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璁祖祠

鎖定
張璁祖祠,原名普門張氏大宗祠,俗稱張閣老祖祠。坐落於浙江省温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普門村太師路53號。祠面寬五間(通面寬32.3米)共兩進,左右廂房各七間,重檐懸山頂。天井中月台、甬道均用長條石橫鋪;還有照牆、牌坊,東、西儀門等。1981年6月列為温州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2011年列為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張璁祖祠無論在建築形式、結構佈局還是裝飾手法上都反映出了浙南地區宗祠建築的特性,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中文名
張璁祖祠
地    址
温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太師路53號
地    位
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建築風格
明代
俗    稱
張閣老祖祠
始建時間
明朝嘉靖初年

目錄

張璁祖祠祠堂沿革

張璁祖祠 張璁祖祠
普門張氏大宗祠堂,俗稱張閣老祖祠,始建於明朝嘉靖初年,由普門張氏六世張珊(號筠軒)所建,原在普門堂東,祀普門張氏始祖張憼(號慎庵),配以二世張興(字正甫,號介庵義士)、三世張寶(字玘瑀,號訥菴儒士)、張轉寶(字玘珍,號簡菴儒士)、張寬(字玘珪,號木菴儒士)。後以張璁顯秩豐功,神主配享其中。 [1]  今人因此稱之為張璁祖祠。
嘉靖後期,温州屢遭倭寇燒殺搶掠,史書多次出現“各鄉罹其鋒者幾半”、“燒燬民居十之八”、“殺人溪水變赤”等慘不忍睹的記載,嘉靖三十七年(1558),祠堂毀於倭患。迨萬曆年間,於滄湖東岸(即今址)得以重建。
清代順治十八年(1661)清廷下遷界令,張氏族人為了防止祠堂被外人所毀,就將其拆除。康熙三十一年(1692),在舊址上進行了搭建修復。“文化大革命”期間,牌坊被推倒,匾額、楹聯均毀於一旦。1981年,張璁祖祠被列為温州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立了委員會負責修復。300年至今,維修數次。
張璁祖祠坐北朝南,五開間兩進,左右廂房各七間,系土木結構,天井中月台、甬道均用長條石橫鋪,佔地約3300平方米,南北長89米,東西寬37米,總建築面積1665平方米。
宗祠大門前有照望、石牌坊和石碑,石牌坊上書“對揚休命”、“三朝寵錫”前後八個大字,石碑的前有張璁像、後為文忠公像贊。文忠公像贊錄自普門家乘,全文為“天性孝友,氣度朗豁;博極羣書,奇偉迥特;建明大禮,成全聖孝;剛倔不回,慷慨任事;對揚休命,三朝寵錫;中興賢相,一品四葉;正直無私,衣囊一篋;徇國純臣,振古人傑。”中堂上匾額有“大學士”、“中興賢相”、“父子及第”、“龍光世美”、“黃閣元輔”、“青宮太師”、“四世一品”、“十一世大夫”等。

張璁祖祠張璁

張璁(1475--1539),明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人稱張閣老,字秉用,號羅峯,明世宗賜名孚敬,字茂恭,更號羅山,永嘉三都普門(今温州市普門村)人。
張璁少懷大志,以卧龍自許。弘治七年(1494年)二十歲時考取温州府生員,二十四歲高中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舉人,但七次進京科,均名落孫山,正德十五年二月,八應禮部試,獲雋,殿試日期卻拖到一年多後(因明武宗南巡不在京師,回京不久又崩於豹房,因而一直拖到明世宗繼承皇統。),正德十六年五月十五日,張璁於奉天殿補行殿試,中二甲進士,觀政禮部,從此進入仕途,年已四十七歲。
正德十六年七月一日,張璁上疏議大禮,十一月二十五日,進《大禮或問》。十二月,外調南京刑主事。嘉靖三年新春,深為凶年為嘆。張璁有詩云:“一飯還三嘆,黎民正阻飢。”(《元日》)“有雪未為瑞,凶年正可悲。流民幾行乞,粒米不成炊。”(《對雪》)“年飢難獨樂,官冗得偷閒。”(《遊蔣山》)。六月十三日,奉特旨升翰林學士,九月四日,張璁與席書、桂萼、方獻夫、奉詔集羣臣於闕右門議所下留中之大禮疏,議畢,遂上疏定名號。至是,大禮之議遂定。
嘉靖四年(1525年)十二月,升詹事府詹事。嘉靖五年(1526年)七月初七日,旋拜為兵部右侍郎,後尋進為兵部左侍郎。任內整頓軍旅,並上《論邊將》諸疏。嘉靖七年(1528年)正月初十日,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六月,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升吏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嘉靖八年(1529年)九月,進內閣首輔。張璁秉政期間,整頓團營、改革科舉制度、倡行三途並用之法、整肅學政、整飭言路、更新憲綱、清除翰林院積弊、強化內閣職能、裁革冗濫、革除鎮守中官、除去外戚世封、清理勳戚莊田等,其改革以最大限度掃除了百餘年來的明代積弊,激發了明統治階層的活力,遏制並扭轉了國勢日衰的趨勢。
嘉靖十四年正月,張璁在朝房值班時昏暈不省人事者一天多,後屢疏乞休,四月初,病加亟,再疏乞休,明世宗許給驛遣行人周光文、御醫袁遷護送以歸。嘉靖十八年,病故在家,時年六十五歲。 [2]  世宗聞之傷悼不已,賜祭葬如例,贈太師,諡文忠。
温州張璁祖祠(張閣老祖祠)
《明實錄》卷二百二十一:張璁“剛明峻潔,一心奉公,慷慨任事,不避嫌怨。其掌都察院,不終歲而一時風紀肅清,積弊頓改。在內閣,自以受上特知,知無不言。密謀廟議,既同事諸臣,多不與聞者。至於清勳戚莊田,罷鎮守內官,百吏奉法,苞苴路絕,海內治矣。至其持議守正,雖嚴諭屢下,陳辭益剴切不撓。上察其誠,久久益敬信之,常以元輔羅山呼之而不名。”
羣談採餘》卷六:“公(張璁)釐革夙弊,力除鎮守各局,並裁酌一切軍民利病,我朝之治,聿然中興。世稱相業風節。”
《昭代典則》卷二十六:張璁請沙汰錦衣旗校冗官冗兵。凡革旗校三萬一千八百餘人,歲省糧儲數十萬;革冗官冗兵四萬餘人,歲省京儲一百六十八萬石。張璁奏革各省鎮守內臣及清皇親莊田。
《耳談類增》卷一:孚敬(張璁)殫精悉慮,體國不私。在吏、兵二部,時人所指為美莊肥庫,絕不私黨。革鎮守,裁閹寺,清政本。日與天子爭可否,一言不允,即乞休,立乘車出張家灣,行李瀟然無長物,必中旨懇留,遣使數回,乃返。屢屢如此,曾不以遇合固寵順旨,植黨營私。其廉潔忠耿,匡弼輔翊,亦可謂社稷之臣。 [3] 
名山藏》卷七三:勵精化理,湔濯海內觀聽,挈清政本,杜塞旁落,奮武揆文,網羅才實。至於稽古禮典,取次釐毖一切,創必表章,軼往憲來,赫然中興,多孚敬(張璁)所翼贊。
浪跡續談》卷五:前明有兩張文忠,時論皆以權相目之,其實皆濟時之賢相,未可厚非。竊以心跡論之,則永嘉(張璁)又似勝江陵(張居正)一籌。永嘉之議大禮,出所真見,非以阿世,其遭際之盛,亦非所逆料。而其剛明峻潔,始終不渝,則非江陵所能及。
明史》卷一百九十六:張璁”剛明果敢,不避嫌怨。既遇主,亦時進讜言。”“他若清勳戚莊田,罷天下鎮守內臣,先後殆盡,皆其力也。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性狠愎、報復相尋、不護善類。”
《中國通史》第八冊第261頁:張璁:“始終清廉自守,博學明辨,而又勇於革新,可謂嘉靖朝難得的賢相,也是有明一代少見的閣臣。”

張璁祖祠張天麟

張天麟(1586—1639),封疆大吏。字季昭,號平符。温州府永嘉場三都普門(今温州市普門村)人。
萬曆四十年(1612)鄉試奪魁,天啓二年(1622)中進士,廷對獲二甲第一名(傳臚)。歷官禮部祠祭司主事、精膳司員外郎。崇禎元年(1628),外任江南蘇松參政,旋改廣東督學、按察使,歷官福建右布政使,湖南佈政史,雲南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廣東督學時力矯文風,褒賢貶劣,獎掖貧寒生員。任布政使時兼管海運鹽税,清廉不阿,拒賄懲貪;在湖南嚴厲打擊惡勢力,維護平民權益,調離時,湘中百姓呼號攀轅數百里。張天麟在巡撫雲南途中病故,除一棺外別無他物。老僕蹇驢歸柩故里,老屋依舊,僅蔽風雨。
張天麟著有《宦遊紀事》、《國朝通紀》、《古今史纂》、《經濟錄》、《松台詩集》等多種,其詩45首收入《東甌詩存》傳世。
南明皇帝派員弔唁,悼詞中言道:“使封疆大吏盡如卿,則社稷阽危何至此!”

張璁祖祠交通

張璁祖祠,地址:温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普門村太師路53號。

張璁祖祠公交

49路,鹿城區新城站到永強中學站下車,太師路步行三百多米左右即到張璁祖祠(張閣老祖祠)。

張璁祖祠自駕

(1) 沿甌海大道,龍江路出口下,行駛1.5公里,左前轉彎進入永定路,直行1.6公里,右轉彎進入建中南街,行駛440米,左轉彎進入前房路,直行530米,左轉入太師路,到達終點。
(2) 沿甌海大道,建中街出口下,行駛2公里,左前轉彎進入前房路,直行530米,左轉入太師路,到達終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