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爺廟

(自貢市境內建築)

鎖定
張爺廟是自貢民間屠沽行幫於清乾隆年間為紀念張飛的“忠肝義膽”,而募資修建的行幫會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 [1] 
清朝年間,自流井鹽業發達,鹽場大量使用牛作為汲滷和鹽業運輸的動力,每年需要宰殺的老弱病牛即多達數千頭,由此出現一批屠幫商人和大量工人。他們為紀念祖師爺,募資興建了行業會館,取名桓侯宮,自貢人習慣稱之為“張爺廟”。 [2] 
桓侯宮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清咸豐末年被焚燬,清同治四年復建,清光緒元年竣工。自貢桓侯宮系國內迄今為止保存最完好的屠幫行業會館之一。
該建築佔地1300餘平方米,在狹小的空間中巧妙地安插戲台、大殿、鐘樓鼓等眾多建築,集祠廟、戲曲表演場所、會館建築為一體,建築形式雄奇、殿宇高古,裝飾風格雕樑刻脊、典雅脱俗,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是自貢鹽業的一個重要歷史符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史傳張飛為屠夫出生。而這座宮廟就是清乾隆年間,自貢屠宰幫會集資修建,一方面紀念張飛的忠肝義膽,一方面祭奉其為行業始祖。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因為戰亂,桓侯宮殿宇遭到焚燬;公元1865年,屠宰幫會集資重修,由於屠宰匠為下層小販,並無太多閒錢,會館剛剛動工,便因後續資金不足停工;公元1872年,屠宰同行商酌“每宰豬一隻,按行規抽錢貳百文”,用這樣的方式籌集資金,會館才繼續建成。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