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簡齋國醫醫術

鎖定
張簡齋國醫醫術,江蘇省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
中文名
張簡齋國醫醫術
外文名
Zhang jianzhai national medicine
歷史淵源
世居秦淮鞍轡坊的張氏醫術一脈傳承,發展到張簡齋這一代,已形成獨特的“國醫温病醫術”。張簡齋温病醫術在民國時期盛極一時,被尊為“當世醫宗”,“南京二張”(張簡齋、張棟樑)之首,還被譽為“南張北施”(張簡齋、施今墨),可謂冠蓋滿京華。
張簡齋祖輩為“新安醫派”傳人。張氏遷居南京之後,皖、蘇、浙一帶經常發生瘟疫,張簡齋之父張厚之在診治疫病過程中,吸收了明代王肯堂、吳鞠通“温病學派”( 雜病、傷寒、瘟疫治療)的學術思想,多有建樹,並一一傳授其子張簡齋。清末至民初,張簡齋在承襲張氏醫理宗學的基礎上,集“新安醫派”、“吳門醫派”、“孟河醫派”、“温病學派”之大成,採眾家之長,而自成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張氏國醫( 温病) 醫術,在民國時期被公認為“温病大家”,舉國仰止,成為“金陵醫派”的奠基人和領軍人物。
張簡齋一生行醫40 餘載,有着豐富的臨牀經驗。他辨證精當,處方輕靈,用藥大膽。尤其在治療上也有創新,先後創立温病“寒伏火證”的治療思想和原則,在雜病“下虛受風”症的醫治方面有着獨到經驗和學術見解,因此,在臨症治療上每收奇效。張氏在學術思想上,根據“人以胃氣為本”、“胃者水穀之海”,以及“得谷者昌,失谷者亡”等醫家觀念,提出“胃以通、和為貴”的主張。在處方用藥時,也處處照顧到胃腑,常以“二陳湯”做襯方使用。
張簡齋為清末“貢生”,民國初年名震大江南北,舉國公認。張氏國醫温病醫術對“疫病”、“温病”有明確的診療依據和治療方法,對現代社會中的一些傳染病(如時疫、瘟疫等)的防治仍具有學術指導和臨牀應用價值。
民國初年,為提倡和發揚民族文化,稱傳統文化為“國學”,中醫藥被稱為“國醫”。張氏運用獨特的醫術,撲滅肆虐的瘟疫而名振天下。他關心和盡力解除百姓病痛,達到了“有口皆碑”的境界,受到醫界和社會的尊崇,被稱“張國醫”。 1933 年,在張簡齋的帶領下,多位中醫界名流共同捐資,在秦淮長生祠1 號建立“南京國醫傳習所”。他還擔任過南京、重慶兩地的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