。先名旻,至是表改名耆。加尚書左僕射,歷河陽、泰寧、山南東道、昭德軍節度使,進兼侍中,封鄧國公。
章獻太后崩,以左僕射、護國軍節度出判許州,移襄、鄧、孟、許、陳、壽六州,封徐國公。

張耆人物評價

耆為人重密,有智數,真宗在東宮,嘗命授以《論語》、《左氏春秋》,後又賜《宸戒》二十條及《聖政記》、《冊府元龜》,故頗知傳記及術數之學,言象緯輒中。
章獻太后微時嘗寓其家,耆事之甚謹。及太后預政,寵遇最厚,賜第尚書省西,凡七百楹,安佚富盛逾四十年。家居為曲闌,積百貨其中,與羣婢相貿易。有病者親為診切,以藥儥之,欲錢不出也。所歷藩鎮,人頗以為擾。然御諸子嚴,日一見之,即出就外舍,論者亦以此多之。以太子太師致仕,卒,贈太師兼侍中,諡榮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