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炳炎

(中國工程院院士、艦船工程專家)

鎖定
張炳炎(1934年10月14日—2012年8月2日),山東省慶雲縣人,艦船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七院第七0八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 
張炳炎於1960年畢業於原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1961年7月到七院第七零八研究所一室工作;1971年2月到F18運河調查和三結合設計組工作,擔任組長;1980年6月,到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七院第七0八研究所工作,擔任研究員; [4]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2年8月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8歲。 [1]  [3] 
張炳炎長期從事艦船研究設計。 [1] 
中文名
張炳炎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省慶雲縣
出生日期
1934年10月14日
逝世日期
2012年08月02日
畢業院校
原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炳炎人物生平

1934年10月14日,張炳炎出生于山東省慶雲縣。 [1] 
1947年4月,在山東惠民渤海行署幹部子弟學校讀初中。 [11] 
1949年4月,在河南鞏縣第二野戰軍女子大學附屬子弟學校讀初中。 [11] 
1952年3月,在重慶市第一中學讀高中。 [11] 
1960年,獲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艦船設計與製造系副博士;同年在三機部九局上海船舶產品設計員工作。 [4] 
1961年7月,任國防部第七研究院八所一室技術員、總體專業組長。 [11] 
1962年12月7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11] 
1964年9月,脱產一年,在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委英語幹部訓練班學習英語,為去法國監造船作準備。 [11] 
1965年9月,到交通部駐法國大西洋船廠監造組工作。 [4] 
1971年2月,到F18運河調查和三結合設計組工作,擔任組長。 [4] 
1980年6月,到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七院第七0八研究所工作,擔任研究員。 [4] 
1984年10月,任七〇八所二室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11] 
1991年11月,參加中國第8次南極考察隊,同年被批准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9]  [15]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 
2012年8月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8歲。 [3] 

張炳炎主要成就

張炳炎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炳炎作為總設計師主持研究設計的“向陽紅”號遠洋調查船、“813”遠洋電子技術偵察船、700箱全集裝箱船、綜合海洋實習調查船、多用途直升機訓練醫療船以及南極綜合科學考察破冰船的開拓性研究等都是中國國內首次開發的大型系統工程。在長期研究設計中,創造性地解決了調查船的特殊抗風力、海洋調查工作與抗颱風對船的穩性和耐波性要求的尖鋭矛盾、大功率發信與收訊的電磁兼容、大功率水聲試驗長期供電、大型直升機上船的機船結合等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 [1] 
  • 學術論著
1962年,張炳炎編寫了《掃雷艇設計手冊》中的《螺旋槳消音》篇。 [11] 
1994年,張炳炎撰寫了《航母線型研究試驗報告》。 [8] 
  • 科研成果獎勵
據2015年12月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站顯示,張炳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10]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獲獎等級
1985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19] 
1987年
船舶設計常用文字符號GB4954-85
中船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12] 
1988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19] 
1999年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 
2007年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19] 
2015年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研製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9] 

張炳炎人才培養

  • 學生培養
張炳炎帶的研究生,有的已晉升為高級工程師,有的已擔任了多型船的總體專業主任設計師、總設計師,有的已成長為領導幹部如七O八所海工部多型船總設計師的唐豐。 [10] 
  • 培養心得
張炳炎認為“設計工作既需要設計者的有形設計—繪圖、計算等,更需要設計者的無形設計—邏輯思維活動和創新意識。這種邏輯思維活動和創新意識是建立在廣泛而豐富的知識和堅強信念的基礎之上的。 [9] 

張炳炎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獎項/榮譽
頒獎單位
1962年
先進工作者 [11] 
中國人民解放軍1938部隊二室
1987年
上海市優秀科技工作者 [12] 
上海市人民政府
1993年
標準化先進工作者 [16] 
全國海洋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199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98年
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 [19]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10] 

張炳炎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任職職務
1987年
《“七一八”工程專題》副主編 [12] 
1988年
《中國軍工史工業歷史資料叢書·艦艇工業卷·遠洋靶場測量船史料專集》副主編 [13] 
1988年
《七一八工程船“向陽紅10”號遠洋調查船總體史料專集》第一主編 [13] 
1989年
海洋調查船標準審查組組長 [14] 
1996年
哈爾濱工程大學兼職教授 [17] 

上海市造船工程學會第一屆顧問委員會顧問 [18] 

張炳炎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張炳炎出生在冀魯兩省交界處貧窮落後的偏僻農村。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度過的。父親是地下黨員,“七七事變”後組織游擊隊,編入八路軍,離開了家鄉。母親留在敵後游擊區領導婦女救國會,進行抗日活動。 [5] 

張炳炎人物評價

張炳炎是中國著名的艦船工程專家,為中國船舶與海洋科技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熱愛祖國、敬業奉獻、治學嚴謹、勤奮求實、謙虛謹慎、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中國工程院評) [6] 
張炳炎為人坦誠豪爽、樂觀豁達、性格剛毅,他對船舶研究設計工作一絲不苟、勤奮求實、治學嚴謹,善於研究開拓新領域,喜歡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他是中國著名的艦船設計專家,他的一生與深藍海洋緊密聯繫在一起,為中國艦船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這份初心和使命曾未改變。(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評) [7] 
張炳炎有着浩瀚的精神、活躍的想象、勤奮的心靈,他執着一生,用生命逐夢海洋。張炳炎的傳奇人生猶如浩瀚大海,有半個世紀的風雲際會,有跌宕起伏的艱苦征程;有堅定的信仰,有不懈的追求;有篳路藍縷、負重前行的艱辛,有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的榮耀和輝煌。(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評)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