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梓太

鎖定
張梓太,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復旦大學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雙碳”目標法治保障研究基地負責人(與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共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1] 
主要從事環境與資源法、能源法、海洋法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中文名
張梓太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環境與資源法、能源法、海洋法
職    稱
教授

張梓太社會任職

全國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
上海市法學會環境與資源法研究會會長;
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諮詢專家;
生態環境部環境損害鑑定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海洋局中國大洋協會理事;
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複議委員會委員。

張梓太主要研究項目

  1. 國家管轄範圍外深海資源共享機制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
  2. 氣候變化背景下低碳城市的政策措施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
  3. 應對氣候變化適應性戰略法律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
  4. 環境資源法典化基礎研究(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
  5.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基礎理論研究(生態環境部)
  6. 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研究(生態環境部)
  7. 環境行政執法類型化研究(生態環境部)
  8. 深海海底資源勘探開發立法研究(國家海洋局)
  9. 人類活動下區域環境演變與生態系統調控——區域生態安全的法律調控(“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10. 防治PM2.5立法支撐技術研究(唐仲英基金會)
  11. 長三角一體化生態環境法治教育促進和保障研究(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12. 環境監管執法考核制度研究(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張梓太榮譽稱號

上海市曙光學者(2003年);
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2004年);
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2006年)。

張梓太代表性研究成果

  1. 《國家管轄範圍外深海資源共享機制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23年)
  2. 《深海海底資源勘探開發法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首版、2023年修訂版)
  3. 《環境法法典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4. 《環境法律責任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
  5. 《全球因應氣候變化的司法訴訟研究——以美國為例》(《江蘇社會科學》2015年)
  6. 《氣候變化國際立法最新進展與中國立法展望》(《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
  7. 《結構性陷阱:中國環境法不能承受之重——兼議我國環境法的修改》(《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
  8. 《我國自然資源生態損害私法救濟的不足及對策》(《法學雜誌》2012年)
  9. 《中國氣候變化應對法框架體系初探》(《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0)
  10. 《國際氣候適應制度的滯後性及其發展障礙》(《法學》2010年)
  11. 《關於我國碳税立法的幾點思考》(《法學雜誌》2010年)
  12. 《論我國環境法法典化的基本路徑與模式》(《現代法學》2008年)
  13. 《論中國對氣候變化之適應性立法》(《環球法律評論》2008年)
  14. 《我國環境侵權責任保險制度之構建》(《法學研究》2006年)
  15. 《中國環境行政訴訟之困境與對策分析》(《法學評論》2003年)
  16. 《行政補償理論分析》(《法學》2003年)
  17. 《環境犯罪歸責的主觀要件分析》(《現代法學》2003年)
  18. 《論光污染糾紛的法律適用》(《法商研究》2001年)
  19. 《論公害罪》(《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
  20. 《污染權交易立法構想》(《中國法學》1998年)
  21. 《論國家環境權》(《政治與法律》1998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