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榮

(宋朝抗金英雄)

鎖定
張榮,北宋末、南宋初年抗金名將,紹興元年(1131年)在縮頭湖率舟師大敗萬餘金兵 [2]  ,張榮聚集梁山泊地區民眾抗擊侵略者,不斷襲擊金兵,張榮驍勇善戰,被人們尊為“張敵萬”。
中文名
張榮
別    名
張敵萬
國    籍
宋朝
民    族
職    業
武將
主要成就
縮頭湖大捷
出生地
張秋鎮
任    職
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淮東副總管、縣尉等

張榮人物介紹

張榮原為梁山泊(今山東梁山南)漁民,金滅北宋後,聚眾數百起義抗金,因其作戰驍勇,人稱"張敵萬"。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軍攻佔揚州(今屬江蘇),宋高宗君臣逃往杭州。張榮在梁山泊地區難以立足,遂率軍乘船沿泗水下游之清河南下,駐泊於承州(今江蘇高郵)以北鼉潭湖水域,以泥粘合茭草堆積成牆,築成水寨,遠近響應,眾至萬餘,並與宋承州守將薛慶取得聯繫,聲勢日盛。在位於承、楚(今江蘇淮安)二州之間,錦亙300餘里的樊梁、白馬、新開三個湖泊內襲擊金軍,屢獲勝捷。
張榮墓地圖 張榮墓地圖
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金朝為集兵攻取陝西,將由江南撤至六合(今屬江蘇)的完顏宗弼軍西調洛陽(今屬河南),由元帥左監軍完顏昌負責淮南戰場。九月中旬,完顏昌督軍攻克楚州,南宋守將趙立戰死。十一月,完顏昌乘天寒湖水冰凍之機,率軍進攻鼉潭湖義軍水寨,張榮孤軍不敵,焚燬積聚糧草,引軍撤退至通州、泰州。十一月三日通泰鎮撫使知泰州岳飛率軍撤出泰州,十一月七日岳飛軍渡江屯江陰軍沙上。 [1]  完顏昌乘勝猛撲泰州,張榮軍進入泰州守衞十餘日,泰州於十一月十七日為金軍攻陷。張榮軍退往縮頭湖與金軍對峙。十一月二十日通泰鎮撫使知泰州岳飛以失守待罪。
紹興元年(1131年)完顏昌為解除渡江南下後顧之憂,自泰州率軍萬餘乘船進入縮頭湖,企圖一舉攻滅張榮義軍。張榮出動幾十只小船迎敵。他看到金軍用大戰艦作前導,無法與之對抗,就想出一條妙計。張榮對部下説:“無慮也,金人止有戰艦數只在前,餘皆小舟,方水退,隔泥淖,不能觸岸。我舍舟而陸,殺棺材中人耳!”張榮所部引誘金兵陷入泥淖,不能自拔。抗金健兒們喊聲震天,將敵軍亂砍亂殺。連留在舟船中的金軍也不攻自亂,往往溺死。張榮乘勝克復泰州,“有謀而怯戰”的完顏撻懶(昌)逃往楚州,不敢逗留,一直撤至淮河以北。淮東路大部分州縣又重歸宋朝控制。縮頭湖之戰比岳飛建康之戰打得更為出色,是南宋立國後空前的大捷。張榮獲勝後,投奔劉光世,任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兼泰州知州,其部屬立功將將士四千零二十九人也進宮受賞。縮頭湖後也因而改名得勝湖
張榮一退於鼉潭湖,二撤於泰州、通州,迴避了不利形勢下的硬拼。儘管他的隊伍成了淮東僅存的孤軍,仍然不動搖,不畏怯,堅持抗爭,最後巧妙地利用地勢,誘敵深入,使金人“步騎四集,悉陷於淖,無得解者”,終於一戰成功,使敵人為之“膽落”。張榮在鼉潭的根據地被金人攻破後,便率領部下乘船航行到通州,本來想借道走海路,沒想到被風浪所阻,乾脆就佔據了通州;隨軍攜帶的糧食吃完了,張榮就屠殺通州居民作為糧食。 [3] 

張榮人物史料

江湖長翁文集》(宋人陳造) 卷27《上週樞密札子》説:“建炎之初,虜將龍虎敗於興化,金軍殲焉,亦張榮所裒棘荊鋤梃之夫。”
讀史方輿紀要》(清初)卷23《興化縣》説:“得勝河:縣東十里,本名縮頭河。宋建炎中,張榮、賈虎率山東義軍,繇梁山泊與金人轉戰至承、楚間,金將撻覽在泰州,榮以舟師設伏,掩擊於縮頭湖,大敗其眾,因更名得勝湖。”
《咸豐興化縣誌》卷1《古蹟》説:“得勝湖:縣東,古名率頭湖,又名縮頭湖。宋張榮等與金人轉戰,至此大捷,更今名。”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3同年四月庚午載:“金左監軍昌(完顏撻懶)既為張榮所敗,自楚州渡淮而北。”
《宋史》卷379《胡松年傳》載:“又薦張敵萬,向在淮南誘敵深入,步騎四集,悉陷於淖,無得解者,金人至今膽落。”
三朝北盟會編》卷143:“張榮,梁山泊漁人也”,“軍中號為張敵萬”。“金人已得楚州,遂併力攻茭城。榮不能當,焚其積聚。棄茭城,率舟船遂入通泰州。。”
《三朝北盟會編》引《金虜節要》:“撻懶攻淮東,撻不也攻張敵萬泰州縮頭湖水寨,為敵萬所敗,獲撻懶之婿户不剌、蘆達。”“户不剌”,應為“萬户不剌”,刊漏了“萬”字,“不剌”乃“鶻拔魯”歧譯。
金史》卷3《太宗紀》:天會九年正月“辛亥,蒲察鶻拔魯、完顏忒裏討張萬敵於白馬湖,陷於敵”。“張萬敵”為張榮綽號“張敵萬”刊誤。
《金史·斜卯阿里傳》記載:“六年,伐宋,主攻陽穀、辛縣,敗海州兵八萬,海州降。破賊船萬餘於梁山泊。”
《金史·赤盞輝傳》載有:“破賊眾於梁山泊,獲舟千餘”。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八記載:“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左監軍昌(完顏昌,即撻懶)既得楚州,有經營南渡之意,乃攻張榮鼉潭湖水寨。”“金人屢攻榮,阻湖淖,不得進。及是天寒水深,遂併力攻其菱城。榮不能當,焚其積聚而去。金人進攻泰州,飛以泰州不可守,棄城去,率眾渡江,屯江陰軍沙上。”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金人屯於孫村浦壽河也,屢遺入攻之,‘阻溺滓,皆不能進。’”“建炎四年十一月,金人攻張榮於鼉潭湖攻其菱城。……是時,天寒水凍;金人已得楚州,遂並辦攻其菱城。榮不能當,焚其積聚,棄城率筠船遂入通、泰州。” “金人進兵取淮揚也,榮乘間率舟船,自清河而下,滿舟皆載糧食,駐於鼉潭湖,以泥傅之,漸有萬餘。”
宋人熊克著的《中興小紀)) 記載:“紹興元年”“是春,金左監軍迭蘭引眾攻泰州水寨張敵萬,為敵萬所敗,擒其婿萬户布拉,殺五千餘眾。”
讀史方輿紀要》(清初)卷二十三《興化縣》説:“得勝河:縣東十里,本名縮頭河。宋建炎中,張榮、賈虎率山東義軍,繇梁山泊與金人轉戰至承、楚間,金將撻覽在泰州,榮以舟師設伏,掩擊於縮頭湖,大敗其眾,因更名得勝湖。”
《咸豐興化縣誌·古蹟》載:“得勝湖:縣東,古名率頭湖,又名縮頭湖。宋張榮等與金人轉戰,至此大捷,更今名。”
《宋史》卷三百七十九《胡松年傳》載:“又薦張敵萬,向在淮南誘敵深入,步騎四集,悉陷於淖,無得解者,金人至今膽落。”
金史》卷三《太宗紀》:天會九年正月“辛亥,蒲察鶻拔魯、完顏忒裏討張萬敵(敵萬)於白馬湖,陷於敵”。
《宋史》“紹興元年(1131年),金將撻懶渡淮,屯宿遷縣馬樂湖。”
宿遷縣誌》“紹興元年(金天會九年),四月金將撻懶渡江屯宿遷縣樂馬湖(駱馬湖),七月,撻懶自宿遷北歸。”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紹興二年(1132年)夏四月,丁亥,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知秦州張榮進秩一等......劉光世圖之尋召榮入朝,復進官遣還郡,命劉光世措置在去年十一月庚戌降旨召榮。”
三朝北盟會編》1131年冬,金兵再次擾侵。1132年,“己亥呂頤浩諜報敵中造舟”“命劉光世措置在去年十一月庚戌降旨召榮。”“使劉光世、張榮設伏兵於承楚要害地,邀擊可以大破敵眾。張榮被“降旨召”到淮安、高郵一代迎敵,這是張榮隱退後第一次復出。
續資治通鑑》紹興二年(金天會十年,1132年)“而張榮又大捷於淮甸。”
《宋會要》記載:宋幹道元年(1165年)“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四方館言:進奏院繳申到任臣僚九月旦表,……武功大夫建康府駐札御前諸軍副都統制張榮……詔令從都統制、副都統制,並與收接投進。”
文獻通考》記載:“乾道三年(1167年)五月……張榮為建康副都統制。”
《續資治通鑑》記載:“乾道三年(1167年)閏七月,上謂宰執曰:‘朕欲江上諸軍各置副都統制一員,令兼領軍事,豈惟儲他日統帥,亦使主將有所顧忌。’於是以郭剛為鎮江副都統制,張榮為建康副都統制。”
《續資治通鑑》記:“紹興三十一年,南宋抗金名將淮西制置使劉錡、淮東副總管張榮(南宋抗金農民軍首領)入邵伯湖以保自身。”之後,完顏亮在建康(南京)準備渡江,而宋水軍較弱,劉錡命張榮水軍急赴建康迎戰,待張榮趕到時,“採石磯之戰”已經基本結束。
《讀史方興紀要》記載“㟃峿山在縣北七十里,上有石洞,泉流不竭。宋紹興中,首領張榮屯此,以拒金人。”
《方輿紀要》:“紹興中首領張榮屯兵㟃峿山,以拒金人。”
民國《江蘇省鄉土志》:“張榮城,宋,張榮,宿遷縣城西北六十里,仍舊。”
徐州府志》:“張榮城,在治北六十里㟃峿山西,宋㟃峿山首領張榮以拒金,城外有交易所,俗名城子崗。
《宿遷縣誌》條約城,在縣治北三十里,相傳為立條約誓眾之處,俗名喬兒城。”“老營,在治北二十五里,因山為壘,四面壁立,周圍五里。相傳宋將屯此以御金人,有三峯高聳,遠望如連珠。”
《明一統志》雲:“宋紹興末首領張榮屯此山,以拒金人。”
《明倫彙編官常典》記載魏勝:“遣其子昌同㟃峿山首領張榮持旗榜往結山東忠義,金兵自新橋關子門砂堰之,敗殺傷者眾。”
《宋史》記載:“山東路忠義軍都統。遣其子昌同峒峿山首領張榮,持旗榜往結山東忠義。”
《宋史·魏勝傳》:“奏功,授閣門袛候差,知海州,兼山東路忠義軍都統,時同張榮廣有結合,屯兵城壘,賴以安堵。”

張榮個人生活

張榮梁山泊抗金兵

北宋末年,朝廷腐敗,宋徽宗、宋欽宗任用“六賊”,揮金如土,奢侈無度,剝削加重,民不堪命,江南河北遍燃起義烽火。其中,鄆州地區曾爆發農民起義,並以梁山泊為據點。後來,這支農民起義軍被鎮壓下去,其餘部散於民間。面對宋廷名目繁多的各項税收,地方官吏的巧取豪奪,梁山泊地區的漁民過着尤為悲慘的生活。
公元1127年,金人滅掉北宋。趙構為首的南宋王朝建立,宋高宗登基不久,就不斷遣使去金國,卑辭厚禮,一意求和。但金國最初兵力強盛,一心想吞滅南宋,根本就不肯承認南宋的重新立國。金人為了滅掉南宋,屢次興兵南下,金軍所至,極其野蠻地燒殺劫掠,給中原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浪裏白條鬥李逵 浪裏白條鬥李逵
金軍大舉南下攻宋,北方各地人民自發奮起反抗。張榮所領導的一支梁山泊漁民起義軍,這時也和當地貧苦農民組建水軍,轉而抗擊金。初有戰船數百艘,活動於梁山泊地區,英勇善戰,屢敗金軍,威震遠近,號為“張敵萬”。他們的抗金斗爭受到南宋名將,東京留守宗澤的重視,因此委以張榮官職,“假榮官至武功大夫,忠州刺史”。
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春天,金兵又揮兵南下途經山東。張榮指揮梁山泊水軍,沿途不時設伏襲擊,有力地牽制了金軍的南侵行動。金兵在梁山泊一帶屢遭張榮水軍襲擊,損兵折將。金軍為消滅這支義軍,不惜集中優勢兵力圍攻梁山泊。張榮就虛避實,與敵人進行周旋。
金天會六年(1128年)十月,金兵攻佔張榮老家襲慶府(今兗州)。張榮帶領粱山泊水軍在漁民的配合下,同金軍進行了一場殊死的激戰。
1129年,金將撻懶率軍由山東南侵,張榮帶領梁山泊水軍截擊完顏昌部金兵,又和金軍展開了一次大撕殺。梁山泊水軍在金軍的強力攻擊下,又一次遭受到重創。由於梁山泊水軍成為金軍南下的重要障礙,所以金軍決心要消滅這支水軍,梁山泊的形勢越來越險惡。張榮率眾順泗水一路向南轉移,駐在宿遷縣北六塘河東岸張山(嶂山)上,此地和梁山泊地區半是山陵半是湖泊地形相似,適宜善於水戰的張榮水軍攻守。在此駐軍不久,金兵直驅南下,張榮率部也隨即退擊南去。何俌:“澤死而杜充代之,是何異以淵代逖,以姜維而繼孔明之事功也?宗澤在則盜可使為兵,杜充用則兵皆為盜矣。”

張榮縮頭湖大捷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軍攻佔揚州,宋高宗君臣逃往杭州。張榮在梁山泊地區難以立足,到宿遷短暫駐紮後,遂率軍乘船沿泗水下游之清河南下,軍駐泊於承州(今江蘇高郵)以北鼉潭湖水域,以泥粘合茭草堆積成牆,築成水寨,遠近響應,眾至萬餘,並與宋承州守將薛慶取得聯繫,聲勢日盛。在位於承(今高郵)、楚(今淮安)二州之間,錦亙300餘里的樊梁、白馬、新開三個湖泊內襲擊金軍,屢獲勝捷。
得勝湖景色 得勝湖景色
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金朝為集中兵力攻取陝西,將由江南撤至六合(今屬南京)的完顏宗弼軍西調洛陽(今屬河南),由元帥左監軍完顏昌(撻懶)負責淮南戰場。九月中旬,完顏昌督軍攻克楚州,南宋守將趙立戰死。十一月,完顏昌乘天寒湖水冰凍之機,率軍進攻鼉潭湖義軍水寨,張榮孤軍不敵,焚燬積聚糧草,引軍撤退至通州、泰州。十一月三日,通泰鎮撫使知泰州岳飛率軍撤出泰州;十一月七日,岳飛軍渡江屯江陰軍沙上。完顏昌乘勝猛撲泰州,張榮軍進入泰州守衞十餘日,泰州於十一月十七日為金軍攻陷,張榮軍退往縮頭湖與金軍對峙。
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完顏昌為解除渡江南下後顧之憂,自泰州率軍萬餘乘船進入縮頭湖,企圖一舉攻滅張榮義軍。張榮率義軍乘數十舟迎戰,當他發現金軍以大船在前,其後均為小舟時,先命部下避其鋒鋭,不與其交鋒,待湖水方退時,佯敗棄舟上岸,引誘金軍舟船駛至臨岸水淺處,盡陷泥淖,不能自拔。張榮乘勝克復泰州,“有謀而怯戰”的完顏昌逃往楚州,不敢逗留,一直撤至淮河以北。淮東路大部分州縣又重歸宋朝控制。縮頭湖之戰比岳飛建康之戰打得更為出色,是南宋立國後空前的大捷。張榮獲勝後,投奔劉光世,任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兼泰州知州,其部屬立功將將士四千零二十九人也進宮受賞。縮頭湖後也因而改名得勝湖

張榮明州丁母憂

張榮在縮頭湖大戰金兵以後,雖然劉光世上報朝廷,“以榮知泰州。”但畢竟是聚眾遊擊,之前多次被朝廷圍剿,還是不被朝廷信任。
馮先知編著的《中國曆代重大戰爭詳解·宋代戰爭史》的敍述:“趙立對抗金非常堅決,殺死為金人遊説的幾個老朋友,講起金人就咬牙切齒。但是他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認為張榮是“賊”,經常和他磨擦。因此這座孤城與附近的鄉村對立起來,收不到賦税,城中糧食異常缺少。金兵來攻,趙立堅決迎擊,曾打破完顏昌(撻賴)和宗弼的部隊。金兵退了,他卻引兵去打張榮、搶奪糧食。這樣做法的結果是削弱了抗戰力量,使保衞國土的事業受到重大損失。”
“對武將的猜忌和防範,一直是趙宋王朝恪守不渝的家規。宋朝政治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實行重文輕武、以文制武,打壓武將的事權,使武將受制於文官。只要出現武將功大、官高、兵多、權重的情況,就會被宋朝統治者視為對皇權的巨大潛在威脅。”
古代水軍 古代水軍
張榮率部和家人隱居杭州南的明州(今浙江鄞塘區),這裏在南宋朝廷南方,屬於安全地帶。張榮選擇這樣的地形隱居有着充分考慮,這裏的地理環境和山東梁山泊、江蘇駱馬湖差不多,都是有水有山,適合水軍作戰,可攻可守。可能張榮選擇這裏還有可以直接入海,為迴歸北方作準備。
紹興四年(1134年),“張榮屯平江(今蘇州)”期間,母親去世,回鄞塘守孝。但是未滿三年守孝期,就被朝廷召回。紹興五年(1135年)“歲次乙卯”“淮東宣撫司遊奕軍同統制張榮,丁母憂,詔起復。”

張榮宿遷任縣尉

紹興五年(1135年)“歲次乙卯”,張榮被“詔起復。”《宋史》等史書都沒有明確記載張榮起復後任職和有關活動消息。在明《萬曆宿遷縣誌》記載:“宋,縣尉,紹興,張榮。”即宋紹興年間宿遷縣尉是張榮,是志書上記載宿遷宋朝時期唯一縣尉。清《同治宿遷縣誌》職官表中也記載:“宋,張榮,縣尉。”應該是張榮被起復後到宿遷任武縣尉。一是宿遷是南遷後南宋的北方前沿防線,張榮本是義軍,安排到別的正規軍不願意去的地方,符合當時朝政環境;二是張榮本北方人,曾在宿遷短期駐紮過,熟悉這裏的環境和風土人情;三是張榮曾在泰州大敗金兵大將完顏昌,駐紮當時屬於前線的宿遷對金兵有威懾力。任命張榮任宿遷縣尉管理地方社會治安和防禦金兵入侵,當是比較合適的人選。《宿遷市宿豫區軍事志》記載明確:“高宗紹興六年(1136年),韓世忠率部攻宿遷,都統制呼延通與金兵激戰,金兵大敗,活捉金將孛堇牙合。後義軍首領張榮率部在㟃峿山抗擊金兵。”“1136年夏曆二月,宋將韓世忠反攻宿遷縣城,都統制呼延通將金兵打敗,活捉金將孛堇牙合。後義軍首領張榮在縣北㟃峿山駐守,抵禦金兵。”張榮到任宿遷縣尉時,宿遷城已被金將孛堇牙合帶兵佔領,只能召集兵馬駐守㟃峿山。
天眷三年(1140年),金主戰派完顏宗弼率領金國軍隊南侵,先在開封正南的順昌敗於劉錡所部的“八字軍”,再於開封西南的郾城和潁昌,在金國女真精鋭部隊所拿手的騎兵對陣中兩次敗於岳飛的岳家軍,只在開封東南面的淮西亳州宿州一帶戰勝了宋軍中最弱的張俊一軍,在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敕召回岳家軍前,金軍已被壓縮到開封東部和北部。完顏宗弼開始轉向接受議和。皇統元年(1141年)二月,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飛、韓世忠、劉錡、楊沂中等將領的兵權,表示和金簽署和議的誠意。並殺害岳飛,滿足完顏宗弼議和所設前提。
消息傳到宿遷,張榮弟弟張興勸他趕緊解甲歸田,以免災禍上身。張興“不樂仕進,亦不樂兄之久勞於官,勸之乞休。”“榮公官於宿,弟興與偕來,遂世居。”但張榮辭官後也無法離開宿遷到浙江明州鄞塘居住。
1141年十一月,南宋和金簽訂《紹興和議》規定:一是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二是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陝西大散關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三是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紹興和議》中還規定南宋境內的漢人歸南宋,原籍金國境內的漢人歸金國。北方漢人成為金國臣民,而且不能南逃,否則將被遣返。宿遷在淮河以北,協議簽訂後屬金地,張榮無奈“置廬於市,置田於鄉”“兄命傾囊置崗田五頃於南仁鄉七圖,置沙地四頃於順德鄉十圖”“ 遂為宿人矣”。

張榮㟃峿山御金兵

宋金第二次議和後,雙方維持近二十年之友好。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完顏亮遷都燕京(今北京),不久,又下令營建南京(今開封),同時增加賦税修造戰船,大規模強徵男丁為兵準備南侵,但對外卻不準説是要進攻南宋。1159年末,金出榜禁止百姓傳説南侵事,“違禁者誅”。在此環境下,不堪金朝的繁重賦税,濟南府農民耿京、李鐵槍等人揭竿而起,率領當地農民攻佔萊蕪、泰安。不久,山東各地的小股義軍賈瑞辛棄疾等人紛紛率眾前來投奔,連大名府的王九也表示願受耿京節制。1161年四月,金使至臨安,正式挑釁,痛恨金人的張榮也重新揭竿而起,駐兵㟃峿山準備抵禦金兵南進。此時張榮之前已經隱退“置廬於市,置田於鄉”,不再是南宋官員,只是金國的民,所以被稱為“首領”。《水經注》有記載㟃峿山在宿遷縣北七十里。宋紹興首領張榮屯兵此山以拒金人。”1161年夏,完顏亮親帥60萬大軍,分四路出擊,志在一舉滅亡南宋。宿遷人魏勝趁金軍即將南侵之機,起兵收復了海州(今江蘇連雲港西南、宿遷東北地區)。完顏亮為解除後顧之憂,分兵數萬圍攻海州。魏勝知道張榮曾在泰州大敗完顏昌,現在又揭竿而起,就“遣其子昌同㟃峿山首領張榮持旗榜往結山東忠義。”共同抵抗金兵進襲。其中“山東”並不是所指今天的山東地域,當時宿遷也是山東路轄區。

張榮歷史故事

張榮十四世同居

張榮在宿遷鄉下居住地誌書記載比較模糊,僅知是黃河西的順德鄉十圖,家譜上也只能具體到順德鄉十圖,《宿邑黑墩張氏家譜》的《祠譜序》中記錄:“吾族始祖榮興二公,生於宋,同來宿預遂世居......我族人河西一房,依耿車集西家廟改為支祠,以時祭掃......河東一房,依崇河東岸立支祠。”在家譜中明確記載“耿車集西家廟改為支祠”,家廟在此,居住地應也在此地。“徙居宿遷,遂為宿人。中析而為二,籍順德鄉者曰榮,十世同居朝廷旌為義門,今邑志所載者是也。籍南仁鄉者曰興”。康熙《宿遷縣誌》記載了耿車方位,“耿車集在順德鄉,去治西南二十里”。家譜記錄張榮墓“在治西二十五里”,現墓地又在耿車西約5裏,正好符合家譜和志書所記,張榮居住地在耿車一帶無誤。
明萬曆《宿遷縣誌》中記載:“張榮,十世同居之始祖。”“張賓,順德鄉人,自始祖張榮以來同居,衣食勞逸必均;私蓄偏聽必戒;嫁娶有節,祭祀有禮。以致宴飲葬喪凡百甲午,靡不定為約束,悉尊家長所統率,事有條理,悠久諧和,不致乖戾。成化七年,有司上其事,旌表八世同居,今入鄉賢祠。”“張榮及其弟興為十四世同居之始祖。賓及弟侖守其祖訓,八世同居,男女二百餘人無閒言,有架上衣,不問主,懷中兒,不分乳”之語。《江南通志》《徐州府志》等均有記載張氏多代同居,明萬曆《淮安府志坊巷中記載張賓和張鵬分別得到朝廷頒發的旌表牌坊“八世同居坊”和“十世同居坊”兩處,兩處牌坊的位置記載是“俱泗水(今黃河)河西”。明《萬曆宿遷縣誌》記載:“尚義坊,為張榮立。同居坊,在運河西,為張賓立。”
張榮的後代還被“欽賜勒書旌表,免其族人雜泛差徭,給予世襲衣巾奉祀”受到旌表,還以孝義聞名鄉里,多人入鄉賢祠,享受鄉賓飲,“ 名列鄉賢,永享春秋公祭”。
張榮後裔家譜 張榮後裔家譜
張鵬是張榮的曾孫,當他祖母王氏病重的時候,張鵬親自煎藥,端吃捧喝,晝夜不離病牀半步,兩三個月衣不解帶,他的祖父和父親去世後,他在墓地築廬守墓三年,母親梁氏去世,他也如此守墓三年。他的兒子張機繼承了他的孝義傳統,侍奉張鵬和他一樣,鄉里人人都稱讚他們家是孝順世家。《同治宿遷縣誌》記載:“明張賓、賓弟侖,自始祖榮以來八世同居,男女二百餘人有架上衣不問主,懷中兒不分乳之語。成化七年旌義門,祀鄉賢。”“張瑾,正德六年歲飢,瑾出粟千石賑恤貧民,欽賜勒書旌瑾不敢當,乃書始祖榮名,立匾以承恩寵。”
在《宿邑黑墩張氏家譜》中有一份順治十八年八月十四日的《義門旌表》,“江南淮安府邳州宿遷縣尉崇祀先民,以勵風化事,照得本縣,於成化年間有義民張榮九世同居,有司上其事以聞,勒賜本民尚義應免其族人雜泛差徭……準張夢兆領世襲帖,奉祀簧學社學,俾春秋隨本縣舉行鄉飲觀禮,訓我童蒙……右帖給附又順十圖張公九世同居後裔奉祀衣巾生員張夢兆准此。”

張榮溱潼會船

泰州興化茅山、顧莊、溱潼,清明節撐會船競賽的習俗,由來已久,起源於南宋期間,茅山地區人民協助山東義民在茅山縮頭湖大敗金兵的一段真實歷史。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山東抗金首領張榮與賈虎等聚山東義民數千餘人,漁船二、三百隻,自梁山泊與金人轉戰南下。為了妄圖打通運河沿岸各州縣,金監軍撻懶率精鋭之師,從山東而來,攻克承楚(今淮安市),又陷泰州。義軍伺隙擊之,屢捷。榮謂泰州,承楚內地,泰州復則承楚無不復。於是決定先復泰州。與敵戰溱潼村前之溱潼湖,小舟出擊,佯敗,退至茅山、顧莊之間縮頭湖。撻懶以為義軍船小,人少,又無鬥志,想全殲之,遂緊追不放。縮頭湖在山旁,山土風化,湖牀增高,正值天旱水涸,敵艦駛入湖內為泥淖所阻,不能前進。榮分軍為二,一半乘舟,一半登陸。義軍以茅山、顧莊村民為導,包圍敵艦,用弓箭向艦上射擊,敵艦不能行駛,禁不住四支榮兵三攻擊,敵兵只能從舟中躍出,褰裳登岸,急不暇擇,手忙腳亂,往往溺斃水中,或陷入泥淖,不能自撥,死者無數。撻懶爬出船艙,由健卒背上河岸,指揮健卒與義軍肉搏,衝開血路,方始走脱。撻懶收殘兵敗將,次日逃奔楚州。榮軍收回師,檢查俘馘約五千餘人。義民傷亡亦眾。
水滸人物 水滸人物
劉光世上奏此事,朝延擢(任命)榮為泰州知縣,令榮往縮頭湖畔奠祭山東陣亡之義民。榮至茅山擇縮頭湖口之高地設壇,並請茅山僧人登壇誦經。後人稱該地為奠祭口。該口在茅山顧莊中間的唐港河邊(現為火葬場)。在設壇奠祭前,茅山、顧莊人民已將死亡之義民安葬。明嘉靖年間,倭寇入侵揚州裏下河地區,為保家衞國,溱潼、茅山、顧莊一帶民眾紛紛組織會船隊,協助官兵殺敵,後遂演變為一年一度清明節撐會船的起因。另有撐會船的寓意是溱潼、茅山、顧莊等地老百姓,為在反金戰爭中死亡的山東陣亡之義民的無主墳進行祭掃,以寄衰思。
張榮、孟威、賈虎、鄭握等將領成為施耐庵創作小説《水滸傳》中“阮氏三雄”和浪裏白跳張順等水上英雄的原型而流芳百世。
在小説《水滸傳》中,宋江等108位好漢起義後,佔據梁山泊,對抗朝廷,聲勢浩大,但歷史上的宋江,似乎並沒有控制梁山,而是“轉略十郡”,流竄到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後,被知州張叔夜招降,但在歷史上,梁山泊“素多盜”,其中最出名的一位,曾經創下南宋抗金戰場上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捷,殺死5000金兵,戰果高於抗金名將岳飛收復建康之戰和韓世忠黃天蕩之戰!

張榮蘇皖戰金兵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南宋朝上陳康伯堅決抗戰、拒絕和談,高宗遂令備戰,分四路迎敵。其中老將劉錡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節制諸路軍馬,擔負江淮地區抗擊金軍主力的重任。劉錡向高宗提議重新任用張榮,封為“拱衞大夫利州觀察使”,因熟悉泰州地形命其駐紮,“張榮添差淮南東路馬步軍副總管,泰州駐紮。榮本泰州土豪,建炎間聚眾為盜,屢與敵角,故複用之。”。
“紹興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辛亥(立冬到大雪的時間段),江淮制置使劉錡,令淮東副總管張榮選所部戰船六十五艘,民兵千人,赴淮陰軍前使喚。”
“先是有詔調淮東丁壯萬人付榮,於射陽湖等處緩急保聚。時淮東遭水災,民多乏食,錡請日給民兵錢米及借補首領官資以為激勸,而轉運使楊抗令榮分其兵之半歸農,半給錢米。至是調赴軍前者,皆潰逸不歸,榮卒不能軍。”“是日,榮被檄即發泰州,至楚州則大軍已退,其所統民兵皆驚潰。榮收散亡僅千人,至邵伯埭,決運河水入湖以自保。”
載:“十二月二十八日,又報再遣統制官張榮統率全軍,追襲至十九日未時,至全椒縣界地名馬村後河楚湄溝,趕上與賊對敵,殺死番賊並掩擁入河不知其數,收到被虜鄉民老小數千人大獲勝捷。又據建康府駐答御前諸軍都統制、淮南兩路制置使、京畿河北淮北壽亳州招討使李顯忠黃旗走報:契丹虜酋完顏亮被殺之後,淮東番賊遁走準留精鋭三萬户在和州,為殿後。顯忠近已統兵收復和州,趕殺番賊於橫山澗後河,兩次獲捷。相繼遣發統制官耿卞孔福、張榮……軍馬並續遣發池州。”從記載可以看出,張榮追擊潰逃金兵至安徽全椒大勝後,又繼續追敵到了池州、和州,“掩擊賊眾溺死不知其數,奪下牛畜被虜老少五千餘人”後,“一路肅靜,商賈通行,人民復業” ,讓地方百姓能平安生活。戰中張榮受傷,李顯忠紹興三十二年四月五日向朝廷請求軍賞言:“昨來統制官戴皋等一軍在尉子橋,首先賈眾與賊血戰。奇功重傷統制官武顯大夫張榮……二百五十六人,重傷一百六人,輕傷六十九人”。
乾道三年(1167年)張榮,武功大夫,建康府駐劄御前左軍統制、差充建康府駐劄御前諸軍副都統。閏七月二十七日到任,任內轉右武大夫。至淳熈元年(1174年)二月十一日,改差荊鄂駐劄御前諸軍副都統制。”“右武大夫、左千牛衞大將軍,再差充建康府駐劄御前諸軍副都統制。淳熈二年(1175年)正月四日到任,至淳熈三年(1176年)正月十七日,添差江南東路馬步軍副總管建康駐劄。”
參考資料
  • 1.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四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6-14]
  • 2.    得勝湖與四義樓  .泰州日報[引用日期2024-02-27]
  • 3.    《三朝北盟會編 卷一百四十四》:十五日壬午,張榮屠通州。 張榮在鼉潭,為金人破其茭城,遂率舟船至通州,過捍海堰,欲出海,復歸京東,為水濤所阻,不得去,遂據通州,糧且盡,取人為羓,斷其首,斫其兩臂、兩脛,以鹽淹,曝幹,用充糧食,得脱者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