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松

(詞曲唱作人)

鎖定
張松,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人,2012年畢業於洛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詞曲唱作人。
本    名
張松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89年09月
畢業院校
洛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
血    型
A型
身    高
173 cm
主要成就
2009年5月,歌曲《牽掛》獲洛陽市創作歌曲評選“二等獎”
職    業
詞曲唱作人
出生地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
籍    貫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

張松人生履歷

張松 張松
張松,2012年畢業於洛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學習音樂表演專業並師從於音樂學院陳培元教授學習理論作曲。學習音樂以來始終把“音樂成就夢想,堅持就是勝利”作為激勵自己的座右銘。在校學習期間,擔任洛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合唱團團長及文體委員等職務,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和“三好學生標兵”,並多次在文藝活動、比賽中被評為“先進個人”稱號,被評為洛陽師範學院“百名活動競賽標兵”及“省級三好學生”等稱號;2012年榮獲“洛陽師範學院優秀畢業生”、“河南省優秀畢業生”及洛陽師範學院“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12年5月16號,成功舉辦了由洛陽市音樂家協會主辦、洛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承辦的“感謝”張松作品音樂會,並由洛陽電視台和洛陽晚報等媒體報道!
2013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合唱指揮班學習,開始了他音樂道路上的嶄新旅程。

張松獲獎經歷

2008年參加河南省第二屆青少年才藝電視大賽,獲民族唱法專業組”優秀獎”;
2009年5月,歌曲《牽 掛》獲洛陽市創作歌曲評選“二等獎”;
2010年5月,歌曲《鄉情難忘》獲洛陽市創作歌曲評選“二等獎”;
2010年5月,歌曲《感 謝》獲洛陽市創作歌曲評選“三等獎”;
2010年參加中國原創作詞網“大禹杯”原創作詞比賽,歌詞《母親河的讚歌》榮獲“三等獎”;
2011年5月,歌曲《黨的兒女》獲洛陽市歌曲創作大賽“一等獎”;
該曲還在2011年 首屆“五洲杯”全球華語歌壇超級星秀選拔暨音樂作品徵評活動(中國賽區)中,榮獲“優秀獎”;
2011年5月,歌曲《美麗中國》獲洛陽市歌曲創作大賽“一等獎”;
2011年5月,歌曲《母親河的讚歌》榮獲洛陽市歌曲創作大賽“一等獎”;
該曲還在2011年首屆“五洲杯”全球華語歌壇超級星秀選拔暨音樂作品徵評活動(中國賽區)中,榮獲“金獎”;
同時,該作品在參加首屆“五洲杯”全球華語歌壇超級星秀選拔暨音樂作品徵評活動總決賽(香港賽區)中,榮獲“金獎”;
2011年,歌曲《雁已西飛》在首屆“五洲杯”全球華語歌壇超級星秀選拔暨音樂作品徵評活動(中國賽區)中,榮獲“銅獎”;
2012年5月,歌曲《中國紅》榮獲洛陽市歌曲創作大賽“一等獎”;
張松作品音樂會
張松作品音樂會(3張)
2012年5月,歌曲《班長告訴我》榮獲洛陽市歌曲創作“一等獎”;
2013年5月,歌曲《有一條南湖的船》獲洛陽市歌曲創作評選活動“一等獎”;
2013年5月,歌曲《家鄉話》獲洛陽市歌曲創作評選活動“一等獎”。

張松創作之路

張松1989年9月出生在山東濱州市惠民縣的一個農村家庭,因為爺爺會拉二胡,張松很小就接觸了音樂。
高二那年,張松正式提出要學習音樂,卻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後來,經過他的爭取,父母終於想通了,併為他湊齊了參加音樂培訓班的費用。
2008年,張松順利考入洛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
2009年3月,在大學校園生活一段時間的張松因為想念父母創作了他的第一首歌《牽掛》。創作這首歌后,他得知洛陽市歌曲創作評選活動正在進行,便將《牽掛》投給了活動主辦方。沒想到,這首歌竟獲得了二等獎。此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張鬆開始了自己創作歌曲之路。
張松在洛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讀書期間,其創作的音樂作品多次在河南省省市級歌曲創作評選比賽中獲獎,他創作的很多歌曲也受到了洛陽市音樂家協會領導的一致好評!
2012年5月16號,“感謝”張松原創作品音樂會在音樂學院演播廳成功舉行,此次原創作品音樂會是洛陽市首個學生作品音樂會,同時音樂會的舉行也得到了洛陽電視台、洛陽晚報等媒體的報道。
張松創作歌曲集
張松創作歌曲集(23張)
近年來創作的作品有:《黨的兒女》《美麗中國》《母親河的讚歌》《中國紅》《班長告訴我》《牽 掛》《鄉情難忘》《感 謝》《美麗的攀枝花》《莫大的榮光》《黃土情歌》《家鄉話》《相愛一瞬間》《幸福的守候》《雁已西飛》《啊,千燈古鎮》《百歲老孃》《如果有一天》 《美麗的新疆》《訴衷情》《天邊的故鄉》《永恆的誘惑》《惠民縣一中校歌---<美麗一中>》《有一條南湖的船》《太陽出來喜洋洋新編》《新時代的鐵軍鐵兵》《邊關的山》《看我的,跟我上》《因為有你》《向遠方》《木棉和白楊》《放飛夢想》《相約未來》《戰鬥,戰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