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發祥

(饒河農場退休工人)

鎖定
張發祥,男,漢族,1944年生人,小學文化程度,饒河農場退休工人。 [1] 
2019年2月,因老兵守諾言 為戰友掃墓48年事蹟,入選“中國好人榜”。 [1] 
中文名
張發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主要成就
 為戰友掃墓48年事蹟,入選“中國好人榜”。

張發祥人物事蹟

他是一位普通的北大荒老兵,他用自己一生執着的信念,為老戰友掃墓48年,無論春夏秋冬每逢重要節日,他都來到老戰友的墳前為他送去親人的安慰和寄託。他就用這種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方法詮釋了忠誠、堅守、忘我的北大荒精神,並用行動將精神在質樸中的昇華。 [1] 
1971年,已是一個孩子父親的張發祥響應國家號召,帶着珍寶島上的硝煙轉業來到了瀋陽軍區生產建設兵團三師二十二團,成為了北大荒的“通信兵”,在與老首長的重逢時,他萬分的喜悦和興奮,用他的話説,能看到老首長他這心裏就踏實了。 [1] 
1972年春節前夕,喜悦的心情還沒有退去,張發祥便得到副參謀長孫振民因事故長眠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在參加追悼會時,他向着他曾經的首長敬了最後一個軍禮,從那時起,張發祥就下定了決心,要年年來看望老首長,直到自己離開人世。1975年,由於工作需要,張發祥曾經被調動到距農場場部30多公里外的饒河縣關門村駐點巡線,但距離沒有成為張發祥堅守承諾的障礙,不管颳風下雪,年節時他都會和老伴為老首長祭掃。1980年的冬天特別的冷,雪特別的大。元旦剛過,通往場部的公路就被大雪隔斷了,過了臘月二十三,張發祥就和妻子一起給老首長掃墓,平常不到三個小時的路程他們整整走了六個多小時,等到了墓地,他們顧不上吃飯就邊和首長嘮嗑邊將墓地修整乾淨,黑夜已經降臨了,他們回到家已經是凌晨。 [1] 
2010年8月中旬,孫建軍又來到農場,這次他定好了機票,特意來接張發祥去廣東,向對待父親一樣為張發祥老人安置好了所有的晚年生活,張發祥擰不過他,就帶着老伴去廣東旅了一趟遊,臨行前孫建軍為老兩口準備了好多東西,但張發祥就婉言拒絕了,他只帶回了給小孫子挑選的小禮物和一串老伴最愛吃的鮮荔枝。 [1] 

張發祥人物榮譽

2019年2月,入選“中國好人榜”。 [1] 
2019年7月26日,被表彰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