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治公

鎖定
張治公(1881~1951年),又名張樹林,伊川縣人,出身於綠林世家。祖父張士耿是清末“刀客”,叔父張黑子曾與“中州大俠”王天縱一道在嵩縣楊山聚義,後張黑子被清南陽鎮總兵謝寶勝捕殺,張治公遂上楊山,與王天縱等結為“楊山十大兄弟”。
所處時代
民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伊川縣
出生日期
1881年
本    名
張治公
死亡時間
1951年
人物生平
武昌起義爆發後,張治公率部跟隨王天縱攻打洛陽,因謀事不密,清軍有備,加入張鈁秦隴豫復漢軍和王天縱共同東征。鎮嵩軍成立後,張治公任第二標標統(團長)。此後,隨着鎮嵩軍的蜕變,張治公由辛亥起義的義士而逐步成為軍閥的附庸。1917年初,鎮嵩軍入陝打敗靖國軍,張治公當上了旅長兼西安衞戍司令,1922年又升任鎮嵩軍第二師師長。1924年9月,張治公被吳佩孚任命為第七路軍司令,開赴山海關同奉軍作戰。豬熊峪戰鬥中,張部抵擋不住奉軍的猛烈進攻,全線潰退。後馮玉祥在前線倒戈,張治公率殘部逃回洛陽。此後,張治公便以洛陽為基地,積極擴充勢力。短短時間,部隊擴至9個混成旅,人數達4萬餘。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税,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加之部隊軍紀敗壞,1927年4月21日,洛陽紅槍會集眾數萬人驅逐張治公。張治公令駐城部隊向紅槍會進攻,開始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東至偃師,西迄新安,北及邙嶺,南到龍門,方圓數十里成了殺人場,兵到之處,殺人放火,廬舍為墟。消滅紅槍會之後,張對地方進行殘酷壓榨,在一年多時間內,田賦税預徵了五次之多,弄得人人切齒,民怨沸騰。1926年底,張治公改投奉軍,被張作霖委任為鎮威軍21軍軍長。1927年5月15日,張治公部同國民軍方振武部在新安一帶交火,26日,馮玉祥發出總攻擊令,張治公主力被擊潰。張從螞嶺口逃往登封,沿途又遭紅槍會截擊。張治公成了光棍,從此一蹶不振,分別在天津、北京、鄭州、洛陽等地閒居。洛陽淪陷後,張治公在白沙成立日偽縣政府,當了8天的日偽縣長。1951年3月18日,經洛陽專署批准,張治公被解往偃師縣(因他在該縣殺人最多),以反革命罪處決。 [1] 
參考資料
  • 1.    劉典立總編;歸寶辰,李鐵林,李振剛,馬建國副總編;洛陽市大河文化研究院編纂,洛陽大典 上,黃河出版社,2008.10,第2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