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紅陽

(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當代笛簫演奏家)

鎖定
張紅陽(1958年—2024年3月29日),國家一級演奏員,畢業於浙江省藝術學校,中國當代著名笛簫演奏家。
2024年3月29日,張紅陽因病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65歲。 [5] 
中文名
張紅陽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8年 [5] 
逝世日期
2024年3月29日 [5] 
畢業院校
浙江省藝術學校
職    業
笛簫演奏家
主要成就
湖北首屆“工行杯”民族器樂演奏及新作品比賽二等獎
代表作品
彎管笛獨奏曲 《竹吟》
職    稱
國家一級演奏員
任職單位
中國湖北省歌劇舞劇院
職    務
中國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副院長兼編鐘國樂團團長

張紅陽名家簡介

張紅陽 張紅陽
張紅陽,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當代著名笛簫演奏家,現任中國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副院長兼編鐘國樂團團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管樂研究會理事,湖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湖北省民族管絃樂學會副會長,湖北青年民族樂團藝術總監。 [1] 
中國當代趙松庭弟子十大笛子演奏家之一 。與戴亞,俞遜發,詹永明,張維良,杜如松,蔣國基,王次恆等等一起師從笛子宗師趙松庭先生。 [1] 

張紅陽履歷及成就

笛子獨奏會上 笛子獨奏會上
張紅陽先生九歲習笛,曾跟隨著名笛子演奏家姚明忠先生學習笛子,後受益於著名笛子演奏家孔建華先生精心指導。1977年考入湖北歌劇團。1983年被選拔進入浙江省藝術學校“笛子專修班”,師從笛子宗師趙松庭先生。
1991年參加奧地利第十界國際民歌民樂節和德國第二界國際民間藝術節。
1994年參加湖北首屆“工行杯”民族器樂演奏及新作品比賽或二等獎, 作曲二等獎。其作品有倍大笛獨奏曲《魂兮歸來》,彎管笛獨奏曲 《竹吟》,排笛獨奏曲《嘵春》,低音笛獨奏曲《蜀道難》等。同年10月應邀赴法國,瑞士等國演出。
張紅陽、杜如松、戴亞、詹永明同台合奏 張紅陽、杜如松、戴亞、詹永明同台合奏
2002年6月赴台灣演出,引起極大的轟動,受到當地人民熱烈歡迎,台灣《中國時報》以《狀台秋思吹不盡昭君鄉愁》為標題,同日台灣《聯合報》以《世界最大龍笛吹給你聽》為標題作了詳盡的報道。
2003年應中央電視台“手拉手”之邀赴法國、西班牙參加中法文化年和中西建交30週年大型文藝演出活動,並擔任獨奏。自任團長以來,成功策劃多次大型新年民族音樂會和十餘場週末音樂會。
2006年帶領樂團在廣州星海音樂廳交響樂廳成功舉辦“金石之聲,古今和鳴”大型編鐘國樂民族音樂會。
“笛子四大名家”民族音樂會上 “笛子四大名家”民族音樂會上
2008年應邀赴澳門參加《鄂韻飛揚》大型民族音樂會,同年在湖北劇院成功策劃、上演《紅色經典》大型民族音樂會。
2009年成功策劃、上演《春光春色春音》大型編鐘國樂民族音樂會。2008年5月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鐘音樂廳舉辦“龍笛神韻”戴亞、張紅陽、袁非凡竹笛獨奏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 [2] 
2010年8月在湖北劇院成功策劃、上演中國湖北編鐘國樂團掛牌慶典音樂會,同年先後兩次赴上海世博會參加湖北周、湖北挪威結好五週年慶典活動。
香港中樂團第37樂季——千年之聲 香港中樂團第37樂季——千年之聲
2013年7月,為紀念恩師——中國笛子大師趙松庭先生逝世12週年,大力弘揚優秀的中國笛簫藝術,舉辦了“笛子四大名家”民族音樂會,即中國民族器樂笛子界四位殿堂級的演奏家:詹永明戴亞、杜如松、張紅陽,四人同台演出,此舉成為了中國民樂界的一項盛事。 [3]  9月,攜湖北編鐘國樂團赴香港中樂團參加第37樂季開幕音樂會,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盛大的編鐘音樂會!湖北編鐘國樂團全套共六十五枚編鐘將破天荒首次於中國內地以外的地方演出。 [4] 

張紅陽人物評價

張紅陽 香港中樂團演出 張紅陽 香港中樂團演出
張紅陽先生曾出訪十多個國家,把他精湛的笛子演奏技巧,對藝術高深的造詣帶到海外,每次演出都引起強烈的反響和熱烈的歡迎。他被海外人士譽為:“具有神秘色彩的東方魔笛 ”。張紅陽先生,業已被收錄在《中華名人大典(當代卷)》之中。如今,他的學生遍佈各行各業,有的專業學生已頗有成就,如袁非凡、王華、祝奎等。他至今仍為自己的願望:“弘揚民族音樂,將竹笛的演奏規範化”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張紅陽的個人專場音樂會正在籌備之中。到時,他將會從小到長 4 釐米直徑 1 釐米的口笛,大到長 3.6 米直徑 10 釐米的大龍笛,以及彎管笛,排笛等各種笛子,蕭,篪,壎等等逐一演奏,淋漓盡致地展示他高超的技藝和著越的藝術造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