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樹芝

(中共河南省委原書記)

鎖定
張樹芝(1915年4月—2001年12月23日)湖南省華容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軍團第五師連長、營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〇師警衞營副營長,三五八旅七一六團營長、副團長、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第三五八旅七一六團團長。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第十一軍分區司令員。第一野戰軍六軍十八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長兼西安警備司令部司令員,西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副軍長,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兼河南省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屆中央委員。 [1] 
中文名
張樹芝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5年4月
逝世日期
2001年12月23日
主要成就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主要成就
二級八一勳章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一級解放勳章
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出生地
中國湖南華容縣

張樹芝人物簡介

張樹芝,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任戰士、班長、連長、營長等職,參加了湘鄂西根據地歷次反“圍剿”和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還先後參加了龍家寨、陳家河、忠堡、板栗園、漆家河、龍漆口、跑馬嶺、小川鎮等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他任副營長、營長、副團長、團長,參加了“百團大戰”和滑石片、黑馬張莊、齊會、陳莊、米峪鎮、硯灣、蘆家莊等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他曾任晉綏軍區第十一分區司令員、師長等職,先後參加了卓資山、包頭、大同、集寧、延安保衞戰、西華池、青化砭、羊馬河、潘龍等戰鬥,繳獲大批戰鬥物資,多次率部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輝煌戰績。
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野戰軍師長兼西安警備司令部司令員,公安四師到師長兼西安警備司令部司令員、西北軍區公安部隊司令部第三副司令員兼西安警備司令部司令員,西安市市政府委員,副軍長,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經常深入部隊調查研究,高標準高質量地訓練部隊,為部隊正規化建設和民兵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張樹芝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九、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屆中央委員。 [3] 

張樹芝詳細生平

張樹芝(1915~2001),192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轉為中共黨員。湖南省華容縣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張樹芝在湘鄂西參加過攻打華容、石首等戰鬥。在湖南華容縣跑馬嶺戰鬥中,和另外8名戰士與部隊失去聯繫,他們在洞庭湖畔堅持鬥爭40天,歷盡千辛萬苦回到部隊,受到部隊首長的表彰。1932年張樹芝任湘鄂西警衞師一團二營傳令班長,在漢川周家幫戰鬥中肋骨被打斷。傷愈後調任紅九師段德昌師長警衞員。在湖北宣恩縣衣碗水戰鬥中,因救護師長受到特別表彰。1933年調到紅三軍賀龍軍長處,先後任警衞班長、排長。長征途中任連長、營長。
抗日戰爭初期,張樹芝曾任八路軍一二〇師警衞營副營長、營長,1939年調任三五八旅七一六團三營營長。同年,在河北省平山縣陳莊戰鬥中,張樹芝指揮果斷,擊斃日軍旅團長水田。1940年,在阻止日軍進犯晉西北根據地的米峪鎮戰鬥中,張樹芝帶領的三營擔任正面主力營,經三天三夜激戰,殲敵700餘人,俘敵9人,繳獲大批槍支彈藥。同年8月,為配合百團大戰,在伏擊靜樂縣增援之敵的硯灣戰鬥中,僅用40分鐘時間就以斃敵30多人、俘虜10人、繳獲全部武器而告捷。1941年,張樹芝被選調到軍政學院第一期軍事隊和中央黨校第二期學習。1944年任七一六團副團長,次年任團長。因在大生產、大練兵運動和部隊移防工作中成績突出,無償支援兄弟部隊大批糧食、肥豬和其他物資,受到毛澤東、朱德、林伯渠、賀龍等中央首長的表彰。1944年底,任七一六團團長。
解放戰爭初期,張樹芝在綏東卓資山指揮七一六團和八團,全殲蔣軍新編二十六師,創反擊以來的首次大捷和以兩個團殲敵一個師的戰例,受到賀龍等首長的表彰。1946年11月,張樹芝率七一六團在山西省原平鎮西南端鐵路線上,配合獨二旅殲敵三十九師三團及保安十六團1500餘人;爾後乘勝南下,在忻縣平社地區殲敵四十師三團全部800餘人,活捉團長李波。1947年,張樹芝率部參加陝甘寧保衞戰,待延安中央機關、學校全部轉移和羣眾疏散完畢,才主動撤出,繼而奉命與三五九旅等部隊一起設伏,他率七一六團為主力,在青化砭殲滅北犯之敵三十一旅,俘旅長李紀雲以下官兵600多人,並獲多種軍用物資。同年又率部在陝西省風背上(山名)戰鬥中殲敵一個營,繳獲迫擊炮4 架,重機槍4挺。張樹芝在此次戰鬥中受重傷,右肩胛骨被打斷,入院治療時被鋸掉右鎖骨。1948年任晉綏軍區運城軍分區司令員。1949年初奉命創建六軍十八師並任師長。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樹芝率十八師進駐西安,兼任西安警備區司令員。1951年任西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兼公安幹部學校校長。1952年8月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4年任一軍副軍長。同年赴朝任志願軍副軍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61年調任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1963年任省軍區司令員。1969年任焦枝鐵路河南段指揮長,組織60萬民兵展開築路大會戰,僅用7個月時間建成通車,受到黨中央和鐵道部的讚揚。1970年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兼河南省軍區司令員、省軍區黨委書記。自1964年起,先後當選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九大”、“十大”代表、中共第十屆中央委員及中共河南省委書記。1984年5月離職休養。 [2] 
參考資料
  • 1.    熊清泉,董志文主編,.三湘開國將帥圖傳 少將卷 9,: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11,:第257頁
  • 2.    邵文傑,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纂.河南省志 第60卷 人物誌 傳記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第498頁
  • 3.    張樹芝  .岳陽市人民政府.2020-11-19[引用日期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