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派

(張君秋創立的京劇青衣流派)

鎖定
張派是京劇藝術大師、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創立的京劇青衣流派。張派是繼四大名旦之後,現代京劇旦行中最有影響,流播最廣的流派。張派藝術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風靡一時,多為中青年女演員所刻意模仿,門徒甚眾,幾與梅、程諸派聲勢相抵。
張君秋14歲從李凌楓學戲曲,專攻青衣。初與雷喜福合作,以優越的嗓音條件和嫺熟的演唱 技巧贏得了觀眾的好評,初演即取得成功。之後又拜王瑤卿為師,並受教於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張君秋麗質天成,扮戲有雍容華貴之氣,嗓音清脆嘹亮,飽滿圓潤。在演唱上吸取了梅蘭芳的“甜”,程硯秋的“婉”,尚小云的“堅”,荀慧生的“綿”,合四大家之長而一,形成了張君秋所獨具的剛健委婉、俏麗清新的演唱風格。其歌喉之佳,名列“四小名旦”之冠。 [1] 
張派的唱腔體系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初具規模,70年代定型、稱派。是張君秋以王派(王瑤卿)的唱腔為基礎,糅合梅(蘭芳)、尚(小云)兩派的唱腔,兼收黃桂秋、程硯秋等諸家之長,加以充分的、個性化的發展而來。其中亦留有長期與張君秋同台合作的生行演員譚富英一些唱法的痕跡。 [2] 
中文名
張派
劇    種
京劇
創始人
張君秋
行    當
青衣
特    點
剛健委婉、俏麗清新
代表劇目
《狀元媒》、《望江亭》等

張派藝術特色

《望江亭》中張君秋扮演譚記兒(左) 《望江亭》中張君秋扮演譚記兒(左) [3]
張派的藝術特色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唱法上靈活多變;一是創制新強。在演唱上,他注重以調節氣息的方法控制聲音的變化,高、低、輕、重,各類聲音他都唱得完美自如,寓華麗與端莊,在典雅中見深沉,所謂涵腔唱法。無論在唱法上、創新腔上,他都遵循着從人物出發,為抒發角色感情的需要這一原則。如《望江亭》中的“南梆子”唱段:“我只説楊衙內又來攪亂,卻原來竟是個翩翩的少年。”他在聲音的控制上,旋律的變化上,都是緊緊地為表達譚記兒此此時此刻心情—驚喜交加以及對白士中的愛慕之情這一內容的。因此,張君秋的演唱又具以聲傳情,聲情並茂的特點。是“四小名旦”中藝術生涯最長,成就最顯著者。 [1] 
張君秋嗓音條件極好,甜脆、潤、圓,音域寬廣,高低自如,功底深厚。張君秋的唱腔,早中期剛健清新,柔俏多姿,晚期更由醇美中顯示出華麗、舒展。他尤其注意通過唱腔來刻畫人物,表達感情,不同人物的唱腔各具性格,如:同為皇族成員,遭遇不同,《狀元媒》中柴郡主端莊活潑,絕不同於《趙氏孤兒》中的莊姬之莊嚴凝重;同屬大家閨秀,環境各異,《詩文會》中車靜芳的颯爽流麗又有別於《西廂記》中崔鶯鶯的婉順典雅。在同一劇中則根據人物心情、地位的變化做出不同的設計,如《望江亭》中的譚記兒,前部悽婉而後部流暢,等等,均能體現張派因人設計唱腔的特點。
張君秋在《奇雙會》中扮演李桂枝 張君秋在《奇雙會》中扮演李桂枝 [4]
板式方面較前人有較大的突破,如對二六板、南梆子等傳統板式的重新組合,在散板中帶有濃重的吟誦色彩的創造等,都使唱腔新穎、優美。唱法上,晚年減少了高音區的行腔,在中音區增加了跌宕、險峭的旋律,節奏也趨向自由和自如,充分顯示了張君秋駕馭聲、腔的功力。
唸白繼承了王(瑤卿)的剛、脆爽,並發展了梅派的甜、柔、傳神、動聽,尤以京白為最有特色。因張派形成於張君秋的中年時期,故不以武功、身段為主要表演手段。 [2] 
報界評價其“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條好喉嚨,似尚;腔調,婉轉多音,似程;做工,穩重大方,似荀”。他的嗓音“嬌、媚、脆、水”,甜潤清新,高低隨意,舒展自如,梅派的華麗,尚派的剛勁,程派的輕柔,荀派的婉約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藝術風格之中。 [5] 

張派代表劇目

張君秋劇照
張君秋劇照(7張)
張君秋常與合作的演員有孟小冬王又宸譚富英馬連良。1947年與馬連良、俞振飛在香港演出數年,1951年返京,與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組成北京京劇團,曾合作演出了《龍鳳呈祥》《秦香蓮》《趙氏孤兒》《狀元媒》《望江亭》《西廂記》等。 [1] 
張派特有的劇目多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前後,如《憐香伴》《望江亭》《西廂記》《狀元媒》《詩文會》《珍妃》《秋瑾傳》等,均富個人特色。另有一批具張派風格的傳統劇目(包括整理、加工的傳統劇目),如《秦香蓮》《趙氏孤兒》《祭塔》《蘇武牧羊》《龍鳳呈祥》《二堂舍子》《春秋配》《四郎探母》《玉堂春》等,則多成熟於20世紀50年代。 [2] 
張派的代表劇目有《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紅鬃烈馬》《打漁殺家》《審頭刺湯》《四進士》《三孃教子》《蘇武牧羊》《春秋配》《詩文會》《狀元媒》《金山寺·斷橋·雷峯塔》《劉蘭芝》《望江亭》《西廂記》《秦香蓮》《趙氏孤兒》《楚宮恨》《綵樓記》《憐香伴》《珍妃》《秋瑾》《蘆蕩火種》等。 [5] 
張君秋劇照圖冊 [6] 

張派流派傳承

張派創始人張君秋 張派創始人張君秋 [7]
張派傳人遍及全國各地,有近百名之多,其中有吳吟秋薛亞萍李炳淑楊春霞張靜琳楊淑蕊王婉華張學敏王蓉蓉董翠娜趙秀君雷英等。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