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永君

(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

鎖定
張永君,男,1973年生,祖籍湖北天門,工學博士,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 [1] 
中文名
張永君
籍    貫
湖北天門
出生日期
1973年
任職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張永君人物經歷

1992年09月至1999年07月,在國立武漢大學學習,先後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1999年08月至2003年06月,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和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05月獲工學博士學位。2003年07月進入華南理工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張永君學術兼職

華南理工大學的青年骨幹教師,兼國際著名期刊《Corrosion Science》、《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審稿人和廣東省腐蝕與防護協會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1] 

張永君研究領域

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主攻材料表面工程與腐蝕防護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在相關技術領域積累了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尤其擅長陽極/微弧氧化、化學轉化、化學鍍/電鍍酸洗鈍化等金屬表面處理技術,以及材料腐蝕防護性能監、檢測技術,如EIS、動電位極化等現代電化學測試技術。

張永君科研項目

主持申請並榮獲批准立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科技計劃(工業攻關)項目2項;指導教研項目8項(其中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1項),參與橫向項目多項。受益於上述項目資金的資助,已經搭建起比較完善的研究平台,形成了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

張永君科研成果

①開發出鎂合金高效環保陽極/微弧氧化新工藝Starter(Surf. Coat. Technol., 2002, 161(1): 36-43)。申請1項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1962959A。)。藉助EIS、PDP等現代電化學測試技術,對鎂合金的腐蝕降解行為及表面改性控制機理進行了較為深入、系統的研究(Corr. Sci., 2005, 47(11):2816-2831.)。對鎂合金恆流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生長機理及行為特徵進行了以SEM/EDAX、XRD、XPS為主要技術手段的研究(Surf. Coat. Technol., 2006, 201: 2381-2386)。
②對形狀/尺寸特殊的鎂合金製品的微弧氧化方法及裝置進行了研究。申請1項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101037782。)。
③提出了基於過程控制的陽極/微弧氧化新技術(即“低壓啓動+階躍升壓”、“先控流再控壓”的電參數控制模式),達到了節能增效和節約設備製造成本的目的。申請2項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101275262和CN101275263。)。
④提出了基於陽極/微弧氧化鍍前處理的鎂合金化學鍍新技術,解決了現有工藝難題,為陽極/微弧氧化開闢了嶄新的應用領域。申請1項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略。)。
⑤提出了評價鎂、鋁合金耐蝕性的新方法——浸泡轉色法,使該類檢測方法更加快捷有效。申請1項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略。)

張永君發表論文

已發表研究論文30餘篇,其中大部分為核心期刊第1作者,其中英文國際核心期刊論文(Surf. Coat. Technol., 2002, 161(1): 36-43)單篇引用近百次(據ScienceDirect統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