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田

(北宋包拯門生)

鎖定
張田,字公載,澶淵(今河南濮陽)人。舉進士。仁宗時官應天府司錄,通判廣信軍、冀州。
中文名
張田
公載
學    位
舉進士
職    務
天府司錄,通判廣信軍、冀州
相關記載
《宋史·張田傳》

張田人物簡介

攝度支判官。出知蘄州,提點湖南刑獄。改知湖州。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知廬州。三年,移桂州(《北宋經撫年表》卷四)。信神宗熙寧初,知廣州,暴卒,年五十四。《宋史》卷三三三有傳。
張田,是北宋名臣包拯的門生,曾為包拯夫人永康郡夫人董氏墓誌銘撰。

張田相關記載

【宋史·張田傳】
宋史卷三百三十三列傳第九十二
原文
張田,字公載,澶淵人。登進士第,知應天府司錄。歐陽修薦其才,通判廣信軍。夏竦、楊懷敏建策增七郡塘水,詔通判集議,田曰:“此非禦敵策也,壞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為便。”因奏疏極論,謫監郢州税。久之,通判冀州。內侍張宗禮使經郡,酣酒自恣,守貳無敢白者,田發其事,詔配西陵灑掃。攝度支判官。祫享太廟,又請自執政下差減賚費,唐介論其虧損上恩,出知蘄州。俄提點湖南刑獄,介與司馬光又狀其傾險,改知湖州,徙廬州,治有善跡。
移桂州。異時蠻使朝貢假道,與方伯抗禮,田獨坐堂上,使引入拜於庭,而犒賄加腆。土豪劉紀、廬豹素為邊患,訖田去,不敢肆。京師禁兵來戍,不習風土,往往病於瘴癘,田以兵法訓峒丁而奏罷戍。或告交阯李日尊兵九萬,謀襲特磨道,諸將請益兵,田曰:“交阯兵不滿三萬,必其國有故,張虛聲以嚇我耳。”諜既得實,果其兄弟內相殘,懼邊將乘之也。宜州人魏利安負罪亡命西南龍蕃,從其使入貢,凡十反,至是龍以烈來,復從之。田因其入謁,詰責之,梟其首,欲並斬以烈,叩頭流血請命。田曰:“汝罪當死,然事幸在新天子即位赦前,汝自從朝廷乞恩。”乃密請貸其死。熙寧初,加直龍圖閣、知廣州。廣舊無外郭,民悉野處,田始築東城,環七里,賦功五十萬,兩旬而成。初,役人相驚以白虎夜出,田跡知其偽,召戒邏者曰:“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間者,謹捕之。”如言而獲。城既就,東南微陷,往視之,暴卒,年五十四。
田為人伉直自喜,好嫚罵,氣陵其下,故死無哀者。然臨政以清,女弟聘馬軍帥王凱,欲售珠犀於廣,顧曰:“南海富諸物,但身為市舶使,不欲自污爾。”作欽賢堂,繪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師拜之。蘇軾嘗讀其書,以侔古廉吏。
【附:張田撰包夫人董氏墓誌銘】
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誌銘
朝奉郎、守太常少卿、直龍圖閣、知廣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事、□□提點□□□公□□□□□□兵馬都鈐轄、兼本路安撫管句經略司公事、輕車都尉、賜紫金魚袋張田撰。
朝奉郎、守殿中丞、監廬州酒務、騎都尉、賜緋魚袋錢勰書。
外甥將仕郎、守海州懷仁縣令文勳篆蓋
熙寧元年夏四月十有一日,故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之妃、永康郡夫人董氏,以疾終。享年六十有八。其年十一月二十有八日,襯於尚書之塋。先期其婿常州團練判官文效狀其事,謂田辱孝肅之遇厚,宜為之志。不敢辭,而書雲:董氏之先,源浚流潔,良史著於春秋,大儒尊於西漢,厥後文武耀,世有顯人。至夫人之曾大父希顏,始佔數於洛。藝祖有天下,以軍功累寧州刺史,大門廷浚,內殿崇班。父浩,鄂州武昌令。夫人早歸孝肅公,公初中進士甲科拜棘,平得大邑,以親不樂去州里,即棄官歸養。夫人佐公,承顏主饋,內克盡婦道,外不失族人歡心者,蓋十三年。孝肅漸貴,夫人與公終日相對,亡聲伎珍怪之玩,素風泊然。嘉末,仁宗自用孝肅為樞密副使,夫人以恩進永康郡,當入謝,椒塗見未被命服,嘆曰:"此見包拯不邀陰幸也。"亟白賜之。孝肅薨,夫人扶喪歸肥川。已葬,屏居闔廷,肅然若嚴,官府召老生篤行者,教子於外舍,未嘗少假温色,期必能復門户。暇或閲佛書以適性理。包之中外親,不足者,隨宜之,非義相干,一絲不與也。初孝肅薨,有素醜公之正者,甘辭致唁,因丐為之志。夫人謝曰:"已諉吳奎矣"。既而謂家人云:"彼之文不足罔公而惑後世,不如卻之之愈也。"此又識有出人遠甚。二子:長曰,早卒;次曰綬,大理評事。二女:一適硤石縣主簿王向;一適文效,皆士族佳器。妻崔氏者,□幼卒,且無子。孝肅與夫人意其盛少,將俾還宗。崔聞,泣拜堂下曰:"舅,天下名公也。得□□□□畢身足矣!況污家祠奉蒸嘗於先廟之末乎?"由是卒不去。田嘗為崔節婦傳,言之詳矣。文效妻尤純孝,夫人寢疾,與崔未始離席間,藥食不親調不敢進。逮此,哀瘠有不識之者。綬方幼,二人素助母姑,鞠愛之若已出,然雖發於天性,抑亦公夫人教之致歟!銘曰:孝肅之道,天下不得非。夫人法,孝肅為宜。孝肅以為宜,人其可知。乃婦乃子,漸漬有徽。作茲銘考,實亡愧辭。南陽張友直男振同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