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轄地區
- 2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小張樓村
- 電話區號
- 0530
- 郵政區碼
- 274205
- 車牌代碼
- 魯R
- 户籍人口
- 36532人(2018年)
張樓鎮歷史沿革
編輯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成武縣二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後,屬常勝區。
1949年後,先後屬第四區、趙小廟鄉、大田集公社。
1978年12月,由白浮公社10大隊、27村;田集公社14大隊48村;苟村集公社2大隊組建張樓公社。
1983年12月,撤社建張樓鄉。
張樓鎮行政區劃
編輯2011年末,張樓鎮轄小張樓、田樓、呂衚衕、東黃海、趙小廟、趙集、張海、冀樓、蘭樓、譚樓、倪樓、馬寺、朱馬莊、張橋、劉鋪、呂窪、許莊、喬莊、苗樓、馮樓、大陳樓、謝樓、秦劉莊、杜莊、大趙莊、劉樓、大張樓、石樓、陳小廟29個村民委員會。
[1]
2020年6月,張樓鎮下轄29個行政村:小張樓村、田樓村、呂衚衕村、喬莊村、謝樓村、石樓村、劉樓村、杜莊村、大陳樓村、秦劉莊村、陳小廟村、大趙莊村、蘭樓村、張海村、苗樓村、馮樓村、許莊村、大張樓村、東黃海村、朱馬莊村、張橋村、呂窪村、劉鋪村、馬寺村、譚樓村、倪樓村、趙集村、趙小廟村、冀樓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小張樓村。
[1]
張樓鎮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成武縣張樓鄉
張樓鎮人口
編輯張樓鎮經濟
編輯張樓鎮綜述
2011年末,張樓鎮財政總收入19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1%。人均地方財政收入472元,比上年增長19%。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500萬元,增值税70萬元,企業所得税30萬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億元,比上年增長20%;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25%。
[1]
張樓鎮農業
2011年,張樓鎮有耕地面積5.2萬畝,人均1.4畝,以種植大蒜、棉花、蔬菜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農業總產值達到0.7億元,生產糧食1.5萬噸,人均416千克,其中小麥9000噸,玉米60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大蒜、棉花等,大棚蔬菜面積1.2萬畝,年畝均收入達到1.5萬元,主要品種有黃瓜、豆角、芸豆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4000頭,年末存欄量1000頭;羊飼養量6000只,年末存欄量3000只;家禽年飼養量28萬羽。
[1]
張樓鎮工業
張樓鎮商業
張樓鎮社會事業
編輯張樓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張樓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5處,各類文化專業户16户,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7100餘冊,學校體育場2個,4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有線電視用户0.7萬户,入户率88.3%。
[1]
張樓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張樓鎮有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1100人,專任教師7人;小學11所,在校生2400人,專任教師1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專任教師10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40萬元,比上年增長18%。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1%,比上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1]
張樓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張樓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37所,其中,醫院1所、衞生院34所,衞生防疫防治機構1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各類衞生機構有牀位7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11張,衞生技術人員61人,其中執業醫師14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8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張樓鎮社會保障
2011年,張樓鎮醫療救助1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50人次,共支出4.8萬元,比上年增長2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1347户,人數1567人,支出172.4萬元,比上年增長14%,月人均91.6元,比上年增長9%。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90萬元,比上年增長12%。敬老院1家,牀位156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34人。社區服務設施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7萬元,使120名困難羣眾受益。
[1]
張樓鎮交通
編輯張樓鎮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3051-3052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第296頁
- 3. 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07]
- 4. 威海4鎮上榜!山東首批教育強鎮築基試點鄉鎮名單公佈 .閃電新聞[引用日期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