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柱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鎖定
張柱國(1913年-1992年10月20日),山西省繁峙縣人。1937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縣動員會宣傳部長,區委書記,縣委書記,縣支隊政治委員,公署行政專員,兵團後勤部代部長,政治委員,軍委公安後勤部政治委員,公安師政治委員,黑龍江省公安廳副廳長兼公安總隊政治委員,公安部隊黑龍江省總隊第二政委,公安部隊政治部副主任等職。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了百團大戰;解放戰爭的時期,他參加了應縣、綏遠、張家口、解放北平以及太原等戰役,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功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為公安部隊和二炮部隊建設貢獻了力量。1964年由大校晉升為少將軍銜。1992年10月20日,張柱國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1-2] 
中文名
張柱國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3年
逝世日期
1992年10月20日
出生地
山西省繁峙縣
性    別

目錄

張柱國人物生平

張柱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964)。1913年生於山西繁峙。1936年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7年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繁峙縣三區戰地動員委員會會員,中共繁峙縣委宣傳部部長。參加繁峙地區1943年秋季反“掃蕩”鬥爭。1944年任中共繁峙縣委書記兼縣支隊政治委員,領導縣軍民反“掃蕩”、反封鎖鬥爭。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北嶽區雁北專員公署專員,組織支前工作。1947年任北嶽軍區後勤部參謀長。1949年任第20兵團後勤部代理部長、政治委員。參與組織領導了綏遠、大同、集寧、張家口、太原、平津等戰役戰鬥中的後勤保障工作。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公安軍後勤部政治委員。1952年起,任東北軍區公安總隊政治委員,公安軍第22師政治委員,公安內衞第4師政治委員,黑龍江省公安廳副廳長兼人民武裝警察黑龍江省總隊第二政治委員,公安部隊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55年獲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2年10月20日在北京逝世。 [2] 
參考資料
  • 1.    張柱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08-09]
  • 2.    湯少雲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部編.開國將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