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立昌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中共天津市委原書記)

鎖定
張立昌(1939年7月-2008年1月10日),男,漢族,河北南皮人,1966年2月入黨,1958年5月參加工作,北京經濟函授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在職大專學歷 [1] 
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共天津市委書記 [2] 
中文名
張立昌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北南皮
出生日期
1939年7月
逝世日期
2008年1月10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出生地
河北省南皮縣包官鄉孫清屯村 [2] 
主要成就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天津市委書記 [2] 

張立昌人物生平

1939年7月,張立昌出生於河北省南皮縣包官鄉孫清屯村一個農民家庭。
1947年至1958年,先後在原籍和天津市河西區浦口道小學、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學讀書。在學生時代,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共產黨,勤奮好學,追求進步。
195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58年5月,張立昌同志參加工作,在天津冶金工業學校學習,後任教員。
1960年3月後,歷任天津市無縫鋼管廠車工組長、廠團委副書記、副科長、科長、副廠長、廠革委會副主任。
196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4年5月起,歷任天津市無縫鋼管廠革委會主任、黨委副書記、廠長。
1980年9月至1985年10月,張立昌同志歷任天津市冶金工業局副局長、黨委副書記、局長,市經委副主任、主任。
1985年10月至1993年6月,張立昌同志歷任天津市副市長兼市工業工委書記、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兼市口岸委主任。
1993年6月至1997年8月,張立昌同志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
1997年8月至2007年3月,張立昌同志歷任天津市委書記、市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書記,並在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2007年4月,張立昌同志兼任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副組長,積極參與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的討論研究,深入東北地區調查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解決困難,為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008年1月10日22時20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卓越的黨的工作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共天津市委原書記張立昌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68歲 [2] 

張立昌曾任職務

張立昌同志是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2] 

張立昌家庭生活

妻子:孫桂珍 [3] 

張立昌人物評價

在天津市無縫鋼管廠工作期間,他踏實工作,刻苦鑽研,進行了30多項技術革新,先後獲得天津市青年勞動模範、青年技術革新能手、“五好”職工等榮譽稱號。擔任廠長後,他發動職工當家理財,實行經濟核算,使該廠產值、利潤大幅度增加,多次被評為天津市市級先進單位。
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解放思想,勇於開拓,抓緊組織企業生產,加強企業管理,推進企業經營機制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天津市冶金工業局工作期間,他狠抓經濟核算,健全崗位責任制,加強計劃統計管理。該局有27項產品被評為冶金部和天津市優質產品,鋁合金異型產品獲得國家金質獎。在天津市經委工作期間,他總結完善企業管理制度,積極推行廠長負責制,狠抓企業整頓,並及時對整頓中的重點企業進行指導,為全市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1985年10月至1993年6月期間,他主管經濟工作,積極參與研究制定加快全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思路及重大措施,在深化企業改革,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推動科技進步,建設重點工程項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協助市長具體組織了無縫鋼管、乙烯、聚酯、汽車等大型骨幹項目的建設,他經常深入工地檢查指導工作,加強工作協調,幫助解決問題,推動了這些重大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
在中共天津市委的領導下,他結合天津實際,認真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努力推動天津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組織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天津經濟發展戰略,確定了經濟增長、危陋平房改造、濱海新區建設、老企業改造等方面工作的具體目標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他注重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不斷推動對科技、教育的投入,使全市的科技和教育發展出現了新的局面。他關心羣眾疾苦,努力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特別是對貧困地區和庫區農民的脱貧、困難企業職工的解困及市區成片危陋平房改造工作抓得很有成效,受到羣眾的讚譽。
他團結帶領市委一班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執行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把中央精神與天津實際相結合,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天津市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提出並實施了“三五八十”四大奮鬥目標,即:到1997年,全市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提前3年比1980年翻兩番;用5至7年時間基本完成市區成片危陋平房改造;用8年左右時間把國有大中型企業嫁接改造調整一遍;用10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此後,他又主持制定了新世紀頭10年天津的發展戰略。他堅持“經濟發展不欠社會進步的賬”,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衞生等社會事業,積極推進社區建設,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他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想問題、定政策、辦事情始終着眼於中低收入大多數羣眾,注重解決好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他堅持抓好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倡導社會主義文明新風。經過努力,全市經濟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城市面貌顯著改善,羣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特別是濱海新區經過10年多的開發建設,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成為天津最大的經濟增長點,在推進天津乃至環渤海地區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立昌同志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結合天津的實際,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他重視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認真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和加強黨委的集體領導,充分發揮市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等各方面的職能作用,形成共同推進全市工作的合力。他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幹部隊伍,努力提高廣大幹部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他關心年輕幹部的成長,重視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尊重老同志,注意發揮老幹部的作用。他重視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注意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深入開展警示教育,不斷提高幹部拒腐防變的能力。
張立昌同志認真貫徹執行黨的羣眾路線。他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傾聽羣眾意見,關心羣眾生活,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羣眾的積極性,始終保持與人民羣眾的密切聯繫。他注重調查研究,經常輕車簡從,深入工廠、農村、學校、街道瞭解情況,研究解決實際問題。
張立昌同志在天津工作近50年,特別是擔任天津市主要領導期間,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出了符合天津實際的改革發展思路,使天津在對外開放、經濟實力、城市環境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把天津建設成為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嘔心瀝血,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立昌同志共產主義信念堅定,對黨、對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無限忠誠。他刻苦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很強的政治敏鋭性和政治鑑別力。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善於統攬全局,注意領導方法,講究領導藝術,能夠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他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恪盡職守,忘我工作,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他講黨性、顧大局,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和政治生活準則,模範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善於團結同志一道工作。他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密切聯繫羣眾,關心羣眾疾苦,真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他生活樸素,廉潔奉公,嚴於律己,保持了共產黨人優良的政治本色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關心同志、愛護幹部,贏得了廣大幹部羣眾的尊敬和愛戴。
張立昌同志生病期間,十分頑強地同病魔作鬥爭,一邊治療一邊帶病堅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他臨終前囑咐親屬,喪事從簡,充分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德和情操。
張立昌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大損失。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的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張立昌同志永垂不朽!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