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發奎

(國民黨陸軍上將、北伐名將、抗日名將)

鎖定
張發奎(1896年9月2日—1980年3月10日),又名逸斌,字向華,出生於廣東省始興縣隘子鎮。漢族客家人 [1-2]  ,軍事家、曾任香港崇正總會名譽會長,是旅居香港的客家總會發起人。 [3]  曾獲授“青天白日勳章”(149號)、首批“抗戰勝利勳章”、美國“總統自由勳章”等獎章。 [4-5] 
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參加中國同盟會。1925年冬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佔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有戰功升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1927年任第十一軍軍長,為第二方面軍上將總指揮。
抗日戰爭期間,先後任集團軍總司令兵團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方面軍司令官等職,率部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崑崙關戰役粵北戰役桂柳會戰等戰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被指定為華南戰區受降主官。1945年10月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是著名的抗日名將,有“中國鐵將軍”的盛譽。 [3]  [6] 
抗戰勝利後,任廣州行營(後改行轅)主任,1947年改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49年3月任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7月辭職,去香港定居,直至1980年3月10日病逝。 [1] 
中文名
張發奎
外文名
Zhang Fakui
別    名
張逸斌,向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廣東省始興縣
出生日期
1896年(丙申年)9月2日
逝世日期
1980年3月10日
畢業院校
武昌陸軍第二軍官預備學校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
參加過淞滬、武漢、崑崙關等戰役,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軍    銜
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張發奎人物生平

張發奎早年經歷

1896年9月2日(光緒22年7月25日),張發奎生於粵北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清化鄉矮嶺村(今隘子鎮彩嶺村),名逸斌。8歲入私塾,1907年就讀縣立高等小學堂。
1911年(宣統3年)夏,與同學李君外出游泳,李不慎溺死,因懼牽連出走廣州,先當學徒習染織,後從軍當兵。
1912年(民國元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並加入同盟會。他聰敏好學,於1913年在3000同學中以《吳起將兵與士卒同甘苦論》一文名列前茅,升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 [7] 
年輕時的張發奎 年輕時的張發奎
1916年,畢業於武昌陸軍第二軍官預備學校,返粵參加第二次反袁之役,一度為孫中山侍衞。
1920年奔赴漳州“授閩粵軍”任中尉副官,8月,與桂系軍閥戰,隻身於敵羣中奪獲新式步槍兩枝,晉升上尉副官惠州攻堅戰,任敢死隊督戰長。翌年派在廣東士敏土廠任事。
1922年,任總統府大本營警衞團第三營營長。6月陳炯明叛變,率部與叛軍戰於翁源。陳炯明遣前陸軍小學校長翁式亮致函張發奎稱:“師生之情,愛護之心始終如一,希迅速來歸,免貽後悔”。張發奎旋以“師恩難忘,恕難從命”。回絕,毅然率部退入始興仙人洞據山相抗,為時半年。故以後有“大王”綽號。後來粵軍第一師師長梁鴻楷函張許以相機驅陳,張遂出山任第一師二團三營營長。
1923年2月,孫中山重返廣州,張發奎舉兵驅陳(陳炯明)升任團長。
1925年7月,粵軍第一師與原孫中山大元帥府警衞團、鐵甲車隊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任獨立旅旅長。東征時,在熱湯與二十倍於己的敵軍遭遇,激戰一天,最後等到友軍的支援,終於擊潰敵軍。在南征中殲鄧本殷部,升任第十二師代師長。

張發奎北伐時期

1926年7月,國民政府誓師北伐,正式擔任第十二師師長,率部進軍湖南與第十師和葉挺獨立團擔任湘江東岸作戰,連克醴陵平江,迫吳佩孚部退守汀泗橋。汀泗橋三面環水,後枕高山,除西南鐵路橋可通外,悉為崎嶇山路。吳佩孚屢敗後,集北軍兩萬,任宋大霈為指揮,欲憑天險待四軍而殲之,並親由長辛店率嫡系部隊傾巢南援。
8月26日,第四軍發起攻擊,宋大霈率大刀隊督陣,雙方激戰甚烈;至夜,令三十六團渡水偷襲敵後、佔領中央陣地。翌日拂曉,親率三十五團及葉挺獨立團從正面奮勇衝殺。獨立團多共產黨員,前仆後繼,視死如歸,血戰數小時衝過鐵橋。吳軍腹背受敵被包圍繳械,第十二師佔領汀泗橋。30日,四軍再攻克賀勝橋,直逼武昌
10月10日,北伐軍攻克武昌後,率第十二師援贛,首戰馬回嶺,全殲孫傳芳謝鴻勳部,繼又協同第七軍克九江南昌,旋迴師武漢
張發奎 張發奎
1927年1月,晉升第四軍軍長。武漢粵僑聯歡會贈“鐵軍”盾牌一塊,紀念第四軍功績。3月,兼任十一軍軍長;中旬,國民黨召開二屆三中全會,當選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任第四方面軍第一縱隊司令官。4月,“四·一二”政變後寧漢分裂,張擁護汪精衞,反對蔣介石武漢國民政府明令討蔣。但因張學良率奉軍與吳佩孚殘部聯合進窺武漢,遂決定先繼續北伐。4月下旬,率第四軍、第十一軍出師河南,於上蔡逍遙鎮等地擊敗東北軍四個軍,進擊臨潁張學良集中主力25萬人與北伐軍決戰。雙方血戰,第十一軍七十七團團長蔣先雲(共產黨員)戰死,張頑強指揮,終將奉軍主力擊潰,佔臨潁,克許昌開封
第二期北伐,鐵軍逐鹿中原,威震中外。6月13日,北伐軍班師武昌,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第二方面軍總指揮。率部入贛,準備討蔣。7月15日,汪精衞叛變,寧漢合流實行清共,張發奎因部下有不少共產黨員且多為骨幹,並不熱心反共,反而接納張雲逸葉劍英等一批共產黨員到第二方面軍任職。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發動南昌起義,起義部隊第十一軍(軍長葉挺)、暫二十軍(軍長賀龍)原先都是隸屬於第二方面軍。 [8]  張發奎採納葉劍英的意見不去追擊葉挺、賀龍,而令第四軍南下廣東李濟深爭地盤。9月下旬,第四軍進入廣州。李濟深令張發奎指揮第四軍去潮梅一帶攔截賀龍、葉挺的部隊,張發奎則以李濟深公開反對桂係為條件。李濟深不願反對桂系,只好硬着頭皮派陳濟棠、徐景唐、薛嶽三個師,與黃紹竑第十五軍去堵截賀龍、葉挺。 [9] 
9月,張發奎第四軍回廣州後,與李濟深的第四軍番號重複,經常發生誤會,於是張、李兩人都認為有必要調整番號,於是開會商討。會上有人提出,李濟深是老長官,不如讓李濟深的部隊繼續用第四軍番號,張發奎的部隊則改為新編第四軍。張發奎堅決反對,説:“第四軍是由第一師擴編的,我比李長官先到第一師當差,歷史比李長官久,我軍應該為第四軍,李軍應該為新編第四軍”。李濟深雖然內心不同意,但是莫奈他何,只得同意。 [8] 
11月17日,張發奎、黃琪翔發動廣州政變,擁護汪精衞反對南京特別委員會,驅逐黃紹竑桂系部隊,行使廣州軍事委員會分會主席職權,史稱張黃事變。其後李濟深令桂系黃紹竑第十五軍,與粵軍第十三師(師長徐景唐),組成西路討伐軍,令陳銘樞第十一軍,與粵軍十一師(師長陳濟棠)、錢大鈞新1師(師長蔡熙盛),組成東路討伐軍,東、西兩路軍夾擊張發奎第四軍。張發奎以李漢魂第二十五師駐惠州,防備東路討伐軍,以薛嶽新二師及李福林的部隊,進擊在江門一帶的徐景唐,以吳奇偉第十二師、許志鋭第二十六師、黃鎮球新三師開進梧州,計劃先擊潰黃紹竑第十五軍,再回頭打陳銘樞東路討伐軍。第四軍傾巢而出,廣州只留守葉劍英教導團。 [8] 
12月11日,共產黨張太雷葉挺葉劍英領導廣州起義 [10]  ,張發奎、黃紹竑接到謝膺白的電話,從廣東東山住所倉惶出逃珠江南岸的李福林的福軍司令部(今廣州海幢寺),發電報令前線各部隊回廣州鎮壓起義。 [11]  國民黨反汪各派乘機指責張有異動,張被迫離開第四軍赴日本,繆培南接任第四軍軍長,薛嶽任副軍長。第四軍因輿論壓力,亦被迫離開廣州,向東江轉移。黃紹竑西路討伐軍4個師沿西江尾追,陳銘樞東路討伐軍4個師則由福建回來迎擊。第四軍在龍川老隆、鶴市、藍關,與五華岐嶺、玳瑁山一帶,與東路討伐軍展開大戰,將其擊敗;隨後調頭進攻追至潭下圩的西路討伐軍,大戰兩天,未能攻破對方的核心陣地馬鞍山,失敗後撤往江西,參加第二期北伐戰爭。 [8] 

張發奎多次反覆

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張發奎回國,被任為討桂軍右翼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整編第四師師長(原第四軍)。張部於鄂西擊敗桂軍。9月,蔣介石存心消滅異己,下令張部移防隴海路,計劃第四師途經浦口時包圍繳械。於是張發奎再次反蔣,率部取道湘西直下廣西,復與桂系聯合進攻廣東。12月,張、桂聯軍於花縣被粵軍擊敗,返回廣西,隨後又在北流與粵軍展開激戰。桂軍參加戰鬥的只有4個團,不滿4000人,張發奎第四軍參加戰鬥的不滿3000人,總共6000多人,而粵軍有1.2萬多人,且有飛機助戰。激戰4晝夜,張、桂聯軍慘敗,退貴縣鬱江防守。 [29]  第四軍縮編為第四師。
1930年,蔣、馮、閻爆發中原大戰。與李宗仁舉兵策應,恢復第四軍,進攻湖南,兵鋒直達岳陽。張、桂聯軍得知粵軍入,即令桂軍黃紹竑部進擊耒陽阻擊粵軍,並相機佔領衡陽。粵軍利用火車輸送,行軍迅速,在黃部未到達耒陽之前,即已越過耒陽,進佔衡陽,將北上的張、桂聯軍與黃部桂軍攔腰斬斷,截為兩部分。黃部無法攻下衡陽,張、桂聯軍只好回頭,與粵軍第六十、第六十一、第六十三等三個師在衡陽展開激戰。稍後,湘軍第五十三師 [33]  、空軍相繼投入對張、桂聯軍的作戰,實力對比更加有利於蔣方。結果慘敗退回廣西,第四軍僅剩兩團。張發奎心灰意冷,僅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廣西政府委員。 [30-31] 

張發奎抗戰時期

“九·一八”事變後,向廣州國民政府請纓抗日,率部北上援助東北軍馬占山,並得到批准,但軍費無着落,無法開拔。不久十九路軍在上海跟日本人打起來,北上援馬,改為東向援蔡(廷鍇),但軍費還是無着落。從何鍵吳奇偉的電報獲知,汪精衞要第四軍開到上海,但陳銘樞反對第四軍支援十九路軍 [32]  不久上海戰事結束,無奈,只好讓第四軍歸順中央。
1931年12月,國民黨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
檢閲部隊 檢閲部隊
1932年3月,再次要求率部援黑龍江,蔣又不允,反將其調往江西“剿共”。痛感國事危急而報國無門,於10月隻身出國遊歷歐美。張在國外宣傳抗日救國受到各地華僑歡迎。在倫敦他發表談話説:“如有機會,餘願率一旅之孤軍奮起抗敵,期有報國仇於萬一也。”在美國,一位醫生名叫雅侖,用一個傳家之寶的酒杯盛滿白蘭地對張説:“在我有生之年,如你能打敗日本,情願把這杯子送給你”。張發奎毫不猶豫一飲而盡(抗戰勝利後,雅侖找到張的弟弟勇斌果然把酒杯交其帶回)。
1935年春,回國到南京見蔣介石,提出:“今後中國之出路,唯有抗戰之一途”。蔣許他日後為抗日先鋒。
1936年,任皖、贛、浙、閩四省邊區總指揮及蘇浙邊區綏靖主任,專事督辦抗日防禦工事。
張發奎 張發奎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任第八集團軍兼右翼軍總司令;在浦東擊敗日軍數十次進攻並親自指揮炮兵轟擊日軍司令部和日軍旗艦“出雲號”給敵以重大威脅,被譽為神炮。10月30日左翼軍開始敗退,蔣改任張指揮左翼及中央軍。面對殘局,他仍表示:“盡最後一分力,流最後一滴血”。11月5日,日軍於杭州灣登陸,張部腹背受敵,奉命放棄上海。
1938年,任第二兵團總司令兼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參加武漢保衞戰。指揮第二十五、第六十四、第八、第七十、第五十四、第二、第四、第六十各軍,負責確保贛鄂門户,固守九江以西至蘄春長江兩岸各要點的任務。戰鬥開始後,所部預備第十一師、第二十五軍一個師和二十九軍團主力在姑塘的守軍損失慘重。他“下達變換陣地的決心”,以預備隊第四軍附一五五、第一八七兩個師佔領獅子山、張家山、兩台嶺等為第二抵抗線,掩護主力轉移。但這一撤退遭到蔣介石的斥責,認為他想保存北伐時第四軍的實力,叱令他交出指揮權調回武漢。回漢向最高統帥部彙報戰況後,又調到瑞昌以西地區及馬頭鎮、羅東鎮等要塞進行守備,均被日軍以優勢兵力襲取。後來又率部在陽新大冶通城岳陽蒲圻等地組織守備,直到武漢會戰結束。 [12] 
1939年春,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負責兩廣軍事。冬,指揮第一次粵北會戰獲勝。
1940年1月,第四戰區遷往廣西,乘隙回家鄉住了十天,然後到廣西任職,相繼收復南寧龍州欽州
1944年10月,日軍進攻廣西,桂林柳州、南寧失陷,張部敗退至百色。冬,改任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
1945年5月,第二方面軍奪回南寧,7月攻克龍州、憑祥,進軍梧州

張發奎解放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廣州地區受降官,主張嚴懲日囚田中久一
1946年,任廣州行營主任,不承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日遊擊隊並計劃清剿。
1947年,改任廣州行轅主任。冬,調任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
1949年1月,任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兼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主任。3月任陸軍總司令 [31] 

張發奎晚年結局

晚年的張發奎 晚年的張發奎
1949年7月,辭職到香港定居。
1980年3月10日,在香港病逝,終年85歲。時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的葉劍英元帥電其家屬:“驚悉向華將軍逝世,不勝哀悼。鄉情舊誼,時所縈懷。特電致信,尚希節哀。”台灣始興同鄉會曾開會追悼並獻一輓聯:“望出曲江,緒承風度,千載道範,先後獻身邦國,古今輝映;聲揚咸寧,威鎮華夏,一代名將,從此撒手人寰,中外同哀。” [13] 

張發奎主要成就

張發奎北伐鐵軍

1926年7月,國民政府誓師北伐,張發奎率部進軍湖南與第十師擔任湘江東岸作戰,連克醴陵、平江,迫吳佩孚部退守汀泗橋。
汀泗橋三面環水,後枕高山,除西南鐵路橋可通外,悉為崎嶇山路。吳佩孚屢敗後,集北軍兩萬,任宋大霈為指揮,欲憑天險待四軍而殲之,並親由長辛店率嫡系部隊傾巢南援。8月26日,四軍發起攻擊,宋大霈率大刀隊督陣,雙方激戰甚烈;至夜,張發奎令三十六團渡水偷襲敵後、佔領中央陣地。翌日拂曉,張親率三十五團及葉挺獨立團從正面奮勇衝殺。獨立團多共產黨員,前撲後繼,視死如歸,血戰數小時衝過鐵橋。吳軍腹背受敵被包圍繳械,十二師佔領汀泗橋,30日,四軍再攻克賀勝橋,直逼武昌。
四軍北伐入湘,戰無不勝,汀泗橋、賀勝橋之戰,重創北軍,寫下了北伐戰爭最光輝的一頁,贏得了“鐵軍”稱譽。 [14] 

張發奎保全上海

1937年8月22日,戰事即開始轉入更猛烈的階段。敵軍增援部隊第三師團、第十一師團,以及第一師團、第八師團之各一旅團,當天即在寶山獅子林登陸,並即向左翼軍方面寶山、羅店瀏河線進攻;同時對右翼軍方面之川沙及浦東各地,也採取積極的行動。同樣以京滬、滬杭兩鐵道輸送增援部隊,投入左翼軍方面,雙方均以猛烈火力作陣地的戰鬥,情況特別緊張。是以對原來預期以攻擊的作戰手段指導會戰的計劃,不得不加以修正,而轉入以純粹防禦戰的階段。

張發奎受降日軍

1945年9月16日上午,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內外,軍警林立,戒備森嚴。大廳正中,端坐着國民政府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張發奎上將等高級官員。這裏舉行侵粵日軍投降儀式。不一會,一名中等身材,戴金絲眼鏡的日軍中將及其隨員,垂頭喪氣走進大廳,向張發奎呈交了日軍駐粵部隊名冊,並在投降書上簽字。自此,侵粵日軍10萬多人正式向中國軍隊投降,而簽署降書的是侵粵日軍最高頭目、第二十三軍司令官兼香港總督田中久一。1946年5月18日,廣州行營軍事法庭公審田中久一,起訴書中歷數了他的罪行,指出他“肆意屠殺平民,破壞財物,姦淫擄掠,強拉伕役,濫施酷刑,無惡不作,為禍之烈,史無前例。平民無辜遭其荼毒者不知凡幾,財產損失更難以數計”。最後,軍事法庭判處田中久一死刑。田中久一不服判決,提出上訴被駁回。1947年3月27日,田中久一在廣州市區遊行示眾後,被押往流花橋刑場槍決,時年59歲。 [34] 

張發奎反對英軍

張發奎早年是汪精衞的追隨者,以伺候孫中山的虔誠來效忠汪精衞,但1939年汪精衞降日後,張即動員在粵北的黨政軍要人簽署通電,還向廣東民眾發表廣播演説,譴責汪氏叛國投敵。雖然張本人對蔣介石有所不滿,但他堅持“民族大義重於私人恩怨”,“我敢毫無疑問地説,餘漢謀白崇禧、薛嶽與我不顧及蔣先生的各種缺失,仍寄信心與希望於蔣先生,是因為他堅持抗日。國難應該重於一切私怨的”。
抗戰勝利後,盟軍總部原已決定第四戰區派大員去香港接受日本駐軍投降儀式,但英相丘吉爾為了維繫大英帝國的面子,便要求美國人去遊説蔣介石,最後蔣同意由英方主持受降典禮。張發奎説:“我們不應該同意這一更改,不應該屈服於英美的壓力。對於香港受降任務,我特別感到興奮。香港在國人心目之中,是一個國恥的創傷。過去它是罪犯的避風港、資本家官僚們的樂園。廣東風氣的敗壞,以及廣東政治的商業買辦化,都直接受香港的影響。盟軍最高統帥部首先劃定香港地區歸中國接收,根據戰後領土主權完整及民族願望的觀點,是有充分理由的。”
抗戰勝利後,在軍委會委員長廣州行營主任任上,毅然下令逮捕意籍日本間諜、法國領事衞映章的姘婦貝安加,並派兵包圍法國駐穗領事館,強行搜索該犯之來往文件檔案,勒令法領事當面簽字認錯。
1945年10月斷然派劉紹武師長率部封鎖穗澳邊境,禁止肉類蔬菜出口,迫使澳葡當局引渡匿澳日本戰犯與漢奸且查封其財產。
1948年1月批准軍統廣州站組織特別行動隊,在港九散發傳單,警告港英當局停建屏山機場、取消限制華人入境,引渡所有漢奸到廣州受審,否則將發動十萬青年對香港實施毀滅性行動。凡此種種都維護了國家主權、捍衞了港澳同胞的合法權益。

張發奎重視教育

張發奎一生戎馬,但頗重視文化教育,曾在家鄉創辦風度小學,於第四戰區創辦志鋭中學(現廣東北江中學),培養了不少熱血青年。任第四軍軍長時曾贈始興中山圖書館《萬有文庫》、《四部叢刊》各一套。 [15] 

張發奎歷史評價

張發奎整體評價

張發奎揮戈躥馬滿征塵,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高級將領。他出身於農民家庭,早年從軍,受過日式軍事教育,後來加入國民黨,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洗禮,在孫中山領導下,參加了與陳炯明叛軍作鬥爭的多次戰役,以及後來革命政府統一兩廣革命根據地的戰爭,從一個下級軍官成長為一個出色的高級軍事指揮員。 [16] 

張發奎名家點評

中國現代史學會會長胡志偉:“張發奎是在國民黨軍隊中一個異數,一個他不貪污,一個他自己勇敢打仗。”
韶關日報記者李迅:“屢建奇功鍛造鐵軍。”

張發奎人際關係

親屬關係
親屬姓名
父親
張局之
兄弟
弟弟張發萱,張發明,張發蔭
妻子
劉景容
子女
兒子張威立
女兒張麗芳

張發奎後世紀念

張發奎故居位於始興縣隘子鎮彩嶺村。建於1937年,名為貴廬。座西向東。是座中西結合的兩層小別墅。磚木構築,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建築面積380平方米。 [17]  2012年11月,“貴廬”、竹溪橋、向華泉一起作為張發奎故居項目正式被廣東省政府列為廣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 
張發奎墓位於其故鄉,張將軍夫人劉景容女士為實現張將軍葉落歸根之遺願,不顧某些勢力的阻撓,於1992年親自與張將軍親屬及舊部近百人從香港護送張將軍骨灰回故鄉安葬。
2007年11月20日上午,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愛國將領張發奎將軍遺孀劉景容骨灰安葬儀式在廣東始興隆重舉行。 [19] 

張發奎藝術形象

1981年電影《南昌起義》,韓韜飾演張發奎。 [20] 
2004年電視劇《羊城風暴》,佟凡飾演張發奎。 [21] 
2007年電影《八月一日》,徐光明飾演張發奎。 [22] 
2009年電視劇《葉挺將軍》,沙傑飾演張發奎 [23] 
2016年電視劇《天涯浴血》,劉召來飾演張發奎。 [24] 
2017年電影《建軍大業》,餘皚磊飾演張發奎。 [25] 
2017年電視劇《熱血軍旗》,陳立新飾演張發奎。 [26] 
2021年電視劇《中流擊水》,葉福生飾演張發奎。 [27] 
2021年電視劇《光榮與夢想》,楊子驊飾演張發奎。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