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濬

鎖定
張濬(?~904年),字禹川,河間(今河北省河間市)人,唐朝末年宰相
張濬早年曾隱居於金鳳山,後被權宦楊復恭薦為太常博士,由此進入仕途,曾參與討平黃巢之亂,在僖宗、昭宗兩朝官至宰相。他是昭宗初年朝廷發起從地方軍閥手中重奪權力的討伐戰的主倡者,但在指揮討伐李克用之戰時損失慘重,後被罷免並被迫致仕。
天覆三年(903年),朱温控制了唐昭宗,意欲篡位,擔心張濬鼓動其他軍閥聯合討伐自己,遂於當年十二月(904年1月)命部下張全義屠滅張濬全家。
全    名
張濬
禹川
所處時代
唐朝·晚唐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間
逝世日期
904年1月
主要成就
率軍討伐河東

張濬人物生平

張濬早年經歷

張濬年輕時便涉獵文史,性情灑脱,但卻好説大話,因此在士林頗受鄙棄,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仕途不順,遂隱居在金鳳山中學習縱橫之術,希望以此博取權位。後得到權宦楊復恭的推薦,被任命為太常博士,累升至度支員外郎 [1] 

張濬預平巢亂

主詞條:黃巢之亂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率起義軍逼近關中。張濬遂稱病辭職,帶着母親、族人避亂於商州(治今陝西商洛)。不久,黃巢大軍逼近京城長安。唐僖宗棄京出逃,西奔蜀地。張濬指點漢陰縣令李康獻上數百騾車的乾糧,解決了唐僖宗逃難途中的糧草短缺問題,因此得到僖宗的器重,被召拜為兵部郎中。 [2]  而此時,黃巢已據長安稱帝,建立大齊政權。
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抵達成都,並任命宰相王鐸為京城四面行營都統,讓他總領收復長安的戰事。 [60]  張濬時任諫議大夫,又被王鐸召入幕府,擔任都統判官。 [4] 
中和二年(882年),王鐸命張濬以詔使的身份前往青州宣詔,召平盧軍共討黃巢。當時,平盧軍節度使王敬武已受黃巢官爵,沒有出迎張濬。張濬當面斥責其不知君臣禮數又有什麼臉面統馭軍民。王敬武愕然謝罪。張濬隨後宣讀詔旨,但平盧軍將士皆默然不應。他於是將軍中將佐全部召集到鞠場,對他們曉以逆順之道,並道:“你們不效忠於享國數百年的天子,卻向黃巢這個鹽販出身的亂賊稱臣,有什麼利益可圖?如今各鎮紛紛勤王,你們僅據一州之地卻坐觀成敗,一旦朝廷討平黃巢,你們又會有什麼下場?不如應詔出兵,富貴功名指掌可取。”諸將皆表示願效忠朝廷。王敬武遂調遣軍隊,隨張濬西去勤王。 [5] 
中和四年(884年),黃巢之亂被徹底平定,唐僖宗亦由成都返回長安。張濬又升任户部侍郎。 [6]  當時,楊復恭已因權宦田令孜的排擠而失勢。 [61]  張濬最初是依靠楊復恭發跡,但卻背叛了楊復恭,轉而討好田令孜。楊復恭從此與張濬交惡。 [3] 

張濬升任宰相

光啓三年(887年),張濬在兵部侍郎、諸道租庸使任上被拜為宰相,加同平章事銜,並判度支 [7]  。他後來又兼任兵部尚書,進階官為開府儀同三司 [8]  當時,楊復恭已再度復起,還接替失勢的田令孜擔任神策軍右軍中尉,控制了內朝。 [62]  張濬因此前得罪了楊復恭,不久便被免去宰相之職。 [9] 
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病逝,其弟昭宗在楊復恭的支持下得以繼位。 [10]  楊復恭掌控禁軍,又自恃有擁立之功,專擅朝政,引起了唐昭宗的不滿。唐昭宗聽聞張濬很有權謀,便重新任用他為宰相。 [11]  張濬與宰相韋昭度、杜讓能等常向唐昭宗提及大中年間唐宣宗抑制宦官之事,希望皇帝能打壓宦官的勢力。 [12] 
龍紀元年(889年),張濬以中書侍郎、户部尚書、同平章事之職,再領集賢殿大學士,判户部事。 [13]  他曾在延英殿與唐昭宗討論前代治政得失,並稱:“陛下正當壯年,英明睿智,卻受制於宦官和藩鎮。臣每思及此,都痛心泣血。”唐昭宗又問他治國理政以何事為最急。張濬道:“最急莫過於強兵,兵強而天下服。”唐昭宗遂積極擴充軍備,力圖增強朝廷實力。 [14] 

張濬征討河東

大順元年(890年),宣武節度使朱温上疏唐昭宗,請求朝廷討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並表示願出兵配合作戰。唐昭宗認為李克用討平黃巢有功,不願出兵討伐河東。宰相杜讓能劉崇望等多數朝臣也反對用兵。 [15]  而張濬卻與宰相孔緯極力主戰,打算趁機立功重樹皇權,以壓制楊復恭為代表的宦官勢力。 [16]  他倚仗朱温之勢,連番論奏,最終使得昭宗同意出兵。 [17]  唐昭宗下詔削除李克用的官爵 [18]  ,以張濬為河東行營兵馬都招討宣慰使(一作太原四面行營兵馬都統 [19]  ,即朝廷討伐軍主帥),讓他和副使孫揆統率禁軍以及邠寧、鄜坊、夏綏等藩鎮軍五萬,征討河東。鎮國軍節度使韓建率部參戰。而在同時,朱温為太原東南面招討使,自東南方向進攻河東鎮;幽州李匡威、雲州赫連鐸為太原東北面招討使,自東北方向進兵。 [20] 
張濬剛出兵不久,依附於河東鎮的昭義鎮便發生軍亂 [21]  ,殺死節度使李克恭,投降了朱温。朱温遂遣軍進入潞州(昭義鎮治所,在今山西長治)。 [22]  張濬擔心朱温據有昭義鎮 [23]  ,忙奏請以孫揆為昭義節度使,並分兵萬人送其到潞州赴任。孫揆赴鎮途中,被河東軍將領李存孝突襲俘虜,因拒絕歸降李克用而遭殺害 [24]  。李存孝進圍潞州,迫使宣武軍撤出昭義鎮。 [25] 
李匡威、赫連鐸聯軍進犯雁門(治今山西代縣),亦被河東軍擊退。 [26]  至此,東南、東北兩路大軍皆敗,僅剩張濬所統禁軍及鎮國軍、鳳翔軍等西路大軍。張濬於當年十月進駐晉州(治今山西臨汾西南),並遣軍由陰地關(在今山西靈石)北進。 [27]  李克用命薛鐵山、李承嗣率三千騎兵進駐洪洞,又命李存孝率五千兵馬屯於趙城(在今山西洪洞北),迎戰朝廷軍隊。 [28] 
李承嗣先在蒙坑(在今山西臨汾)大敗鎮國軍 [29]  ,隨後又攻霍邑(在今山西霍州),打得鳳翔軍連夜潰逃,乘勝追擊至趙城,與李存孝會合。 [30]  韓建又趁夜出兵突襲趙城。李存孝早已設下伏兵,全殲其夜襲部隊。 [31]  他乘勝追擊,一直打到晉州西門。張濬迎戰失利,只得閉城自守。 [32]  邠寧、鳳翔等軍當時皆已撤過黃河,晉州城內只剩張濬、韓建等部萬餘人。 [33] 
李存孝引兵攻晉州,後因考慮到不宜俘虜朝廷宰相,遂解圍退兵五十里,任由張濬逃走。張濬遂與韓建趁夜棄城而逃。時為大順元年十二月(891年1月)。他們翻越王屋山,逃至河陽(治今河南孟州),拆毀百姓房屋,用木板拼湊木筏,狼狽地渡過黃河。此敗,朝廷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34]  。河東軍奪取晉州、絳州(治今山西新絳)等地,一路劫掠至河中,逼近關中。 [35] 
張濬此次出兵征討河東,本欲倚仗朱温及河朔三鎮(即魏博鎮、成德鎮、盧龍鎮)。但朱温雖遣軍出戰,但自己卻率主力部隊東征武寧、天平等鎮。成德鎮、魏博鎮因正倚仗李克用庇護,並未出兵。而張濬與河東軍尚未正式交鋒,副使孫揆便被擒殺,盧龍軍、雲州軍亦敗,邠寧軍、鳳翔軍、鄜坊軍、夏綏軍等皆望風而潰,楊復恭又從中作梗 [36]  ,因此最終大敗而回。 [37] 

張濬貶出朝廷

大順二年(891年),李克用遣使進表,指責張濬依倚朱温之勢離間功臣 [42]  。他聲稱自己“身無官爵,名是罪人”不敢返回河東,表示願留在河中聽憑朝廷發落。河中素為關中屏障 [43]  。李克用的表章顯然是在威脅朝廷。 [44]  此時,前線兵敗的消息亦傳回長安,朝廷為之震動。 [45]  唐昭宗忙恢復李克用的官爵,又將主戰的張濬、孔緯貶出朝廷,以安撫李克用。 [46] 
張濬起初被貶為檢校户部尚書(一作檢校兵部尚書)、御史大夫、鄂州刺史、武昌軍節度使。 [46]  [49]  他隨後又貶連州刺史,但在前往貶所途中,行至藍田便轉而逃奔華州(鎮國軍治所,在今陝西渭南),託庇於韓建。 [47]  不久,張濬又貶繡州司户。 [50]  他和孔緯暗中致信朱温求援。朱温上表為二人申訴。唐昭宗也就不再繼續追究,任由他們寓居於華州。 [48] 

張濬復入中樞

乾寧二年(895年),韓建與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靜難節度使王行瑜在宰相崔昭緯的煽動下 [51]  ,領兵進入長安,擅殺宰相韋昭度、李磎,後因李克用準備入京勤王,這才撤兵歸鎮。 [57]  唐昭宗鑑於大臣勾結藩鎮,便想起用骨鯁正直之士。 [52]  當時,孔緯仍住在華州,張濬已遷到了東都洛陽附近的長水縣(治今河南洛寧)。唐昭宗遂起復二人為太子賓客,不久又拜孔緯為宰相。張濬也升任光祿大夫、兵部尚書、天下諸道租庸使 [53]  ,並加授上柱國勳號。 [58] 
乾寧三年(896年),唐昭宗在朱温的舉薦下,欲拜張濬為宰相。李克用上表朝廷,聲稱張濬若拜相自己便要帶兵入朝。京師震懼,張濬拜相之議由此作罷。 [54]  不久,李茂貞再次舉兵進犯長安。唐昭宗棄京出奔,欲到河東投奔李克用,途中卻被韓建劫持到了華州,從此為韓建所控制。 [55]  當時,張濬也隨駕到了華州,不久便被免去租庸使一職,改任右僕射,隨後又以左僕射致仕。他遂回到洛陽,居於長水縣別墅。 [56] 

張濬滿門遇害

王師範青州起兵,想讓張濬擔任軍師。事情不僅沒成功,張濬寫信勤王的事也被泄露。朱全忠有篡奪唐朝天下之心,擔心張濬鼓動其他軍閥討伐自己,遂令死黨張全義扮成盜賊將張濬全家殺害。

張濬軼事典故

張濬禮辭宦官

張濬征討河東時,唐昭宗親自在安喜樓踐行。張濬酒酣之際,哭着對昭宗道:“陛下處處為賊臣所掣肘,臣誓死為陛下除其僣逼。”一眾宦官隨後也在長樂坂為張濬踐行。楊復恭舉杯勸酒,張濬推辭道:“此前聖人賜酒,我已經喝醉了。”楊復恭戲謔地道:“張相公握兵出征,獨當一面,卻不肯給我這個面子嗎?”張濬笑道:“那就等我得勝歸來,再給你這個面子吧。” [36] 

張濬勸子逃走

永寧縣的小吏葉彥和張家平時關係不錯,提前知道了刺客楊麟將要來刺殺張濬的消息,遂向張濬次子張格示警説:“張相公的禍事沒辦法免掉,您應該早做打算。”張格、張濬父子也只能嚎啕大哭。張濬對張格説:“留下來就一起死了,逃走或者還有生的可能。你自己決定,別把我當成拖累,能為張家留下血脈就好。”張格拜辭而去。葉彥率義士三十人,送張格渡漢江逃走。

張濬歷史評價

劉昫:自乾寧之後,賊臣內侮,王室浸微。昭宗不堪凌弱,欲簡拔奇材以為相。然採於羣小之論,未嘗獲一名人。登用之徒,無不為時嗤誚。時議以昭宗命台臣濬、樸、綮三人尤謬,季末之妖也。 [38] 
宋祁:唐之季,嗣君暗庸,天穢其德久矣。纖人柄朝,靡謀不乖。如畋、鐸皆社稷之才,當大過之世,為天下倡。扶支王室,幾致中興。俄而為逆豎亂宦所乘,功業無所成就。濬以亂止亂,悖繆厥心,悲夫! [41] 

張濬人際關係

祖父:張仲素,官至中書舍人。 [39] 
父親:張鐐,《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作張鐸,官職不高。 [39] 
兒子:張格,張濬死時逃奔蜀地,在王建建立的前蜀官至宰相。他在前蜀滅亡後又仕後唐為太子賓客、三司副使。 [40]  [59] 

張濬史料索引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38]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 [41]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濬倜儻不羈,涉獵文史,好大言,為士友之所擯棄。初從鄉賦隨計,鹹薄其為人。濬憤憤不得志,乃田衣野服,隱於金鳳山,學鬼谷縱橫之術,欲以捭闔取貴仕。乾符中,樞密使楊復恭因使遇之,自處士薦為太常博士,累轉度支員外郎。
  • 2.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黃巢將逼關輔,濬託疾請告,侍其母,挈族避亂商州。賊犯京師,僖宗出幸,途無供頓,衞軍不得食。漢陰令李康獻糗餌數百騾綱,軍士始得食。僖宗召康問曰:“卿為縣令,安操心及此?”康對曰:“臣為塵吏,敢有此進獻?張濬員外教臣也。”帝異之,急召至行在,拜兵部郎中。
  • 3.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濬初發跡,依楊復恭。及復恭失勢,乃依田令孜,以至重位,而反薄復恭。
  • 4.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未幾,拜諫議大夫。其年冬,宰相王鐸至滑台,兼充天下行營都統。方徵兵諸侯,奏用濬為都統判官。
  • 5.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時王敬武初破弘霸郎,軍威大振,累詔徵平盧兵,敬武獨不赴援。鐸遣濬往説之,敬武已受偽命,復怙強不迎詔使。濬至,謁見,責之曰:“公為天子守藩,王臣齎詔宣諭,而侮慢詔使。既未識君臣禮分,復何顏以御軍民哉?”敬武愕然謝咎。既宣詔,軍士按兵默然,濬並召將佐集於鞠場面諭之曰:“人生效忠仗義,所冀粗分順逆,懸知利害。黃巢前日販鹽虜耳,公等舍累葉天子而臣販鹽白丁,何利害之可論耶?今諸侯勤王,天下響應,公等獨據一州,坐觀成敗。賊平之後,去就何安?若能此際排難解紛,陳師鞠旅,共誅寇盜,迎奉鑾輿,則富貴功名,指掌可取。吾惜公輩舍安而即危也!”諸將改容引過,謂敬武曰:“諫議之言是也。”即時出軍,從濬入援京師。
  • 6.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賊平,累遷户部侍郎。
  • 7.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僖宗再幸山南,拜平章事、判度支。
  • 8.    《舊唐書》卷19《僖宗紀》:光啓三年春正月乙亥朔,車駕在興元府。兵部侍郎、諸道租庸使張濬本官同平章事。……文德元年二月戊子,上御承天門,大赦,改元文德。張濬兼兵部尚書,進階開府儀同三司。
  • 9.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及再幸山南,復恭代令孜為中尉,罷濬知政事。
  • 10.    《舊唐書》卷20《昭宗紀》:文德元年二月,僖宗暴不豫。……軍容楊復恭請以壽王監國。三月六日,宣遺詔立為皇太弟。八日,柩前即位,時年二十二。
  • 11.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昭宗初在藩邸,深嫉宦官,復恭有援立大勳,恃恩任事,上心不平之。當時趨向者,多言濬有方略,能畫大計,複用為宰相、判度支。
  • 12.    《舊唐書》卷184《楊復恭傳》:僖宗晏駕,迎壽王踐祚。文德元年,加開府、金吾上將軍,專典禁兵,既軍權在手,頗擅朝政。昭宗惡之,政事多訪於宰臣。故韋昭度、張濬、杜讓能每有陳奏,即舉大中故事,稍抑宦者之權。
  • 13.    《舊唐書》卷20《昭宗紀》:龍紀元年三月壬辰朔,以中書侍郎、户部尚書、同平章事張濬為集賢殿大學士、判户部事。
  • 14.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上嘗問濬,致理何事最急?對曰:“莫若強兵。兵強而天下服。”上由是專務搜補兵甲,欲以武功勝天下。後延英論前代為治得失,濬曰:“不必遠征漢、晉之弊。臣竊見陛下春秋鼎盛,英睿如此,內外逼於強臣。臣每思之,實痛心而泣血也。”
  • 15.    《舊唐書》卷20《昭宗紀》:大順元年四月,李匡威、赫連鐸、朱全忠等上表:“請因沙陀敗亡,臣與河北三鎮及臣所鎮汴滑河陽之兵平定太原,願朝廷命重臣一人都總戎事。”昭宗以太原於艱難時立興復大功,心疑其事,下兩省、御史台、尚書省四品已上官議。唯黨全忠者言其可伐,不可者十之七,宰臣杜讓能、劉崇望深以為不可。
  • 16.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濬議曰:“先帝頻至播越,王室不寧。原其亂階,由克用、全忠之矛盾也。請因其奏,乘全忠立功,可斷兩雄之勢。”上曰:“收復之功,克用第一。今乘其危困而加兵,諸侯其謂我何?”濬懇論用兵之利害,蓋欲示外勢而擠復恭也。上旨未決。宰臣孔緯曰:“張濬所陳,萬代之利也。陛下所惜,即日之利也。以臣所料,師渡河而賊必自破。昨計度軍中轉餉犒勞,一二年間,必無闕事,陛下斷意行之。”
  • 17.    《舊唐書》卷20《昭宗紀》:軍容楊復恭曰:“先朝蒙犯霜露,播越草莽,七八年間,寢不安席,雖賊臣搖盪於外,亦由失制於中。陛下纘承,人心忻戴,不宜輕舉干戈,為國生事。望優詔報全忠,且以柔服為辭。”上然之。全忠密遣濬之親黨賂濬,濬恃全忠之援,論奏不已,天子黽勉從之。
  • 18.    《舊五代史》卷25《唐武皇紀上》:大順元年六月,天子削奪武皇官爵,以張濬為招討使。
  • 19.    《舊唐書》卷20《昭宗紀》:五月,制特進、中書侍郎、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上柱國、河間郡開國伯、食邑七百户張濬為太原四面行營兵馬都統。
  • 20.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既二相俱論,乃以濬為河東行營兵馬都招討宣慰使,以京兆尹孫揆副之。華州韓建為供軍使,朱全忠為太原東南面招討使,李匡威、赫連鐸為太原東北面招討使。全忠以汴軍三千為濬牙隊。大順元年六月,濬率軍五十二都,兼邠寧、鄜、夏雜虜共五萬人騎,發自京師。
  • 21.    《舊唐書》卷20《昭宗紀》:丙午,潞州軍亂,殺其帥李克恭。監軍使薛繢本函克恭首獻之於朝,濬方起兵,朝廷稱賀。
  • 22.    《舊五代史》卷1《梁太祖紀一》:大順元年八月甲寅,昭義都將馮霸殺沙陀所署節度使李克恭來降,帝請河陽節度使朱崇節為潞州留後。
  • 23.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濬慮賊平汴人據昭義,乃令孫揆分兵赴鎮。
  • 24.    《舊五代史》卷25《唐武皇紀上》:存孝械揆等,以組練系之,環於潞州,遂獻於武皇。武皇謂揆曰:“公搢紳之士,安言徐步可至達官,何用如是!”揆無以對,令繫於晉陽獄。武皇將用為副使,使人誘之,揆言不遜,遂殺之。
  • 25.    《舊五代史》卷53《李存孝傳》:張濬之加兵於太原也,潞州小校馮霸殺其帥李克恭以城叛。……時朝廷命京兆尹孫揆為昭義節度使,揆乃仗節之潞;……時揆為張濬副招討,所部萬人。八月,自晉、絳逾刀黃嶺趨上黨。存孝引三百騎伏於長子西崖間。……出騎橫擊之,擒揆與歸範及俘囚五百,獻於太原;存孝乃急攻潞州。九月,葛從周棄城夜遁,存孝收城。
  • 26.    《舊唐書》卷20《昭宗紀》:九月甲申,幽州、雲州蕃、漢兵三萬攻雁門,太原將李存信、薛阿檀擊敗之。
  • 27.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時汴、華、邠、岐之師渡河,會濬於晉州。十月,濬軍至陰地。
  • 28.    《舊五代史》卷25《唐武皇紀上》:十月,張濬之師入晉州,遊軍至汾、隰。武皇遣薛鐵山、李承嗣將騎三千出陰地關,營於洪洞,遣李存孝將兵五千,營於趙城。
  • 29.    《舊五代史》卷55《薛志勤傳》:十月,大軍入陰地,志勤與李承嗣率騎三千抗之,敗韓建之軍於蒙坑。
  • 30.    《舊五代史》卷55《李承嗣傳》:及張濬之加兵於太原也,時鳳翔軍營霍邑,承嗣率一軍攻之,岐人夜遁,追擊至趙城,合大軍攻平陽。
  • 31.    《舊五代史》卷53《李存孝傳》:十月,存孝引收潞州之師,圍張濬於平陽,營於趙城。華州韓建遣壯士三百夜犯其營,存孝諜知,設伏以擊之,盡殪。
  • 32.    《舊五代史》卷25《唐武皇紀上》:華州韓建以壯士三百人冒犯存孝之營,存孝追擊,直壓晉州西門,張濬之師出戰,為存孝所敗,自是閉壁不出。
  • 33.    《舊唐書》卷20《昭宗紀》:由是河西鄜、夏、邠、岐之軍渡河西歸。韓建以諸軍保平陽,……張濬以汴卒、禁軍萬人在晉州。
  • 34.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數日,中夜濬斂眾遁走。比曙,喪師殆半。……濬狼狽由含山逾王屋,出河清,拆屋木縛筏濟河,部下離散將盡。
  • 35.    《舊唐書》卷20《昭宗紀》:存孝攻之三日,相與謀曰:“張濬宰相,俘之無益,天子禁兵,不宜加害。如得平陽,於我無利。”遂退舍五十里而軍。十二月壬午朔,張濬、韓建拔晉、絳遁去,李存孝收晉、絳,大掠河中四郡。……時張濬、韓建兵敗後,為太原將李存信等所追,至是方自含山逾王偓,出河清,達於河陽。屬河溢,無舟楫,建壞人盧舍,為木罌數百,方獲渡,人多覆溺。
  • 36.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昭宗御安喜樓臨送,濬酒酣泣奏曰:“陛下動為賊臣掣肘,臣所以誓死憤惋,為陛下除其僣逼。”楊復恭聞之不悦。中尉內使餞於長樂,復恭奉卮酒屬濬,濬辭曰:“聖人賜酒,已醉矣。”復恭戲曰:“相公握禁兵,擁大蒐,獨當一面,不領復恭意作面子耶!”濬笑曰:“賊平之後,方見面子。”復恭銜之。
  • 37.    《舊唐書》卷20《昭宗紀》:是役也,朝廷倚朱全忠及三鎮兵。全忠方連兵徐鄆,乃求兵糧於鎮、魏,全忠終不至行營。鎮、魏倚太原為扞蔽,如破太原郡,恐危鎮、魏,王鎔、羅弘信亦不出師。唯邠、岐、華、鄜、夏烏合之眾會晉州。兵未交而孫揆擒,燕卒敗,所以河西、岐下之師望風潰散,而濬、建至敗。
  • 38.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7-05]
  • 39.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祖仲素,位至中書舍人。父鐐,官卑,家寓州。
  • 40.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格由荊江上峽入蜀。王建僣號,用為宰相。中興平蜀,任圜攜格而還。格感葉彥之惠,訪之,身已歿,而厚報其家。濬第三子竄於楊行密。
  • 41.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7-05]
  • 42.    《舊唐書》卷20《昭宗紀》:太原軍屯晉州,李克用遣中使韓歸範還朝,因上表訴冤,言:“被賊臣張濬依倚朱全忠離間功臣,致削奪臣官爵。”
  • 43.    《讀史方輿紀要》卷41《山西三》:蒲州控據關河,山川要會。……大曆初,元載議建中都曰:“河中之地,黃河北來,太華南倚,有羊腸、底柱之險,濁河、孟門之限,以轘轅為襟帶,與關中為表裏,建都於此,可以總水陸之形勢,壯關河之氣色。”……明初平關、陝,亦自河中濟河。河中為襟要之地,振古如茲也。
  • 44.    《舊五代史》卷25《唐武皇紀上》:大順二年春正月,武皇上章申理,其略曰:“臣今身無官爵,名是罪人,不敢歸陛下藩方,且欲於河中寄寓,進退行止,伏候聖裁。”
  • 45.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時克用令所擒中使奉表,表至而濬敗,朝廷聳震。
  • 46.    《舊唐書》卷20《昭宗紀》:丙寅,制特進、中書侍郎、平章事、太原四面行營都統張濬可檢校兵部尚書,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充鄂嶽觀察使。以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國、魯國公、食邑三千户、充諸道鹽鐵轉運等使孔緯檢校司徒,兼江陵尹、荊南節度觀察處置使。……左僕射韋昭度等議曰:“賞功罰否,前聖之令猷;含垢匿瑕,百王之垂訓。……其克用在身官爵,並請卻還,仍依前編入屬籍。”從之。
  • 47.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尋貶連州刺史,馳驛發遣。行至藍田關不行,留華州依韓建。
  • 48.    《舊唐書》卷179《孔緯傳》:緯、濬密遣人求援於汴州,朱全忠上章論救。……有詔俾令就便,遂寓居華州。
  • 49.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制曰:“光祿大夫、門下侍郎、兼户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清河郡開國伯、食邑一千二百户、充河東行營諸道兵馬招討制置等使張濬,早以盛名,稱為奇士,……可檢校户部尚書、鄂州刺史、武昌軍節度觀察等使。”
  • 50.    《舊唐書》卷20《昭宗紀》:乾寧二年五月壬申,以責授均州司户孔緯、繡州司户張濬併為太子賓客。
  • 51.    《舊唐書》卷179《崔昭緯傳》:(崔昭緯)以誘召三鎮將兵詣闕,賊殺宰輔內臣,帝深切齒。
  • 52.    《舊唐書》卷179《孔緯傳》:乾寧二年五月,三鎮入京師,殺宰相韋昭度、李谿。帝以大臣朋黨,外交方鎮,思用骨鯁正人,遣中使趨華州召緯入朝。
  • 53.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乾寧二年,三鎮殺韋昭度。帝召孔緯欲大用,亦以濬為兵部尚書,又領天下租庸使。
  • 54.    《資治通鑑》卷260“乾寧三年二月”條:朱全忠薦兵部尚書張浚,上欲復相之;李克用表請發兵擊全忠,且言:“浚朝為相,臣則夕至闕庭!”京師震懼,上下詔和解之。
  • 55.    《舊唐書》卷20《昭宗紀》:三年六月,鳳翔李茂貞怨國家有朱玫之討,絕朝貢,謀將犯闕,……丙寅,鳳翔軍犯京畿。……秋七月庚辰朔。壬辰,岐軍逼京師,諸王率禁兵奉車駕將幸太原。癸巳,次渭北,華州韓建遣子充奉表起居,請駐蹕華州,……丙申,駐蹕華州。……囚八王於別第,殿後侍衞四軍二萬餘人皆放散,殺捧日都頭李筠於大雲橋下,自是天子之衞士盡矣。
  • 56.    《舊唐書》卷179《張濬傳》:三年,天子幸華州,罷濬使務,守尚書右僕射。上疏乞致仕,授左僕射致仕。乃還洛陽,居於長水縣別墅。
  • 57.    《舊唐書》卷20《昭宗紀》:乾寧二年五月甲子,李茂貞、王行瑜、韓建等各率精甲數千人入覲,京師大恐,人皆亡竄,吏不能止。……茂貞、行瑜極言南北司相傾,深蠹時政,請誅其太甚者。乃貶宰相韋昭度、李磎,尋殺之於都亭驛,殺內官數人而去。……時三帥同謀廢昭宗立吉王,聞太原起軍乃止,留兵宿衞而還。
  • 58.    《舊唐書》卷20《昭宗紀》:乾寧二年六月壬辰,以太子賓客孔緯為吏部尚書,尋復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弘文館大學士、太清宮延資庫使、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食邑四千户、食實封二百户,仍號持危啓運保乂功臣。時緯在華州,尋屬太原軍至而止。以太子賓客張浚復光祿大夫、行兵部尚書、上柱國、河間郡開國侯、食邑二千户。浚在長水,亦不至京師。
  • 59.    《舊五代史》卷71《張格傳》:張格,字承之,故宰相浚之子也。浚為梁祖所忌,潛遣人害於長水。格易姓名,流轉入蜀。王建僣號,以格為宰相。格所生母,當浚之遇害,潛匿於民間,落髮為尼,流浪於函、洛。王建聞之,潛使人迎之入蜀,賜紫,加號慈福大師。……王衍嗣偽位後數年,複用為宰相。同光末,蜀平,格至洛陽,授太子賓客。任圜愛其才,奏為三司副使,尋卒於位。
  • 60.    《舊唐書》卷19《僖宗紀》:中和元年七月丁未朔。乙卯,車駕至西蜀。丁巳,御成都府廨,改廣明二年為中和元年,大赦天下。……以侍中王鐸檢校太尉、中書令,兼滑州刺史、義成軍節度、鄭滑觀察處置,兼充京城四面行營都統;以太子太保崔安潛為副。……許王鐸以便宜從事。……十二月,行營都統王鐸率禁軍、山南東川之師三萬至京畿,屯於盩厔。
  • 61.    《舊唐書》卷19《僖宗紀》:中和三年六月乙未朔。甲子,楊復光卒於河中。時復光兄復恭知內樞密,田令孜以復光立破賊功,憚而惡之,故賊平賞薄。及聞復光死,甚悦,復擯復恭,罷樞密為飛龍使。
  • 62.    《舊唐書》卷184《楊復恭傳》:僖宗自蜀還京,田令孜出師失律,車駕再幸山南,複用復恭為樞密使,尋代令孜為右軍中尉。時行在制置,內外經略,皆出於復恭。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