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登峯

(革命烈士)

鎖定
張登峯(1904—1943),化名鄧鋭,原左雲三區拒門堡人。1943年11月,為掩護小分隊安全轉移而壯烈犧牲。 [1] 
中文名
張登峯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43年11月
化    名
鄧鋭

目錄

張登峯人物生平

張登峯(1904—1943),化名鄧鋭,原左雲三區拒門堡人。出生農民家庭,從小善思、家學,秉性剛直。民國八年(1919)考入左雲縣第一高小讀書,畢業後,入太原師範學校就讀,因家庭經濟困難中途綴學,民國十三年(1924)回縣任教,從事教育工作12年。在長期教學中,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既注重傳授知識,又注重灌輸愛國思想。經常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責者人生應盡之義務也”等愛國詩文啓迪學生情感。
“七七事變“後,他耳聞目睹日軍侵華罪行,參加了閻錫山抗日左雲縣政府工作。任一區區長時,他經常為八路軍警備六團、六支隊和地方游擊隊徵集糧草,籌備軍鞋,傳送情報,被抗日組織看作是國民黨軍政人員中的左派。
民國二十八年(1939)12月“晉西事變”後,他反對閻錫山反共、反人民的行為,脱離閻錫山左雲縣政府工作,回家務農。民國三十年(1941)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入侵左雲的日軍強化治安,蠶食根據地。一時,警卡林立,鬥爭形勢日趨惡化,他目睹這些現象,痛恨在心,在抗日環境十分惡劣的情況下,毅然參加了豐涼縣抗日政府工作,先後任民政科長、區長、財政科長、積極組織羣眾開展抗日鬥爭。
民國三十二年(1943)5月,在參加塞北工委整風學習期間,工委領導高克林、蘇謙益親自與他多次談話。同年7月間,由曾則西、馬子歆介紹,經區黨委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被任命為縣長,奉命重返豐涼縣開展抗日鬥爭。11月,他帶領小分隊距十七號據點很近的南窯子村活動,被日軍包圍,突圍時,為掩護小分隊安全轉移而壯烈犧牲。 [1] 
參考資料
  • 1.    王日卿.左雲縣志/第二十五編人物.左雲縣志編纂委員會:左雲縣志編纂委員會,1999年08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