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温

(三國時期吳國官吏)

鎖定
張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吏。少修節操,容貌奇偉。孫權召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吳郡張氏
黃武三年(224年 [9]  ),以輔義中郎將身份出使蜀漢,孫權原先害怕諸葛亮會有意留難張温,但張温不擔心。在呈上蜀漢朝廷的文書刻意稱頌蜀漢,以表明和解的誠意,重建兩國關係。他在蜀漢表現出色,得蜀漢朝廷重視。回東吳後不久,被調進豫章的軍隊,事業上再無進展。
孫權一方面介懷他出使蜀漢時稱頌蜀漢,又嫌他聲名太盛,恐怕張温不會盡忠地由他任用。當時正好碰上暨豔事件,暨豔是張温引薦的臣子,但他濫用職權,升遷評定等只看自己喜惡。事件被揭發後暨豔及同黨徐彪都自殺。孫權見此,於是以張温與暨豔、徐彪等人多有來往而下罪張温,後更將張温發還到家鄉吳郡。將軍駱統上書為張温辯解,但孫權不理會。六年後,張温病逝。
惠恕
所處時代
孫吳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193年
逝世日期
230年
主要作品
《三史略》
本    名
張温
籍    貫
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
官    職
選曹尚書、太子太傅、輔義中郎將
特    徵
容貌奇偉
家世信息
吳郡張氏

張温人物生平

張温名聞州郡

張温,字惠恕,吳郡吳縣人,出身吳郡張氏。父親張允,因輕視錢財重視賢士,聲名顯揚州郡,任孫權的東曹掾,隨後去世。張温從小就修養節操,容貌奇異偉岸。孫權聽説,就詢問朝中大臣説:“張温能與當今何人相比?”大司農劉基説:“可與全琮同等。”太常顧雍説:“劉基未詳細瞭解到張温為人。張温當今無人可比。”孫權説:“如果是這樣,則張允就算沒有死!”於是徵召張温請與之相見。
張温談吐文雅對答如流,旁觀者傾慕,孫權為之改容加禮。召對完畢出宮,張昭握着張温的手説:“老夫把心意託付你,你應該明白。”於是孫權任命張温為議郎、選曹尚書,又遷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重視。 [1] 

張温出使蜀漢

張温 張温
東吳黃武三年(224年),張温三十二歲時,以輔義中郎將身份出使蜀國。孫權對他説:“您本不宜遠出,只是擔心諸葛亮不瞭解我所以與曹操往來的用意,故委屈您出行。如果山越禍患全部消除,我們便會對曹丕大舉進攻。作使者的道理,即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辭。”張温回答説:“我在國內沒有作過親信大臣的謀劃,出行外交沒有獨自應對的才能,恐怕沒有張孟播揚國家聲譽的能力,又無子產闡述事理的功效。然而諸葛亮見識深徹,精於謀劃,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慮和屈伸權宜之計,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測諸葛亮之心,一定不會有什麼猜疑。”張温到蜀國後,前往宮廷呈上表章説:“古代商高宗守喪卻使殷商國祚再次復興昌盛,周成王年幼卻使周朝德治天下太平,他們功勳普蓋天下,聲威振徹四海。如今陛下以聰明的資質,與古代聖賢等同,賢良大臣輔佐執掌政務,滿朝精英有如羣星璀燦,遠近人們仰望您的風采,無不歡欣前來依賴。吳國勤勉軍旅國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與有道之君一起統一天下,傾心協力同規共謀,有如河水絕無反顧。只因戰事頻頻猛烈,我們可供役使的軍力太少,故此只好忍受卑鄙之徒強加的恥辱。現特派下臣張温疏通情況表達友情。陛下推崇禮義,不應以此為恥而忽視我的請求。臣自遙遠的邊境,直到貴國首都之郊,頻頻蒙受貴國殊禮接待,恩詔不斷傳至,我受此榮耀感到惶懼,又感到意外的驚奇和不安。謹此奉獻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蜀漢頗為看重張温的才幹。 [2] 

張温孫權忌恨

張温 張温
回國不久,被派進豫章郡的部隊出征作戰,但他對軍功沒有追求。孫權既暗恨張温讚賞蜀漢政治,又嫌忌他的聲名過於顯赫,百姓都為他的德行才能所迷惑,擔心他最終不能為自己所用,就考慮用什麼方式來中傷他,正碰上暨豔事件發生,於是藉此機會找出張温的岔子。
張温向來與暨豔、徐彪意見相合,常有書信來往,互相來往問候,於是又判張温有罪。孫權將他軟禁在有關官署。當時無人敢為其説話,只有駱統認為張温獲罪,其因在於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完全是小人讒言譭譽、君王缺乏明察的結果。他認為暨豔被錄用,主要責任不在張温。就算推薦有誤,張温也不是第一個推薦暨的人。説張温與暨豔朋黨作奸,無憑無據,僅以舉才不當推定,實在説不過去。關於貽誤軍令,駱統也進行客觀解釋。認為張温一直奉公執行命令,軍馬沒有減少,戰場上沒有退卻,軍期也沒有延誤,完全盡心為國,忠君效力,又何罪之有。對孫權指責張温出使蜀國有辱本國,駱統認為,為國出使,盛讚他國的美好,只要自己沒有屈節,就不能説是有辱本國,而是正常的使節之行。蜀派鄧芝回訪,這是國與國之間友好的往來。
鄧芝的回拜,實際上是諸葛亮派鄧芝送張温回國,是對吳國的尊重,不是張温的私交行為。此外,對於其它的罪名,駱統也一一抗辯。為使孫權納諫,表明自己的無私和剛正,駱統最後表態:“我和張温已多年沒有聯繫。張温既不是我新近的朋友,也不是我對張温有什麼特別的感情,只不過是共事的同僚,都是君王的臣子。如果君王能細加辨析、核實,什麼嫌疑都能解開。今天我為張温陳情抗辯,我也並不對自己抱有多大的指望。張温已受坐獲罪,獨行在前;我也願受恥,罷官革職在後。”孫權最終還是沒有采納駱統的意見。
六年後,張温因病去世。 [3-4] 

張温軼事典故

秦宓辨天 秦宓辨天
張温即將從蜀漢返回時,益州的文武百官都前往為他餞行。眾人到齊後,惟獨秦宓未到,諸葛亮幾次派人催他,張温問:“他是什麼人?”諸葛亮説:“益州的文人學者。”
秦宓到後,張温問他:“您學習嗎?”秦宓説:“五尺高的孩子都學習,您又何必小看人!”張温又問:“天有頭嗎?”秦宓説:“有頭。”張温問:“頭在何方?”秦宓説:“在西方,《詩經》説‘於是眷戀西望’。由此推論,頭在西方。”張温問:“天有耳朵嗎?”秦宓説:“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詩經》有言,‘鶴鳴叫於水澤,聲聞於天’。如果上天無耳,用什麼來聽?”張温問:“天有腳嗎?”秦宓説:“有,《詩經》説‘上天的步履那麼艱難,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沒有腳,憑什麼行走?”張温問:“天有姓嗎?”秦宓説:“有姓。”張温問:“姓什麼?”秦宓説:“姓劉。”張温問:“您怎麼知道?”秦宓回答説:“當今天子姓劉,因此而知道天姓劉。”張温問:“太陽誕生在東方吧?”秦宓説:“雖然它誕生在東方,而最終歸宿在西方。”一問一答如山中迴音,應聲隨出,張温對秦宓十分敬服。

張温歷史評價

三國志12的張温 三國志12的張温
孫權:“昔令召張温,虛己待之,既至顯授,有過舊臣,何圖兇醜,專挾異心。”
駱統:“温雖智非從橫,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採,論議之辨,卓躒冠羣,煒曄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
虞俊:“惠恕才多智少,華而不實。”
諸葛亮:“其人於清濁太明,善惡太分。”
陳壽:“張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備,用致艱患。” [5] 
裴松之:“臣松之以為莊周雲‘名者公器也,不可以多取’,張温之廢,豈其取名之多乎!多之為弊,古賢既知之矣。是以遠見之士,退藏於密,不使名浮於德,不以華傷其實,既不能被褐韞寶,挫廉逃譽,使才映一世,聲蓋人上,衝用之道,庸可暫替!温則反之,能無敗乎?權既疾温名盛,而駱統方驟言其美,至雲“卓躒冠羣,煒曄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斯何異燎之方盛,又捴膏以熾之哉!”
葉適:“張温文識功用,雖無傳於後,觀顧雍張昭諸葛亮等所推與,可謂‘顏出孔門,參、賜同譽;賈登漢室,絳、灌不讒也。’自古負不世之才,或為人主所知,而其下共排笮之,使不得志者,有矣。未有舉朝所服,上下交願,而人主反加忌惡,羅致其罪,而瀕於死亡也。此但孫權自度已不足以用,又從而傾之爾,於温何損?” [6] 

張温家族成員

父:張允
姐妹:張温有姐妹三人,皆有節行。張温二妹嫁給顧承顧承死後被改嫁丁氏,於成婚日飲藥自殺。
弟:張祗、張白。 [7] 

張温藝術形象

張温演義概況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張温初登場於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羣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欲與赴東吳的諸葛亮辯論,被黃蓋勸阻。 [10]  劉備病逝後,蜀漢遣鄧芝通好東吳,孫權遣張温為使答禮。劉禪聚文武于丹墀,令鄧芝、張温入。張温自以為得志,昂然上殿,見劉禪施禮。諸葛亮設宴招待,酒至半酣,張温喜笑自若,頗有傲慢之意。適逢秦宓大醉而入,張温欲以才學難之,反被秦宓駁得無語,因而服之。 [8] 

張温影視形象

央視版《三國演義》的張温(王勉之飾) 央視版《三國演義》的張温(王勉之飾)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王勉之飾演張温。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張温字惠恕,吳郡吳人也。父允,以輕財重士,名顯州郡,為孫權東曹掾。卒。温少修節操,容貌奇偉。權聞之,以問公卿曰:“温當今與誰為比?”大(司)農劉基曰:“可與全琮為輩。”太常顧雍曰:“基未詳其為人也。温當今無輩。”權曰:“如是,張允不死也。”徵到延見,文辭佔對,觀者傾竦,權改容加禮。罷出,張昭執其手曰:“老夫託意,君宜明之。”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甚見信重。
  • 2.    《三國志》:時年三十二,以輔義中郎將使蜀。權謂温曰:“卿不宜遠出,恐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構於蜀。行人之義,受命不受辭也。”温對曰:“臣入無腹心之規,出無專對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功,又無子產陳事之效。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温至蜀,詣闕拜章曰:“昔高宗以諒闇昌殷祚於再興,成王以幼衝隆周德於太平,功冒溥天,聲貫罔極。今陛下以聰明之姿,等契往古,總百揆於良佐,參列精這炳耀,遐邇望風,莫不欣賴。吳國勤任旅力,清澄江滸,願與有道平一宇內,委心協規,有如河水,軍事興煩,使役乏少,是以忍鄙倍之羞,使下臣温通致情好。陛下敦祟禮義,未便恥忽。臣自(入)遠境,及即近郊,頻蒙勞來,恩詔輒加,以榮自懼,悚怛若驚。謹奉所齎函書一封。”蜀甚貴其才。
  • 3.    《三國志》:還,頃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業未究。權既陰銜温稱美蜀政,又嫌其聲名大盛,眾庶炫惑,恐終不為己用,思有以中傷之,會暨豔事起,遂因此發舉。豔字子休,亦吳郡人也,温引致之,以為選曹郎,至尚書。豔性狷厲,好為清議,見時郎署混濁淆雜,多非其人,欲臧否區別,賢愚異貫。彈射百僚,核選三署,率皆貶高就下,降損數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貪鄙,志節污卑者,皆以為軍吏,置營府以處之。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競言豔及選曹郎徐彪,專用私情,愛憎不由公理。豔、彪皆坐自殺。温宿與豔、彪同意,數交書疏,聞問往還,即罪温。權幽之有司,下令曰:“昔令召張温,虛己待之,既至顯授,有過舊臣,何圖兇醜,專挾異心!昔暨豔父兄,附於惡逆,寡人無忌,故近而任之,欲觀豔何如。察其中問,形態果見。而温與之結連死生,豔所進退。皆温所為頭角,更相表裏,共為腹背,非温之黨,即就疵瑕,為之生論。又前任温董督三郡,指撝吏客及殘餘兵,時恐有事,欲令速歸,故授棨戟,獎以威柄。乃便到豫章,表討宿惡,寡人信受其言。特以繞帳、帳下、解煩兵五千人付之。後聞曹丕自出淮、泗,故豫敕温有急便出。而温悉內諸將,佈於深山,被命不至。賴丕自退。不然,已往豈可深計,又殷禮者,本占候召,而温先後乞將到蜀,扇揚異國,為之譚論。又禮之還,當親本職,而令守尚書户曹郎,如此署置,在温而已。又温語賈原,當薦卿作御史,語蔣康,當用卿代賈原,專炫賈國恩,為己形勢。揆其奸心,無所不為。不忍暴於市朝,今斥還本郡,以給廝吏。嗚呼温也,免罪為幸!”將軍駱統表理温曰:“伏惟殿下,天生明德,神啓聖心,招髦秀於四方,署俊乂於宮朝。多士既受普篤之恩,張温又蒙最隆之施。而温自招罪譴,孤負榮遇,念其如此,誠可悲疚。然臣周旋之間,為國觀聽,深知其狀,故密陳其理。温實心無他情,事無逆跡,但年紀尚少,鎮重尚淺,而戴赫烈之寵,體卓偉之才,亢臧否之譚,效褒貶之議。於是務勢者妒者寵,爭名者嫉其才,玄默者非其譚,瑕釁者諱其議,此臣下所當詳辨,明朝所當究察也,昔賈誼,至忠之臣也,漢文,大明之君也,然而絳、灌一言,賈誼遠退。何者?疾之者深,譖之者巧也。然而誤聞於天下,失彰於後世,故孔子曰:“為君難,為臣不易‘也。温雖智非從橫,武非虓武,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採,論議之辯,卓躒冠羣,煒曄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故論温才即可惜,言罪則可恕。若忍威烈以赦盛德,有賢才以敦大業,固明朝之休光,四方之麗觀也。國家之於暨豔,不內之忌族,猶等之平民,是故先見用於朱治,次見舉於眾人,中見任於明朝,亦見交於温也。君臣之義,義之最重,朋友之交,交之最輕者也。國家不嫌於豔為最重之義,是以温亦不嫌與豔為最輕之交也。時世寵之於上,温竊親之於下也。夫宿惡之民,放逸山險,則為勁寇,將置平土,則為健兵,故温念在欲取宿惡,以除勁寇之害,而增健兵之鋭也。但自錯落,功不副言。然計其送兵,以比許晏,數之多少,温不減之。用之強羸,温不下之。至於遲速,温不後之,故得及秋冬之月,赴有警之期,不敢忘恩而遺力也。温之到蜀,共譽殷禮,雖臣無境外之交,亦有可原也。境外之交,謂無君命而私相從,非國事而陰相聞者也。
  • 4.    《三國志》:若以命行,既修君好,因敍己情,亦使臣之道也。故孔子使鄰國,則有私覿之禮。季子聘諸夏,亦有燕譚之義也。古人有言,欲知其君,觀其所使,見其下之明明,知其上之赫赫。温若譽禮,能使彼嘆之,誠所以昭我臣之多良,明使之得其人,顯國美於異境,揚君命於他邦。是以晉趙文子之盟於宋也,稱隨今於屈建。楚王孫圉之使於晉也,譽左史於趙鞅。亦向他國之輔,而嘆本邦之臣,經傳美之以光國,而不譏之以外交也。王靖內不憂時,外不趨事,温彈之不私,推之不假,於是與靖遂為大怨,此其盡節之明驗也。靖兵眾之勢,幹任之用,皆勝於賈原、蔣康,温尚不容私以安於靖,豈敢賣恩以協原、康邪?又原在職不勤,當事不堪,温數對以醜色,彈以急聲。若其誠欲賣恩作亂,則亦不必貪原也。凡此數者,校之於事既不合,參之於眾亦不驗。臣竊念人君雖有聖哲之姿,非常之智,然以一人之身御兆民之眾,從層宮之內,瞰四國之外,昭羣下之情,求萬機之理,猶未易周也,固當聽察羣下之言,以廣聰明之烈。今者人非温既殷勤,臣是温又契闊,辭則俱巧,意則俱至,各自言欲為國,誰其言欲為私,倉卒之間,猶難即別。然以殿下之聰睿,察講論之曲直。若潛神留思,纖粗研核,情何嫌而不宣,事何昧而不昭哉?温非親臣,臣非愛温者也,昔之君子,皆抑私忿,以增君明。彼獨行之於前,臣恥廢之於後,故遂發宿懷於今日。納愚言於聖聽,實盡心於明朝,非有念於温身也。“權終不納。後六年,温病卒。
  • 5.    三國志 吳書 虞陸張駱陸吾朱傳第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4-27]
  • 6.    《三國志》:吳遣使張温來聘,百官皆往餞焉。眾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學士也。”及至,温問曰:“君學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學,何必小人!”温復問曰:“天有頭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詩曰:‘乃眷西顧。’以此推之,頭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處高而聽卑,詩云:‘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若其無耳,何以聽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詩云:‘天步艱難,之子不猶。’若其無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劉。”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劉,故以此知之。”温曰:“日生於東乎?”宓曰:“雖生於東而沒於西。”答問如響,應聲而出,於是温大敬服。宓之文辯,皆此類也。
  • 7.    《三國志》:二弟祗、白,亦有才名,與温俱廢。
  • 8.    《難張温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9-07]
  • 9.    《三國志》:(黃武)三年夏,遣輔義中郎將張温聘於蜀。
  • 10.    《三國演義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羣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