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澤鈞

鎖定
張澤鈞,男,漢族,1972年9月出生於四川遂寧,199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7月參加工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態學專業理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及“栗子坪大熊貓生態與保護”四川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及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2] 
現任成都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4] 
中文名
張澤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四川遂寧
出生日期
1972年9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張澤鈞人物履歷

張澤鈞教育背景

2005年7月,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理學博士;
1999年7月,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理學碩士;
1996年7月,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理學學士;

張澤鈞工作經歷

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協會(SAN DIEGO CRES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訪問學者;
1999年7月至2002年7月,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
2020年1月,西華師範大學科研處處長,西南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1] 
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任西華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23年5月,任成都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試用期一年)。 [2]  [5] 

張澤鈞職務任免

2023年5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任命張澤鈞為成都師範學院院長(試用期一年),免去其西華師範大學副校長職務。 [5] 
2023年6月7日,成都師範學院召開幹部教師大會,宣佈張澤鈞同志任成都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3] 

張澤鈞學術科研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項目(子課題)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0餘項,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40餘篇,出版著作(含教材)10部,其中主編(著)2部。多項研究成果被中央人民政府網站(主頁)、Nature等海內外媒體、期刊評述或報道,並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蘆山地震災後重建等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入選2021年度中國生態與進化領域TOP科學家。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大熊貓科學研究和保護突出貢獻獎、四川省青年科技獎、首屆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優秀論文獎。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青年動物生態學工作者、四川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所帶領的“大熊貓生態與保護研究團隊”被評為四川省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 [2] 
·科研課題
1. 佛坪大熊貓對產仔洞穴的利用及幼仔洞穴生活期母-嬰關係的發展模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 野生大熊貓種羣數量是否已達環境容納量?-佛坪自然保護區大熊貓食性、覓食對策及生境選擇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 大熊貓生境選擇中的空間尺度問題及其對生境的利用(四川省傑出青年基金);
4. 寶興縣小型地棲獸類分佈、相對多度與受脅因素調查(世界自然基金會物種項目)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瀕危物種行為生態及保護生物學研究:
物種空間分佈格局及其成因;
環境脅迫下物種的行為反應機制及其生態與進化後果;
瀕危物種繁殖生態學;
就地與遷地保護:保護措施的發展及其有效性評估

張澤鈞獎勵榮譽

2005年 受聘於四川省建設廳“邛崍山系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地申報專家;
2006年 陝西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一等獎;
2006年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2007年度 在全國第四屆野生物生態與資源保護學術研討會上被評為“優秀青年生態學工作者”;
2009年 36歲的張澤均接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簡稱IUCN)邀請,成為該組織最年輕的大熊貓專家。享有這一殊榮的全球只有10人。
2011年 獲第十一屆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2011年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張澤鈞部分論文

1. What determines selection and abandonment of a foraging patch by wild giant pandas (Ailuropoda melanoleuca) in winter? Environ Sci Pollut Res, 2009, 16: 79-84.
2. Food habits and space-use of red pandas Ailurus fulgens in the Fengtongzhai Nature Reserve,
China: food effects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Acta Theriologica, 2009, 54(3): 225-234.
3. Factors predicting den use by maternal giant pandas.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2007, 71(8): 2694-2698.
4.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ion of 12 novel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the red panda (Ailurus fulgens).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9, 10: 523-525.
5. Accurate population size estimates are vital parameters for conserving the giant panda.
Ursus, 2009, 20(1): 56-62.
6. Molecular analysis of dispersal in giant pandas. Molecular Ecology, 2007, 16: 3792-3800.
7. Winter microhabitat separaion between giant and red pandas in Bashania faberi bamboo
forest in Fengtongzhai Nature Reserve.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70(1): 231-235 .
8. Microhabitat separaion during winter among sympatric giant pandas, red pandas and tufted
deer: the effects of diet, body size and energy metabolism.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82: 1451-1458.
9. Genetic viability and population history of the giant panda, putting an end to the ‘‘Evolutionary
Dead End’’?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7, 24:1801–1810.
10. Molecular censusing doubles giant panda population estimate in a key nature reserve.
Current Biology, 2006, 16: 451-452.
11. 川西4大山系間高山姬鼠頭骨特徵的地理分化. 獸類學報,28(4):395-401. (通訊作者);
12. 從長期監測數據看佛坪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種羣的發展趨勢與生態習性. 獸類學報,2008, 28(2): 174-179. (通訊作者).
13. 佛坪自然保護區6種有蹄動物的活動痕跡監測.生態學報,2008, 28(9):4582-4588. (通訊作者),
14. 移地與圈養大熊貓野外放歸的探討. 獸類學報,22(3):292-299.
15. 大熊貓糞便寬徑與長度的關係. 獸類學報,25(4):351-35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