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泰

(明朝户部尚書)

鎖定
張泰(1435—1508年),字叔亨,廣東廣州府順德縣陳村人。張泰1458年(景泰四年)中舉,1466年(成化二年)成進士,歷任知縣、御史、巡按、少卿、副都御史、右侍郎、南京户部尚書,是順德建縣後第一位尚書。
本    名
張泰
叔亨
所處時代
明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州府順德縣陳村
出生日期
1435年
逝世日期
1508年
官    職
户部尚書

張泰人物簡介

張泰(1435—1508年),字叔亨,廣東廣州府順德縣陳村人。世代務農,到其父親才開始讀書作官。張泰自幼為人醇厚,常幫受自己生母欺負的庶母母子倆,分家時更哭勸母親主持公道。1458年(景泰四年)中舉,1466年(成化二年)成進士,歷任知縣、御史、巡按、少卿、副都御史、右侍郎、南户部尚書,是順德建縣後第一位尚書。

張泰生平經歷

最初擔任福建沙縣知縣時,“剷平王”鄧茂七起義剛遭鎮壓,全縣田園凋零,商貿頹殘,人們逃命他方,舉目一片蕭索。張泰事不避難,明察暗訪,制定一系列安民措施,捐税免租,寬政養民,吸引着外出謀生的民眾聞風返家,搭棚建社,朝耕夕息,雞犬漸聞,春苗泛青,秋實在望,深得百姓讚頌。
擔任監察御史後,張泰面對積弊日深的朝政與盤根錯節的官場,並不刻意迴避矛盾,而是直面奸佞,令人敬佩。他巡察通州時,發現官倉弊端眾多,所涉廣眾,且大多背景神秘,深不可測,但他秉公辦理,按圖索驥,終於乾淨利落,清除宿弊,令人鼓掌稱快。太監錢能、覃勤勾結萬貴妃逆行倒施,指鹿為馬,惹禍引兵,搜刮民脂,人們敢怒緘口,道路以目。張泰尋知,暗裏偵查,後與御史一起聯合彈劾,力請貶斥萬貴妃,嚴懲錢能、覃勤,但因萬貴妃為皇帝寵愛,張泰龍顏捋須,惹得皇帝勃然大怒,被廷杖重創,後外放為京畿學政。不久,母親去世,張泰趁此機會遠離京城,守孝鄉村,居家十年。
1492年,57歲的張泰重起鄉間,擔任雲南巡按。耿直如昔的他剛一上任,就懲貪斥污,彈劾失職,調解紛爭,修堤築壩,促進了民族融合,保障了居民安寧,受到民眾歡迎。
後來,甘肅騷亂,地方官員互相推諉,張泰奉命西去調查,他力排阻力,深入調查,發現禍起鎮守太監傅德。他勾結總兵,侵佔屯田,剋扣軍餉,兵亡瞞實,馬失不報。張泰秉公辦理,嚴懲不法。張泰還促成收回被宦官和邊將霸佔的牧場。但他因“惹是生非”,觸怒權貴,被彈劾中傷,引得皇帝也對他側目相看,還罰他半年俸祿。
此後,張泰改任大理寺少卿,奉命調查蘇州官佔民田為牧場的實情。張泰深知此中暗流奔湧,稍不小心,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暗中查證,將當年的田畝簿冊一一勘對,證實應還民間田畝為九百三十多頃,後又對失地數字一一查清。但覆命後,數遭駁難,眾説紛紜,致使這一調查結果懸而不決。直到新皇帝即位,在尚書韓文促成下,朝廷才根據張泰查勘結果作出正確處理。
1507年(正德三年),張泰改官南京右都御史。時值宦官劉瑾弄權,大小官員都爭相賄結。張泰不屑逢迎,僅在入京奏事時,帶上兩匹葛布作禮節性探望。劉瑾懷恨在心,扣張泰數百石俸祿以作泄恨。但張泰因多年勤勉盡忠,經吏部考績,得獲優良,升南京户部尚書,但劉瑾大進讒言,令張泰最終失官。張泰有見及此,心中無奈,於是辭呈歸鄉,次年逝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