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獻龍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鎖定
張獻龍,男,漢族,1963年3月出生於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共黨員,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1]  [12] 
張獻龍1980年考入華中農學院;1990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獲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02年6月至2008年2月任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院長、教授;2008年3月至2018年8月任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 [1] 
張獻龍長期從事棉花生物技術及育種應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棉花細胞離體發育及調控機制、棉花雜種優勢利用、棉花纖維發育機制及關鍵基因功能分析、棉花抗黃萎病機制及防控。 [1-2] 
中文名
張獻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南省駐馬店市
出生日期
1963年3月
畢業院校
華中農業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全國創新爭先獎狀(2017年)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
國家教學名師獎(2006年)
全國優秀教師(2004年)
202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1] 

張獻龍人物經歷

1963年3月,張獻龍出生於河南省駐馬店市 [12] 
1980年9月至1984年6月,在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4年9月至1987年6月,在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
1987年9月至1990年6月,在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學習,獲博士學位。
1990年7月至1992年12月,任華中農業大學講師。
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任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
1993年10月至1994年10月,擔任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系訪問學者。
1997年1月至2002年5月,任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擔任美國阿拉巴馬農工大學植物科學系訪問學者。
2002年6月至2008年2月,任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院長、教授。
2008年3月至2018年8月,任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教授。
2000年,入選教育部骨幹教師支持計劃。
2001年,獲得湖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
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擔任英國杜倫大學生物系訪問學者。
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
2005年,入選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
2007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13年,入選首批國家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
2018年9月,任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1]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10] 
2023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1] 
張獻龍

張獻龍主要成就

張獻龍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獻龍長期從事棉花生物技術及育種應用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從野生棉體細胞及原生質體再生植株,實現體細胞融合並再生植株;建立了一套高通量的棉花轉基因系統;並將CRISPR-Cas9技術在棉花中成功應用;鑑定了一系列抗病、耐高温、及纖維發育相關的重要功能基因;完成了海島棉基因組測序,揭示了棉花馴化歷程,為全基因組育種奠定基礎。 [1] 
  • 承擔項目
項目來源
課題名稱
完成時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棉花優質纖維基因關聯位點的高通量驗證及基因調控網絡構建
2019-202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
棉花抗枯黃萎病關鍵遺傳位點解析與基因功能鑑定
2018-2021
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
多抗材料創新崗位科學家
2016-2020
轉基因重大專項子課題
長江中游棉區高產高效轉基因棉花新品種培育
2016-2020
參考資料: [1] 
  • 科研獲獎
截至2017年2月,張獻龍相關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 [1] 
獲獎年份
成果名稱
獎項級別
2013年
棉花種質創新及強優勢雜交棉新品種選育與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1)
2012年
強優勢多抗雜交棉新品種‘華雜棉H318’的選育與應用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1)
2012年
棉花體細胞離體遺傳操作技術與控制理論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1)
2008年
棉花分子育種體系建立與應用
湖北省科技發明獎二等獎(排名1)
2004年
棉花細胞工程體系構建及其應用基礎研究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1)
參考資料: [1] 
  • 論文著作
截至2017年2月,張獻龍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Nucleic Acids Research、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300多篇,主編/參編專著8部;Elsevier國際出版集團2015-2019年發佈的統計結果,在“農業與生物科學”領域,張獻龍在高被引學者之列。 [1] 
[1].Genome Sequencing, In: Cotton, 2nd edition. 2015, edited by David D. Fang and Richard G. Percy.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Crop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and Soil Science of America. p. 289-302
[2].張獻龍.植物生物技術(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3].Developmental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nonzygotic embryogenesi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Biotechnology, 2011, Robert N. Trigiano and Dennis J. Gray Eds., CRC Press, p. 307-325
[4].Cotton Biotechnology: Challenge the Future for Cotton Improvement, In: Biotechnology in Crop Improvement, 2008, GP Rao (ed.), Studium Press, LLC, Houstan, Texas, USA. p. 241-301
[5].張獻龍.遺傳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6].張獻龍.湖北棉花[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7].張獻龍.作物育種學總論[M].北京:農業出版社,2003.
[8].張獻龍.中國棉花遺傳育種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9].張獻龍.植物細胞組織培養[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 [1] 
  • 培育品種
截至2017年2月,張獻龍培育出“華雜棉1號”、“華雜棉2號”、“華惠103”、“華雜棉H318”、“華雜棉4號”和“華棉3109” 、華棉3097、華雜棉H116、華雜棉H922等棉花新品種。 [1] 
1.“華雜棉1號”( 鄂審棉2005002號)
2.“華雜棉2號” ( 豫審棉2005009號)
3.“華惠103”(贛審棉2006008號)(與惠民種業合作)
4.“華雜棉H318”(國審棉2009018號)
5.“華雜棉4號”(贛審棉2009001號)
6.“華棉3109”(鄂審棉2014006號)
7.華棉3097 (鄂審棉2017005)
8.華雜棉H116(贛審棉20180001)
9.華雜棉H922(贛審棉20180002)
  • 專利成果
1.張獻龍,聶以春,陳妹幼,吳家和:一種快速棉花轉基因的方法。專利授權號:ZL01131087.1
2.張獻龍,林忠旭,聶以春,賀道華:一種棉花分子遺傳連鎖作圖的方法。專利授權號:ZL03119012.X
3.張獻龍,朱龍付,塗禮莉,聶以春,郭小平,曾範昌,劉迪秋:從棉花組織中抽提RNA的方法。專利授權號:ZL200410060637.6
4.張獻龍,金雙俠,聶以春,郭小平,朱華國:超聲波輔助農桿菌轉化棉花胚芽的方法。專利授權號:ZL200710063650.0
5.張獻龍,林忠旭,劉傳祥:利用EST-SSR標記-棉花纖維轉錄。專利授權號:ZL201010196031.0
6.塗禮莉,李陽,張獻龍,朱龍付,鄧鋒林:兩個棉花纖維伸長期優勢表達的啓動子及應用。專利授權號: ZL201010582387.8
7.張獻龍,譚家福,塗禮莉,朱龍付,鄧鋒林:利用棉花基因GbF3H改變花瓣顏色,專利授權號: ZL201010582448.0
8.張獻龍,鄧鋒林,塗禮莉,朱龍付,譚家福:兩個棉花纖維發育起始優勢表達的強啓動子及其應用。專利授權號:ZL201010582335.0
9.張獻龍,王彥芹,金雙俠,朱龍付;聶以春:利用花花柴KcNHX1基因培育耐高温擬南芥的方法。專利授權號:ZL201310160491.1
10.張獻龍,楊細燕,周婷,王麗晨:GhTZF1在增強植物抗旱性及延緩乾旱誘導的衰老中的應用。專利授權號:ZL201310365814.0
11.朱龍付,高巍,龍璐,張獻龍,聶以春,袁道軍:棉花硬脂酰去飽和化酶GbSSI2基因及應用。專利授權號:ZL201310019959.5
12.張獻龍,朱龍付,孫龍清. 一種棉花細胞色素P450基因及應用. 專利授權號:ZL 201210084887.8
13.朱龍付,張獻龍,高巍,龍璐. 棉花同源結構域轉錄因子基因GbHDTF1及應用. 專利授權號:ZL 201310345168.1
14.張獻龍,朱龍付,閔玲,胡琴. 介導棉花廣譜抗性的棉花Lac1基因及應用. 專利授權號:ZL 201310109621.9
15.張獻龍,李陽,塗禮莉:袁道軍:“棉花細胞壁伸展蛋白基因GbEXPATR 及應用”,專利授權號:ZL201410073300.2
16.張獻龍,韓傑,譚家福,塗禮莉:“一種棉花Phytosulfokine前體基因GhPSKP及製備方法和應用”,專利授權號:ZL 201210260715.1
17.塗禮莉,胡海燕,譚家福,張獻龍:“一種纖維伸長期優勢表達的啓動子及製備方法和應用”,專利授權號:ZL 201210288775.4 [1] 

張獻龍人才培養

  • 培養理念
2016年5月,張獻龍在接受華中農業大學教務處開設的“獅子山下問教問學”採訪時,曾表示:
“關於教學與科研孰輕孰重的問題是一個難以辯解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大學教師的第一任務是教書育人,第二任務才是科研,但科研是為培養人才服務的,只有教師的研究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才能高質量的搞好教學和育人。大學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第一目標應該是把研究成果和對國際科技水平的瞭解應用到課堂上去。為了科研而放棄教學的教師不是大學需要的老師。我還想表達的一種觀點是,教書和育人必須統一,教師不僅要在學術上影響學生,還應在思想、價值觀、行為、品德等方面正確影響學生,要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有思想、有理想、有品位的人才。”
“研究生首先應明白為什麼讀研,應該是為自己感興趣的事業。如果是為飯碗而讀,難以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如果為了事業,為了興趣追求,就會不知疲倦,只要堅持,一定會取得突破。選好導師,選好課題,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多掌握研究方法和手段,有豐富的想象力,膽大而心細,多聽學術報告並不斷激發激勵自己,有想法就動手實驗,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善於與導師和同學討論和交流,敢於在導師給予的課題基礎上大膽創新等,對於研究生的成長成才都很重要。我有幾名讓我驕傲的研究生,他們每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時,我除了與他們一起分享外,就是討論和佈置新的任務。‘讓能幹的研究生幹更多,鞭打快牛’是我培養優質研究生的秘訣。” [3] 
張獻龍為新生講授導學講座 張獻龍為新生講授導學講座
  • 講授課程
截至2016年5月,張獻龍曾講授過“遺傳學”“育種學各論”“植物組織培養”“植物生物技術”、研究生專題課等。 [3] 
  • 培養成果
截至2017年2月,張獻龍主持國家精品課程“植物生物技術”;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植物生物技術”等教改項目;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獲2008年“全國優秀百篇博士學位論文”,另有兩篇博士論文獲“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提名”,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湖北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 [1] 
張獻龍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獲獎情況
年份
論文
獲獎
2011年
棉花原生質體不對稱融合研究及原生質體細胞壁重建相關基因的表達譜分析
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提名獎
2010年
棉花體細胞胚發生與合子胚發育相關基因的鑑定、克隆與功能分析
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提名獎
2008年
棉花原生質體培養和原生質體對稱融合研究
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獎
參考資料: [1] 

張獻龍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名稱
授予單位
2020年
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4] 

2019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何梁何利基金
2017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二輪候選人
中國工程院
2017年
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國科技部、國國務院國資委
2016年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2015年
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
湖北省教科文衞體工會
2014年
湖北十佳師德標兵
湖北省教科文衞體工會
2010年
國務院政府特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8年
湖北省第四屆優秀科技工作者
湖北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省科協
2006年
國家教學名師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5年
第四屆大北農科技促進獎
“大北農科技獎”評審委員會
2004年
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04年
全國優秀教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4年
武漢市新長征突擊手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武漢市委
1993年
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
參考資料: [1]  [5-7] 

張獻龍社會任職

起任時間
任職單位
擔任職務
2012年7月
中國農學會
理事
2002年7月
中國農學會棉花分會
副理事長
2014年6月
中國作物學會
常務理事
2008年10月
中國遺傳學會
理事
2004年9月
湖北省棉麻學會
理事長
2002年月
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
副主任
參考資料: [1] 

張獻龍個人生活

  • 大學生活
2013年,張獻龍(左一)考察長江流域高温對棉花生產的影響 2013年,張獻龍(左一)考察長江流域高温對棉花生產的影響
2016年5月,張獻龍在接受華中農業大學教務處開設的“獅子山下問教問學”採訪時,曾表示自己在大學時期也狂歡過,喝酒喝醉過。但更多的時候還是應保持理性,不能忘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的時候以不變應萬變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張獻龍高考時英語僅有30分,所以高中時就放棄英語學習了。大學裏從ABC開始學英語,但半年時間他把教材內容全乾掉了,別人在學為農業大學編寫的英語教材的時候,他在學新概念英語。張獻龍真是為學英語而瘋狂過,但並不知道為什麼學英語,如今英語對於國際交流作用巨大。張獻龍認為説大學難忘的另一件事就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時動機是很純的,就是為了畢業後回家鄉工作,理想就是當鄉鎮長,造福一方,因為農村太窮了,他讀了很多農業方面的書和雜誌,自認為可以帶領農民致富,他説現在回想起來有一些幼稚,但這的確是自己我的理想。他大學的時候喜歡讀《讀者文摘》《中國青年》等雜誌,也讀《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籍。 [8] 
  • 工作狂魔
張獻龍從來沒有過雙休日,實驗室的燈常常亮到夜裏12點。缺少人才,他想盡一切辦法,從中國國內外引進;缺少經費,他四處申請。工作再忙,張獻龍每週都要召開半天的學術報告,讓大家交流信息,碰撞思想火花。張獻龍保持每年到棉田為棉農講課。有一次,湖南某縣的氣温超過40攝氏度,棉農們説,今天太熱,張教授不會來了。話音剛落,滿頭大汗的張獻龍準時來到棉田。 [9] 

張獻龍人物評價

張獻龍言傳身教,夢做指引,用愛心與責任激勵學子;睿智勤勉,敦篤礪學,用志趣與堅韌披荊斬棘。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堅守勞作于田間,淡泊笑看功名。張獻龍教授是中國棉花科技領域的優秀人才,數十年如一日在這片熾熱的土壤上耕耘,以付出為幸福,得累累碩果。以堅定的背影,匯入茫茫田海;用執着的步伐,衝鋒於科技前沿。關愛學子,服務社會,造福百姓,是他最真摯的諾言。 [3]  (華中農業大學評)
張獻龍始終瞄準國際前沿,不急不躁,潛心科研,帶領團隊終於掌握了成熟的棉花細胞培養技術體系,創造了多項國際第一:首個從雷蒙地棉、克勞茨基棉等野生棉細胞獲得再生植株,首次從克勞茨基棉等野生棉原生質體再生植株。在此基礎上,通過集合遠緣雜交、細胞工程和常規育種評價等技術,篩選出一批早熟、高產、優質及多抗的棉花新品系。 [9]  (人民日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