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玉梅

(革命烈士)

鎖定
張玉梅出生於1918年。山東無棣縣人。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受黨的派遣到東光開闢新區。先後任東光縣戰地動員委員會主任、滄縣縣委書記、鹽山縣委書記。1944年2月,被敵人包圍不幸犧牲,時年26歲。 [1] 
本    名
張玉梅
別    名
趙新民
出生地
山東無棣縣
出生日期
1918年8月
逝世日期
1944年2月

目錄

張玉梅個人經歷

張玉梅,化名趙新民,1918年8月出生於山東省無棣縣便宜店村。他的父親是位知識比較淵博的開明人士。張玉梅在父親的教育下,8歲上學,14歲高小畢業,15歲考入慶雲縣中學讀書。1935年,在學校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秋,張玉梅中學畢業後,回到本縣在大屯村任小學教員。在任教期間,他不但向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教育,而且還在村子裏積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聯絡進步羣眾,介紹發展黨員,並建立了大屯村黨小組,經常開會活動。
七七事變後,中華民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面臨亡國危險的關鍵時刻,張玉梅毅然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黨領導的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1938年夏秋之交,黨派張玉梅來東光開闢新區工作。在日偽頑盤踞、抗日軍民處境艱難的情況下,他協助縣長石景芳組織發動羣眾,積極進行建黨、建政和籌建抗日羣眾團體的工作。他的勤奮工作得到廣大羣眾的擁戴。東光縣戰地動員委員會建立後,張玉梅任主任,不久被送往冀南抗大學習。1939年4月,任滄縣縣委書記。1940年11月,調鹽山縣任縣委書記。在此期間,日偽軍增設據點,加緊進行“拉網掃蕩”,冀魯邊區的鬥爭環境十分惡劣。張玉梅認真執行上級指示,積極領導羣眾開展了反“掃蕩”鬥爭。他發動黨的地下組織,深入農村動員進步青年參軍,開展游擊戰爭。由於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同志們都願意與他接近,與之成了戰鬥生活中的密友。從而使鹽山縣黨組織得到了很大發展,革命力量不斷得到加強。
在異常尖鋭殘酷的鬥爭環境中,冀魯邊區黨的各個組織都沒有固定的地點,縣委的幾名負責同志,除縣長帶領縣大隊開展遊擊活動以外,其他人都帶着一名通信員單獨活動。為了保存自己,打擊敵人,他們經常在野外過夜,吃點涼乾糧,喝口涼水,睡在潮濕的地裏。時間長了,張玉梅得了嚴重的腸胃病,長了一身疥瘡,身體十分瘦弱。但他一聲不吭,始終保持着樂觀情緒,堅持工作。1943年冬季,組織上見他病情不斷加重,便決定讓他去清河抗日根據地住院療養,並派吳耀南來鹽山縣接任書記。但張玉梅認為這不是離開的時候,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於是,他向組織再三請求留下來堅持工作。組織上見他態度誠懇,便同意了他的請求,與吳耀南同時任鹽山縣委書記,一起領導鹽山縣的抗日工作。
1944年2月16日下午,張玉梅接到上級通知,要鹽山縣黨、政、軍幹部在次日上午到軍分區參加會議。張玉梅派人通知了住在附近村子的幾個同志後,便住在了段莊。晚上召開了段莊黨支部會議,會議開到深夜。這一情況被這個村的敵人眼線探知,於當夜報告了鹽山縣的漢奸隊。17日拂曉,敵人包圍了村子,羣眾立即告訴了張玉梅。張玉梅帶上手槍出了村子,朝着東南方向的故城趙村轉移。但敵人在村外各個路口要道上都設了埋伏,在張玉梅跑到故城趙村附近時,被敵人開槍擊中,不幸犧牲,時年26歲。
敵人走後,當地羣眾聽到張玉梅犧牲的消息,紛紛趕到現場悼念,痛哭不已,向遺體致哀。廣大羣眾表示“堅決為張玉梅同志報仇”“消滅日本侵略者,剷除漢奸特務!”張玉梅烈士雖然壯烈犧牲了,但他為抗日救國在冀魯邊區立下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他的光輝形象將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1] 
參考資料
  • 1.    劉德峯主編,滄州抗日英模,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06,第218-2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