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淑貞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鎖定
張淑貞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女,博士生導師。 [2] 
中文名
張淑貞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職    業
教師
性    別

張淑貞個人簡介

張淑貞 博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曾在加拿大國家水中心和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做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在分子水平研究環境污染物質的環境微界面行為和土壤-植物系統中環境污染物質的生物吸收、代謝和毒性機制。研究成果已在國外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30餘篇,任國際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編委。 [1] 

張淑貞教育經歷

1996/09-1999/12,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境科學,博士 導師:單孝全研究員
1978/09-1983/0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 獲學士學位 [2] 

張淑貞工作經歷

1983/07-至今,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89年7月-1991年6月,加拿大國家水中心,訪問學者
1993年6月-1994年9月,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訪問學者 [2] 

張淑貞社會任職

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副主編
期刊Heliyon副主編
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編委
期刊《環境化學》編委
北京市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田環境檢測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農產品安全學會理事會理事 [2] 

張淑貞研究領域

1. 污染物的形態分析、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的研究
2. 污染物的微界面傳輸機理研究
3. 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研究

張淑貞承擔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1537005,土壤中典型有機污染物的分子轉化與生物效應機制研究,2016/01-2020/12,300萬元,在研,主持。
2.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XDB14020202,環境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2014/07-2019/09,840萬元,在研,主持。
3. 國家973項目課題,2014CB441102,有機污染物多介質微界面行為原位表徵方法,2014/01-2018/08,503萬元,結題,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土壤中持久性有毒物質的生物有效性,2008/01-2011/12,160萬元,結題,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1277154,納米顆粒的植物吸收與傳輸機理研究, 2013/12-2016/12,85萬元,結題,主持。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877083,模擬植物吸收的被動採樣方法及其在土壤中多環芳烴生物有效性研究中的應用,2009/01-20111/12,35萬元,結題,主持。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677072,叢枝菌根真菌修復有機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作用及相關機理,2007/01-2009/12 , 30萬元,結題,主持。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377049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的微界面反應機理與微觀結構研究,2004/01-2006/12 , 22萬元,結題,主持。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1177139,土壤-植物系統多溴聯苯醚的代謝反應機制研究, 2012/1–2015/12,65萬元,結題,主持。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17108,土壤中元素的形態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的通用性方法學研究,24萬元,結題,主持。
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項目, 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形態、環境過程與毒理效應, 2007/01-2012/12,參加
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項目,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環境過程與毒理效應,2014/01-2020/12,參加 [2] 

張淑貞獲獎及榮譽

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土壤-植物系統典型污染物遷移轉化與控制機制
2009年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
2013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研究集體主要完成者
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