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江樹

鎖定
張江樹(1898—1989),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畢生致力於物理化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是我國早期物理化學學科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與黃子卿齊名,因而素有“南張北黃”之稱,為我國化學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培育了中國幾代科學技術人才。尤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始終如一地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為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傾注了畢生精力。
中文名
張江樹
別    名
雪帆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98年6月15日
逝世日期
1989年10月8日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畢業院校
加州大學
哈佛大學
職    業
物理化學家、教育家
主要成就
物理化學教育、高等化學教育
兩度出任華東化工學院院長
出生地
中國江蘇省常熟縣
代表作品
《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

張江樹人物生平

張江樹 張江樹
張江樹,又名雪帆。1898年6月15日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童年時代家境清寒,深感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因而克勤克儉、發奮求學。1910年,他考入上海龍門師範學校(上海中學的前身)。讀書時,更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從不放過學問上的任何難點和疑點,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高材生。191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南京大學的前身),1918年畢業後留校任化學助教,從此與化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20世紀初葉,我國的化學工業剛剛起步,道路艱難,張江樹十分關注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狀況。他利用受聘到廈門集美師範學校、上海松江縣第三中學等擔任化學教員的機會,考察我國化學技術發展的狀況。我國當時的化學工業多限於製造漆、鹼和一些無機鹽產品,不僅未能和我國曆史悠久的造紙術、製造火藥、發酵術等化學工藝技術相稱,和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則差距更大。張江樹深感我國化學技術太落後,化學技術人才太缺乏,逐步萌生了“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的思想。1923年,他考取公費赴美國留學,先在美國加州大學(插班四年級)讀化學,1924年又成為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生,兩年後獲得了哈佛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26年,張江樹懷着滿腔熱情回國,立志在化學領域中為祖國富強而努力。
張江樹回國後,先後在光華大學第四中山大學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1]  )等校任教授。他治學嚴謹,講課概念清晰,實驗技術精湛,深受學生們的敬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他擔任中央大學化學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當時國民黨政府欲把學校遷往台灣,遭到張江樹等的斷然拒絕。為了護校,他參加了由進步教師組織的“校務維持委員會”,積極支持進步的學生運動。置國民黨反動政府的迫害和要挾於不顧,表現了一名愛國知識分子的氣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張江樹先後擔任了南京大學教務長、理學院院長,南京工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等職。當時他曾收到過國民黨特務寄來的裝有子彈的恐嚇匿名信,但他對黨、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堅定信念卻從未動搖過。
證書 證書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委任張江樹為華東化工學院院長,並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從此,他又為創建我國第一所高等化工院校付出了艱苦的勞動和心血。在教育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他帶領華東化工學院的全體師生艱苦奮鬥,勤儉辦學。從簡陋的教室、宿舍和實驗室開始,邊教學、邊建設,這一傳統使華東化工學院在上海高等院校中被視為勤儉辦學的標兵。他從學科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工作、學生教育直到行政管理,事無鉅細都一一過問。在他的辛勤努力下,使華東化工學院在較短的時間內已初具規模,並於1960年10月被列為全國重點院校。“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然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和迫害,仍然盡力工作,設法減輕學校遭受破壞的程度。1978年張江樹恢復院長職務後,立即進行恢復整頓工作,使學校得到迅速發展。1981年起,因年邁多病他退出第一線,擔任華東化工學院名譽院長,但仍始終關注學校的改革和建設的進程。華東化工學院從一個單科性的學校發展成為今天這樣一所理工文並舉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凝聚着張江樹的半生心血。
張江樹於1949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歷任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參議員、民盟上海市委委員和顧問。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他多年的宿願。張江樹曾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屆人民代表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第一至七屆人民代表。他十分關注高等院校的教材建設,曾長期擔任全國高等工科院校化學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和《辭海》化學分科的主編。
張江樹為發展祖國的教育事業和推進我國的化學科學,傾注了畢生的精力,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張江樹人物貢獻

潛心化學研究和編寫教材
早在30~40年代,張江樹就在化學科學研究方面,取得過不少成果,曾發表“銅與鹽酸之化學作用”、“氯化亞銅在濃鹽酸中的濃度”、“陽起石的分析”、“用共鳴法測定電解常數及電矩”、“中國三電化學研究”等論文共10餘篇。但他清楚地認識到,要振興祖國的化學技術,關鍵是要培養出大批的化工人才。但是,當時的中國化工高等教育受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經濟和政治的嚴重影響,大學教學中幾乎全部採用外國教材。針對這一情況,張江樹在從事教學與科學研究的同時,開始致力於編寫中文教材。1945年,他編寫的《理論化學實驗》一書問世了,這是我國化學家編寫並出版的第一本物理化學教材。在此期間,他先後撰寫了《電池》《化學教學法》《高中化學》等數本教材。
證書 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江樹先後擔任許多行政職務,佔去了他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他仍然關心着教材建設。他綜合分析了國家建設和各部門的科學發展中帶關鍵性和普遍性的問題,認為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一些重點研究項目,如原子能和平利用、抗生素、高聚物、石油等都和物理化學有着密切的關係,他認為物理化學對於充分運用自然財富、選擇最佳工藝過程及最有效地控制工藝過程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編寫一本能結合中國國情的物理化學教材。於是,他查閲了大量的國內外資料,組織並領導了物理化學教材的編寫工作,並以“簡潔、精煉、清晰、明瞭”為新教材的特色。1959年,由他主編的《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一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成為我國第一部供工科大學使用的物理化學統編教材,它為以後高等院校化工教材的編寫奠定了基礎。
長期以來,張江樹還主持了教育部高等工科院校化學教材編寫委員會的工作,在普通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等化學課程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60年代,我國第一次系統地出版了工科化學的整套教材,這和張江樹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張江樹是中國化學會的創辦人之一。1986年,中國化學會在祝賀他從事化學工作50年時贈與的榮譽證書上寫道:“建會元勳,一代師表”,正是張江樹一生業績的很好寫照。
畢生從事教育,培育了中國幾代科學技術人才
張江樹在從事高等化工教育的幾十年間,素以嚴以律己、治學嚴謹著稱。無論是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還是身受“四人幫”的殘酷迫害,他都能大義凜然、愛憎分明、堅持真理。“文化大革命”期間,張江樹雖然受到衝擊和迫害,但他堅信這只是一片烏雲,遮不住和煦的陽光。粉碎“四人幫”後,他曾賦詩一首以表達他的心情和志趣:“黍谷陽生幫會催,軍民同慶喜聯懷。揭開鬼臉窮千態,重換桃符第一回。團結最能除反側,啓先還得靠寒梅。百年大計須科技,老九中間培異材。”
作品 作品
無論對青年教師、研究生,還是大學生,在業務上張江樹都嚴格要求,他既強調理論教學,又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並親自為青年教師講解物理化學課程中的一些不易闡明的概念和為學生講授“熵”等一些較難的章節。張江樹對於物理化學中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有精闢的見解,他提出的“不可逆度”的概念,一直為華東化工學院物理化學教學所沿用。近年來,由於能量有效利用問題日益受到工程技術界的重視,“不可逆度”的概念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十分強調教學實驗,注重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訓練,要求青年教師、研究生和大學生自己動手,並不斷更新實驗內容及設備。他對學生要求很嚴格,他認為只有嚴格要求,才能培養出理論聯繫實際並具有工作責任心的人。
張江樹講課時,教室裏總是座無虛席,甚至連走道上都坐滿了旁聽者。學生們都説:“張先生講課循循善誘、由淺入深、條理清楚、語言生動,聽他的課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華東化工學院曾經編寫過一本《物理化學》教材。當時已80歲高齡的張江樹,在審閲初稿時,逐字逐句地閲讀和推敲書中每一條原理和每一個公式的敍述和推導過程,初稿上留下了密密麻麻工整而準確的修改意見。他也十分注重高等院校的科學研究工作,不僅親自參加“重水”的研究項目,而且還倡議每逢校慶日舉行科學研究報告會,熱情鼓勵在研究工作中有成績的人員。
張江樹擔任華東化工學院院長的幾十年間,在各項工作中講究實效,反對誇誇其談;推行精兵簡政,反對機構重疊和人浮於事;講究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講究效率,反對公文旅行、相互扯皮及拖拉作風。張江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關心同志,但又剛正不阿,對不良風氣和行為敢於進行批評,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他題詞的“勤奮求實”的校訓,已成為華東化工學院全體師生的座右銘。他所創導的這種品質和他所培育的成千上萬名優秀化學化工人才,已經遍佈在我國的化工生產和教育戰線上,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張江樹人物簡歷

1898年6月15日 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
1914年 畢業於上海龍門師範學校(上海市上海中學前身)。
1918年 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原國立中央大學前身,即今南京大學)。
1918—1923年 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化學助教。
1926年 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
1927年 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
1927—1949年 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
1932—1943年 參與創建中國化學會,並於1941年—1943年當選為該會第八至十屆理事會理事。
1949—1950年 任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理學院院長兼化學系主任。
1950—1951年 任南京大學教務長兼理學院院長。
1952年 任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籌備委員會主任。
1952—1989年 任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院長;1981年至1989年任該院名譽院長。
1989年10月8日 病逝於上海。

張江樹人物介紹

張江樹 張江樹
張江樹(1898.6.15~1989.10.8) ,江蘇常熟人。物理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奠基人。1918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專科學校(今南京大學)數學理化科;1923年留學美國,1926年獲哈佛大學理學碩士學位。是年回國後,先後在上海光華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校任教授。1932年參與、發起成立中國化學會,曾任該會第8~10屆理事會理事,是中國化學會最早的創辦人之一,被該會譽為“建會元勳”。1949年任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院長、化學系主任;1950年任南京大學教務長、理學院院長;後任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1952年起調任華東化工學院院長,為這所被譽為“培養中國化學工程師搖籃”的大學的創建與發展,傾注了畢生精力。1945年編寫出版中國第一本物理化學教材《理論化學實驗》,後編著《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等教材多部。1956年被國家評定為首批一級教授。長期擔任全國高等工科院校化學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辭海》化學分科主編。《辭海》(1989年版)於1993年獲首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張江樹1898年6月15日出生。辛亥革命爆發前夜,還是12歲的少年張江樹,隻身離開了他的故鄉——常熟虞山,來到上海蘇、松、太道立龍門師範學校(今上海中學前身)求學。當時,中國大地風起雲湧,滿清王朝搖搖欲墜,民國政府即將誕生等大事,對少年張江樹來説雖是大人們的事,但他已經開始懂事,也能感受到國家正面臨着巨大的變革。作為學生,他意識到要學好文化知識,掌握一技之長,將來能為這個國家多作貢獻。中學期間,他立志發奮、勤勉、用功,從不放過學習中遇到的任何疑點和難點。通過4年的寒窗苦讀,他成了一名出類拔萃的高材生,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南京高等師範專科學校(今南京大學前身)。進入大學後,他更加如飢似渴地開始系統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尤其是化學,他愈加喜愛、鑽研,肯花功夫。所以,在1918年畢業後就被准予留校任化學課程助教。從此,才20歲的他,開始與化學和教書結下了終身的不解之緣。20世紀初葉,我國化學工業幾乎一片空白,作為從事化學教育工作的他,開始關注這一領域的發展狀況。1921~1922年,他利用受聘到廈門集美師範學校、松江第三中學等擔任化學教員之機,時常抽隙去作實地考察。當時,國內的化學工業多限於製造漆、鹼和一些無機鹽產品,不僅未能與我國曆史悠久的造紙術、火藥生產、發酵術等化學工藝技術相稱,而且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差距更大。他深感我國化學技術太落後,化工人才太缺乏,隨即萌生了“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的念頭,決定要走出國門,繼續深造。經過三年的刻苦準備,1923年他終於考取了庚子賠款赴美留學資格。到達美國後,他先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插班讀四年級化學,翌年,又轉到哈佛大學攻讀研究生,兩年後獲理學碩士學位。1926年,他懷着滿腔的熱情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決心在化學科學領域為祖國的富強幹一番事業。回國後,他先後在浙江寧波第四中學、上海光華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武漢大學、中央大學等校任理化教學主任、數理教授和化學教授。每到一處,他都始終堅持嚴謹的治學態度,講課概念清晰,實驗技術精湛,深受學生們的愛戴。他的學生,我國金屬有機化學開拓者——黃耀曾在回憶張江樹老師的文章中曾寫道:“1930年我考入中央大學化學系。剛進學校,一些高年級的同學告訴我,化學系最難通過的課程是物理化學,而教物理化學的老師便是張江樹。但當我進入三年級學習物理化學時,並不覺得十分困難,因為張老師講課時概念清晰、條理分明。不過,他高亢的聲震屋宇的喉音,使同學們有點為之生畏。然而,平時的張老師實在是和藹可親。當他從研究室走向科學館時,總是穿着長衫布履,毫無大教授的架子。張老師也非常重視實驗,當我們做物理化學實驗時,雖然有助教在輔導,但他每次必定會親臨現場,使我們非常感動。”南京大學傅獻彩回憶道:“他講課時聲音洪亮、條理清楚、語言生動、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真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不少學生都覺得聽他的課是一種享受。每個學期大概都會有兩三次的階段性考試,考前概不通知。他認為學生只要認真聽課,認真複習,為測驗你平時的學習情況,是不需要事前通知的。他要求學生的卷面要整潔,不要塗塗改改,表述和解題要簡捷,要有邏輯性,既要快、又要好。每次實驗排好後,在學生沒有開始做之前,他總要親自巡視一番,指出哪些地方應該如何改進等等。”可見他的治學之嚴謹、為人之厚道。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的著名核物理學家吳健雄女士,曾在做張教授的助教時得到過他的悉心點撥,後吳女士只要有機會回國,總會專程去恩師家中看望。張江樹的大半生是在舊中國度過的,與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迫於生計,他們只能無奈地四處奔波,可謂居無定所。然而,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一個地道的“教書匠”,把科學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是責無旁貸的,是一種神聖的使命。教育救國,提高民族科學文化水平這一良知,在他們這一代知識分子心中從來就沒有泯滅過。即使在戰火紛飛的八年抗日戰爭和三年解放戰爭中,他們依然想方設法,堅守教育崗位,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有用之才。抗戰爆發後,他隨中央大學內遷陪都重慶,鼎力協助顧毓琇等校長做好學校的安置、覆校和教育工作,並利用間歇時間,為後方兵工學校和國立藥學專科學校(今中國藥科大學前身)的學生講授無機化學、電化學和理論化學,為抗戰盡力所能及之力。在教好書的同時,他也不忘搞一些科學研究。1928年,他的第一篇論文“氯化亞鉈25℃時在水、硫酸鎂水溶液和硝酸鑭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在《美國化學會會志》(J. Am. Chem. Soc.)上發表。嗣後,又發表了“銅與鹽酸之化學作用”、“用電共振法測定電解常數及電矩”、“氯化亞銅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陽起石的分析”、“中國之電化學研究”等10餘篇論文。工作中,他清楚地認識到,要發展我國的化學技術,培養自己的化工人才是關鍵。但當時我國的化工高等教育,因受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大學教學中幾乎全部採用外國教材。針對這一情況,他結合自己所從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開始致力於編寫中文教材。1945年,他編寫的《理論化學實驗》一書問世,這是我國化學工作者編寫並出版的第一本物理化學(舊時稱理論化學)教材。在此期間,他還先後撰寫了《電池》《化學教學法》《高中普通化學》等多本教材。新中國誕生前夕,他擔任着中央大學理學院院長和化學系主任之職。當時,國民黨政府欲把中大遷往“台灣”,但遭到了包括他在內的一批愛國志士的斷然拒絕。時任中大校長的周鴻經(南京解放前去“台灣”),親自找他談過好幾次,併到他家裏去説勸,答應幫他和家屬全部安排去台灣,但他不為所動。他對中大懷有深厚的感情,説“我是南京高等師範的老學生,不能眼看着別人把這所學校搞垮”。為了護校,他積極地參加由進步教師組織的校務維持委員會,並主管學校的經費使用、教職工薪水派發等,配合校維持會主任梁希、潘菽等做好學校的留守工作。1949年4月1日,離南京解放前三週,中大進步學生上街遊行,遭到國民黨反動派鎮壓,發生死傷慘案。他得知這一消息後,第一時間內與其他教師上街進行營救,並送受傷的學生去醫院救治。在反對遷校、護校的鬥爭中,他與梁希等多次去李宗仁(代)總統處請願。另外,在吳有訓執掌中大時,為了支持、保護進步學生的愛國行動,他也曾與吳校長一起去找教育部長朱家驊,要求保護學生的遊行安全。原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長翁曙冠回憶道:“建國以前,張江樹先生已經教了近30年的書。在他看來,教書育人是一項對國家、民族有益的工作。他熱愛事業,更愛他的學生。解放前夕,他曾隨同進步學生前往總統府請願,還捱過反動軍警的棍子。當時,一些地下黨員學生常到他家裏去避難,其中有的經他介紹到了別處去工作,有的則在他的資助下去了解放區。”足見其愛國立場之鮮明、民族氣節之不屈。新中國成立之初,他先後擔任了南京大學教務長、理學院院長,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等職,為軍管會接管中大以及隨後南京工學院的創辦做了大量工作。其間,他曾多次收到過裝有子彈等的匿名恐嚇信,但他毫無畏懼和退縮,對共產黨、新中國充滿了信心和決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去。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大調整,張江樹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前往上海籌建我國第一所高等化工院校——華東化工學院,並擔任院長。從此,他為這所學校的創建與發展嘔心瀝血、矢志不渝,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付出了無比艱辛的努力。在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帶領全校師生髮揚艱苦奮鬥、勤儉辦學的精神,從簡陋的教室、宿舍和實驗室開始,邊教學、邊建設。這種勤儉辦學的模式使華東化工學院成為當時上海地區高校中響噹噹的標兵。他從學科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工作、學生教育直到後勤管理,事無鉅細,幾乎樣樣都要躬親過問。在他的領導下,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1952年底學校決定在上海西郊梅隴建設新校區,僅用了一年多一點時間,約4萬平方米的各類建築設施拔地而起,保證了1954年秋的遷校任務完成;從建校第一年的在校生數不到八百名,到幾年後一躍達到近五千名規模,與當時已有五十年左右辦學歷史的復旦、交大、同濟等院校的在校生規模持平;1956年學校躋身我國高校首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行列;1958年獲准建設重有機合成和海水化學兩個重點科學研究所,他親任所長;是年,周恩來總理在上海科技躍進展覽會上駐足參觀學校的科研展品,給予了高度讚揚;高等教育部長楊秀峯、化學工業部正副部長彭濤、侯德榜等來校參觀和視察工作;聘請短期、長期蘇聯專家到校講學,招收外國留學生;創辦學報、院刊;開辦夜大學、興辦硫酸廠、化肥廠、糠醛廠、樹脂廠等等,無不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在繁忙的行政管理工作之間,他還要堅持擠出時間來為本科生上課。他常説:“講課是一門藝術,其提高是永無止境的”。他講授物理化學這門課已有幾十年,可謂輕車駕熟、經驗豐富,但每次上課前他仍要認真備課,把講授大綱預先寫好,做到年年有所不同、有所改進。在他的帶頭和影響下,學校所有的正、副教授都得下課堂為學生上課。這一優良傳統,直到現在的華東理工大學還一直得以保持着。熵,是物理化學中的一個難點,概念十分抽象,學化工的同學,認為搞懂熵的概念是很傷腦筋的,常戲稱“熵”為“傷”。對此,張院長更是感到要親自為學生單獨講授熵的概念。“講課地點被安排在圖書館對面最大的階梯教室內,時間通常選在晚上。這樣做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去聽講。臨到開講的那一天,各系的學生都會早早地去搶佔座位,晚來的學生,只能自帶方凳坐在走道上、講台旁。最後連窗台上都坐滿了人,牆角邊也站滿了人,整個階梯教室被擠得水泄不通。”那場面,那情景,許多從50年代華東化工學院畢業的老校友至今記憶猶新。據他當年的同事吳樹森等回憶:“張院長曾多次在學校的大禮堂裏為學生講授有關熵的章節課,而且他不喜歡使用擴音設備和話筒,就憑大嗓門吼着直接演講,直到講透、學生弄懂為止。”自從擔任華東化工學院院長後,張江樹特別重用人才,倡導教授治學的辦學理念,把一大批從交通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東吳大學、江南大學等校調來的教授,放在教學、科研的第一線,並委以重任,發揮他們各自的專長和作用。如請1927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的邵家麟、1937年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碩士學位的蘇元復任副院長;聘用1921年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的張澤堯為無機工業系主任、1936年畢業於震旦大學化工系的馮成湜為有機工業系主任、1940年獲英國伯明翰大學碩士學位的琚定一為化工機械系主任;各專業教研組的正副主任也由當時我國最著名的化工專家擔綱,如顧毓珍、陶延橋、陸靜蓀、張震旦、吳志高、馬譽澂等。成立了以教授為主的院務委員會、科學研究指導委員會、學術審議委員會、教學計劃修訂委員會、行政與系主任聯席會議等,執行黨委領導下的以院長為首的院務委員會治校機制,使學校的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實驗室建設等得到有力保障、提高和發展。在他的正確領導下,學校於1960年10月一舉進入國家64所重點大學行列。化學、化工各相關課程,均是實驗性很強的科目。張江樹秉持先前一貫的教學經驗,特別重視實驗室建設和實驗課教材建設。建校時他力主把學校最好的建築用作實驗室,從添置各種實驗器材到實驗室案枱布置、設備安裝、水電及防火設施、三廢處理等,都要親臨現場一一檢查。連滴定管的使用、天平砝碼的校正、貝克曼温度計的調節、以及有毒、易燃、易爆藥品的保管和正確使用等他也要過問和關照。無論什麼實驗,他都會不時地去轉一番,當發覺學生操作滴定管、拿玻璃棒攪拌溶液的姿勢不規範時,會當場指出並作準確示範。他也會在節假日裏到各實驗大樓和實習工場去巡視。當看到哪兒存在安全隱患或不合要求時,立即召集有關職能部門的人員開會,限時解決。為了確保學生實驗的正常進行,他主持制訂了各項實驗室規章制度,規定助教必須先當2年實驗指導,才能有資格上講台上課,並嚴格工作考核管理辦法等。1954年底,國務院副總顧問馬連採夫在視察上海高校的實驗室工作後,對華東化工學院作了特別表彰。由於早在1955年學校就制訂有完備的《實驗室及教學設備管理規章》,所以,1962年由教育部、財政部聯合頒發的《國家高等學校儀器設備管理辦法》,也是被指定由華東化工學院來牽頭起草完成的。嚴格的實驗要求、必須的下廠實習、規範的課程設計和高標準的畢業論文撰寫和答辯,是張江樹治理學校時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他之所以重視實驗、實習鍛鍊,是因為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練就學生獨立的觀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培育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大批畢業於該校、後成為院士、專家、學者、教授、工程師等的化工學院校友,每每回憶起自己當年在母校接受的鍛鍊時,無不感嘆道:“終身受益!”建國初期,我國高校選用的大部分教材先是沿襲歐美的,接着是全部搬用蘇聯的,多為原版或譯本,均不太適合當時的國情和培養學生的要求。作為一校之長,作為有着幾十年教學經歷的資深教授,顯然,他深諳編寫新教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根據當時高等教育部關於高等工業學校基礎課程、專業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他先後組織了學校一批知名教授開展教材的編寫工作,有的正式出版,如《化工算圖集(3冊)》《化工原理(上、下冊)》《化工操作原理與設備(上、下冊)》等;有的則作為校際交流講義,供“內部”試用,如《有機化學》等。到1958年,“教育戰線”掀起“二次教育革命”,開始決定要全部換用我們國家自己編寫的教材時,華東化工學院承擔了好幾部高等工業院校學生用統編教材的編寫任務,如《分析化學(上、下冊)》《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上、下冊)》《化學工業過程及設備(上、下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於是,他更加重視這項工作,在人、財、物等條件上予以堅決支持和有力保證,而且經常參與編寫組的工作研討,關心教材的編寫進度,要求編寫人員多多結合國家工農業生產中的實際,把握編寫質量,如期出版。對於自己負責主編的《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他更是全程參與,構思各章節的框架佈局和內容選取,仔細修改各種重要概念的敍述,力求使教材的內容達到“簡潔、精煉、清晰、明瞭”。1956年,他從《化學通報》上看到了徐光憲、吳徵鎧(後均為中科院院士)等學者對“過程的不可逆量及不可逆度”有不同見解的論文後,就此進行了系統研究和縝密演算,提出了自己獨到、精闢的觀點,並在新編的教材中予以闡明。他的這一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範疇新的理論描述,已成學界經典,沿用至今。這一系列重頭教材的出版,為我國當時高等工科院校的師生解了燃眉之急,填補了空白。直到20世紀60年代,該系列教材數次印刷,廣為採用,其影響力和評價無可替代,併為以後學校主持編寫高等院校化工類教材奠定了堅實基礎。1962年10月,教育部楊秀峯部長聘請他為我國高等工業學校化學課程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確立了他在該類教材編寫工作中的權威地位。要使華東化工學院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培養中國化學工程師的搖籃,也不是説説而已的。當時的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化學、化工學科飛速發展,華東化工學院如何迎頭趕上,並辦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是他當院長所面臨的最為艱難的一項挑戰性工作。為此,他一方面充分依靠教授的力量,發揮他們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專業設置上,既發展傳統專業,如無機物工學、矽酸鹽工學、有機合成工學、燃料工學、化學生產機器與設備,又不斷地開闢新的專業,如化學制藥工學、抗生素製造工學、電化學工藝學、稀有元素及擴散性元素、放射化工、石油及天然氣工藝學、高分子化合物等,並在辦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調整,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和迅速發展,緊密結合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培養化工、製藥、石油開發、原子能研究領域的急需人才。1953、1954年,為了爭取創辦化學制藥工學和抗生素製造工學兩個專業,他親自到北京高等教育部去彙報工作和接受任務,並請求衞生部、輕工業部醫藥工業管理局調配藥理學教師李鴻猷、抗生素專家馬譽澂等來校工作。在他的多次邀請下,馬譽澂終於同意調來學校任教,使我國第一個抗生素製造工學專業於1955年夏誕生並開始招生。同時他還主張調部分高年級學生轉讀這個專業,所以,1957、1958年學校就有了抗生素製造專業的畢業生,為1958年新中國第一個抗生素藥廠——華北製藥廠輸送了技術人才。1955年起,為了加快學校的發展步伐,並確保其辦學質量和規模,他領導制訂了學校發展的三年、五年、十二年規劃,盡力保證學校發展少走彎路、少受干擾。1956年秋,南京工學院的時鈞、天津大學的汪德熙、汪家鼎等教授(後均為中科院院士)聯名上書高等教育部,建議我國設立化學工程專業。張院長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不遺餘力地響應並積極爭取,使學校於1957年同時與天津大學獲准首次開設該專業。化學制藥、抗生素、化學工程及之後的稀有元素及擴散性元素、放射化工、石油及天然氣等專業,均是我國當時工農業生產發展急需人才的專業,張江樹等老一代科學家為之創立付出了百倍的努力。1965年,根據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決策,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清華大學、華東化工學院、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4所重要大學在內地三線建設分校的決定。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史稱652工程)選址四川自貢市郊——黃坡嶺。為了建設好“652工程”,張江樹挑選了一批“精兵強將”,組成工程建設指揮部,開赴深山老林,建設分校。屆時,他已年近70高齡,但還是翻山越嶺,親自去自貢建設工地視察、檢查工作,並要求設計建造一棟專門的實驗樓,用以集中存放各類精密分析儀器,實行共管共用,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重大儀器設備的功效。這一做法和經驗,在當時教育部召開的高校第二次總務工作會上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稱讚,開啓了我國高校創立儀器分析測試中心的先河。根據中央指示,分院於1979年停辦,轉交四川地方,是為現在的四川理工學院。如今,他倡導的艱苦奮鬥、勤奮求實之辦學精神,仍在黃坡嶺上被該校所傳承。“文革”期間,張江樹雖然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和迫害,但仍然盡力工作,想方設法保護學校免遭破壞。1978年,他恢復院長職務後,又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恢復、整頓工作之中,使學校各項工作迅速地轉入正常的發展軌道。1981年起他退居二線,擔任名譽院長,但仍然關注着學校的改革和發展進程。改革開放後,學校要編寫一套《物理化學》教材,已80高齡的張江樹,仍認真地參與其中。在審閲初稿時,他逐字逐句地閲讀和推敲書中每一條原理和每一個公式的敍述和推導過程,初稿上留下了他密密麻麻工整而準確的修改意見。張江樹於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歷任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參議員、民盟上海市委委員和顧問。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他夢寐以求的夙願。1958年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第3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上海市第1~7屆人民代表。長期擔任全國高等工科院校化學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和《辭海》化學分科主編。《辭海》1993年獲得了首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他是中國化學會的創辦人之一,曾當選該會多屆理事。1986年,中國化學會在祝賀他從事化學工作50年時贈予的榮譽證書上寫道:“建會元勳,一代師表。”張江樹一生崇尚“德性宜篤實也,知識宜富實也,身體宜健實也”,並在“求知、求實、求真”之路上始終予以踐行。他為我國化學科學、化學工業、高等教育事業的建立與發展,傾注了畢生的精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自稱張江樹同鄉、同事、同行和“晚輩”的時鈞回憶道:“我一向對他的學識和品格,懷有深深的欽佩和敬仰。張先生是我一生中最難得的良師益友。他那樸素的形象、正直的目光和濃重的鄉音永遠留在我的腦海中……” [2] 

張江樹主要論著

1 張江樹.氯化鉈在鹽液中之濃度.美國化學會志,1925.
2 張江樹.銅與鹽酸之化學作用.中國科學會雜誌,1933,17(2).
3 張江樹.用共鳴法測定電解常數及電矩.中國化學會志,1933,1:107.
4 張江樹.氯化亞銅在濃鹽酸中的濃度.中國化學會志,1934,2:298.
5 張江樹.氯化亞銅在氯化氫乙醇溶液內之溶度(淡).中國化學會志,1934,2:307.
6 張江樹.電池.南京:鐘山書局,1934.
7 張江樹.氯化亞銅在氯化氫乙醇溶液內之溶度(濃).中央大學科學研究錄,1935,甲組2(2).
8 張江樹.陽起石的分析.中央大學科學研究錄,1936.
9 張江樹.化學教學法.1943.
10 張江樹.中國三電化學研究.中國化學會志,1944,(8):83.
11 張江樹.理論化學實驗.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
12 張江樹.高中化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2.
13 張江樹.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