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汴

鎖定
張忭(1636—約1716年),字怡仲,又字尚元,號渫庵、晚年號嘯廬主人。晚年居於宿豫曹集鎮道方村(古稱“張桃園”)。
本    名
張汴
別    名
號:渫庵
嘯廬主人
怡仲、尚元
渫庵、嘯廬主人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宿遷市宿豫區
出生日期
1634年
逝世日期
約公元1716年
主要作品
《學量堂文集》
《學量堂韻學解》等
主要成就
《宿遷縣張忭私志》
職    務
著名詩人、散文家、史學家
性    別

張汴人物生平

張汴 [1]  他生於明崇禎七年,約卒於康熙五十四年。是明末清初宿豫(宿遷)著名詩人、散文家、史學家,其在徐淮諸郡縣的文人士大夫中聲望及高。可惜的是,其所著文章諸書被人們發現較晚,以前只有一部12卷本的清康熙年間的《宿遷縣張忭私志》流傳於世。其他著書,因張汴的思想中隱含“懷念前朝”的動因,家人怕出版而遭受“文字獄”,故深藏幾百年,直到民國六年(1917年)才刻板出集。目前,張忭所著諸書僅剩孤本,流落於鎮江忭裔後人手中,秘不示人。宿遷只有極少數影印本。
張忭的諸多著作 張忭的諸多著作
張忭飽讀詩書,一身才氣,長於解經,精通詩韻。他憂國憂民,秉性剛正不阿。一生著書頗豐,計有:花費他13年精力編寫的一部12卷本《宿遷縣張忭私志》;《學量堂詩詞集》1卷(共收錄詩篇150餘首);《學量堂文集》上、下各1卷;《學量堂持往編》1卷;《學量堂補天集》1卷;《學量堂韻學解》1卷。以上是他的詩詞、文賦、治史、解經、對地方治水的思考、對當時封建統治制度的不滿看法以及對詩詞韻律上的貢獻等,還表現在他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悲慘處境懷着深深地同情。他的另一所著《薯霜錄》1卷,一方面揭露了清初上至督撫司院、下至府縣衙門的斷案司法腐敗,一方面向今人展現了三百多年前封建衙門的運作過程,尤其珍貴。
在張忭的詩集《學量堂詩詞集》中,他所作的《泛舟侍丘湖止宿友人東莊》,描寫了那個時期侍丘湖迷人的風光、湖面的寬大,為今人瞭解宿豫侍丘湖的變遷提供了珍貴的佐證;他作為封建文人士子,能以範文正“先憂後樂”為榜樣,胸懷家國理念。他同情地方勞苦大眾的悲慘生活遭遇,康熙早年間(1680年前後),宿邑全境遭大水災,災民流離失所,官府卻照樣索逼租賦,宿邑大地哀嚎遍野,他懷着無比沉痛的心情,寫下了四首《哀宿口號》詩,其中第二首寫道:“全淮昏墊宿尤偏,就裏楊莊更慘然。積水深來十餘尺,舊廬漂去已三年。輸將極力仍無地,呼籲難通可有天?聞道龍宮多寶藏,可堪持檄索銀錢!”康熙首度南巡,他頂着巨大壓力,向康熙呈《民本》一書,終得康熙允斥户部蠲免宿遷賦税近萬兩白銀、賦糧三千石。
張忭作為史學家,他治史嚴謹,寫了大量的文章,目的是幻想清朝統治者能像史書上所載的開明君主一樣,能夠輕徭薄賦,能讓民眾休養生息,能像“文景之治”一樣。
張忭的哲學思想是,他懷疑正統“天道”的作用,認為天災人禍至蒼生貧苦是天道不公;
主張“心中有物”,才能反映客觀現實,具有樸素的唯物觀點;他崇尚經學,比較排斥理學;其思想主張往往與封建正統思想相悖,並有自己的是非觀。比如針對當時封建士大夫的思想頹廢,他在《秦始皇焚書》詩中一反正統而寫道:“千古焚書恨始皇,我言焚去亦何傷。試觀今古讀書者,誰識三綱與五常?”
張忭作為明朝遺民,內心具有反清意識。他與明末復社重要成員安徽抗清英雄、文學家吳應箕之子吳子班等人來往甚密。臨到去世仍感嘆自己畢生追求的大事(反清)未成。

張汴人物故事

為民請命 呈“民本”
宿遷自古飽受水害之災。宿遷原名宿豫,因避唐代宗李豫名諱而改名宿遷,康熙七年(1668年)農曆正月十七日晚申時(晚8時)前後,宿遷境內發生地震,地面瞬間地塌土平,房屋倒塌無數,百姓死傷慘重,哀嚎遍野,頓成人間地獄。地震引發黃河決口,百姓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良田沉於水底,歲歲顆粒無收。而官府仍賦繁役重,依舊催逼不減;劣紳勾結官府,趁機敲詐勒索。四鄉民眾被逼,或舉家逃亡,或賣兒鬻女,致使土地荒蕪,災民流浪於途,餓狗爭屍於野,一幅悽慘之象。張忭目睹於此,含淚揮筆寫下一首七律《哀宿口號·有引》:淮都十一屬惟宿土最瘠、賦最重、役最煩,而災又最劇。楊家莊、花山壩諸處決口,賦田沉廢,糧額猶存。累控金融,部議未允。哀哉斯民,真靡有孑遺矣。見聞所及,信筆拈成口號,言取其質,事紀其實,聊當鄭俠之圖,楚材之哭,庶已言者無罪,而聞者足戒也。傳曰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凡百君子尚其重念呼斯言:
流民連年不堪圖,尤是今來景象殊。
樹已無皮猶聚剝,草如有種敢嫌枯。
插標賣子成人市,帶鎖辭年泣鬼徒。
過往輪蹄多顯者,誰傳此語到皇都。
畫師李維慕張忭之名,三次為之畫像《礫劍圖自影小像》 畫師李維慕張忭之名,三次為之畫像《礫劍圖自影小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聖祖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於農歷十月十八日途經宿遷,年已五十的張忭聞聽此事,他的眼前浮現出皇帝出巡的浩蕩聲勢與威嚴、沿途官吏的阿諛奉承,更想到的是災民不堪負重、流離失所的情景。提筆寫了《民本》一書,詳陳災情,涉及田賦的繁重。十一月初十日,康熙結束南巡迴鸞又經宿遷,張忭呈遞《民本》,康熙帝閲後,下令免除宿遷地丁銀九千八百兩、糧賦三千一百擔。張忭此舉,大大減輕了宿遷民眾的負擔,宿遷民眾交口稱讚,張忭敢於陳述地方災情、請求減免賦税一事,蘇北徐、海、淮、揚諸郡為之震動,張忭在士大夫階層也因此有了極高的威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