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福昌

(寧津人民醫院醫師)

鎖定
張福昌,1937年10月出生,主任醫師。1963年畢業於河北醫學院。
1963年到1965年在河北醫學院附屬二院內科任住院醫師、助教。1965年到1973年在新疆防治大隊任住院醫師,後任常見病科副主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管炎、肺心病科研協作組研究成員。
中文名
張福昌
出生日期
1937年10月
畢業院校
河北醫學院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1973年至今在山東寧津縣人民醫院工作,歷任副院長兼內科主任、急診科主任;微循環研究室主任;德州市微循環醫療康復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山東省微循環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德外,分會理事、德州市心血管病學會委員等。1973年以來,為縣人民醫院及德州地區創立“微循環”臨牀研究機構做出了突出貢獻。2O多年來為德州地區(現德州市)培養了微循環專業研老人員及臨牀工作者,並於1994年經德州地區衞生局批准建立“德州地區微循環醫療康復中心”,現稱“德州市微循環醫療康復中心”。曾立三等功,多次評為“防病模範”、“山東省科普積極分子”,“德州地區優秀科技工作者、技尖人才”,1994年山東省委授予“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發表醫學論文35篇,15篇獲獎。代表作:“初始Q波消失對前間壁MI診斷價值的探討”、“臨牀診斷不容忽視微循環障礙綜合症”、“試論亞健康狀態與微循環障礙的關係”等七篇。在內科心血管病、血液病學專業方面有較深造詣,近10多年來潛心研究微血管病。在國內首先提出“肺性腦病眼底表徵分度標準”,經專家委員會鑑定認為達省內領先水平。並於1995年發表在第二屆亞洲微循環大會。“初始Q波消失對冠心病診斷價值的探討”論文於1988年在國內首先報道受到醫學界的重視。1998年被聘為《中國實驗診斷學雜誌》特邀編委、中國跨世紀華信醫藥工程高級研究員。業績被錄入《中國當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大辭典》、《中國當代醫界精英辭典》等。2002年5月美國世界傳統醫學科學院,授予PH.D暨世界傳統醫學哲學博士學位.系山東省微循環學會委員,中國生產力學會科學技術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病理生理學會會員.1973年始為寧津縣人民醫院創立微循環研究機構做出突出貢獻,從醫40多年來診療遵循規範,尚具有中西醫結合特色,深受病人愛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