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松鶴

(美術雕塑家)

鎖定
張松鶴(1912年10月10日-2005年7月28日),廣東東莞人。1930年考入廣州美術專科學院。1936年入國民第二軍第四師任中尉藝術科員,繪編抗日宣傳畫報。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及東江抗日縱隊,歷任抗日民主區長、聯區主任,東江南岸第三戰線副指揮,華北《行軍快報》、《行軍畫報》主編。建國後,曾先後在北京市人民美術工作室、北京市美術公司、北京畫院從事雕塑創作。是新中國雕塑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自上世紀60年代起,被授予國家突出貢獻專家,並一直享有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2005年7月28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
中文名
張松鶴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2年10月10日
逝世日期
2005年7月28日
畢業院校
廣州美術專科學院
出生地
廣東東莞
代表作品
《毛主席畫像》,《毛主席紀念章》,《馬克思和恩格斯像》
從事工作
從事美術雕塑工作

張松鶴人物生平

張松鶴是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幼年因家貧,十六、七歲才唸完小學。1930年春,到廣州同洲美術館學畫炭像,兼上中學夜校補習文化。同年秋考入廣州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由於酷愛雕塑藝術,利用課餘時間鑽研雕塑。1934年夏畢業後,回清溪鹿鳴學校任教,後又在家鄉創辦柏朗學校。
1936年經堂兄介紹加入宣傳抗日的國民革命軍第12集團軍154師,任中尉科員,負責編繪抗日宣傳漫畫。1937年夏赴淞滬抗戰戰區並參加“南京保衞戰”。撤退廣東後,由於不滿軍中的腐敗及丟棄傷兵等行為,他於1937年12月離開國民黨軍隊回鄉,經好友介紹,回鹿鳴學校任代課教師,並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日軍於同年10月在廣東大亞灣登陸,他在清溪組織“東莞縣民眾抗日自衞團卅二大隊”並當選為大隊長。11月,日軍佔領莞城,回師掃蕩鐵路沿線。12月中,他和林錦華、黃高陽帶領自衞大隊與石馬、約場自衞大隊匯合,到白花洞嶂閣集中,12月中旬,部隊整編為“惠東寶邊區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二大隊,他任副大隊長。1938年底,任政工隊組長,受派遣到和師部失去聯繫的國民黨張瑞貴部913團做政治工作,爭取他們共同抗日。後來,又派回鹿鳴學校任教師,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9年底,參加清壙區委,任宣傳委員。
1940年至1941年,在龍崗坪崗中學、石龍中學(當時遷來清溪)、清溪鹿鳴學校同時兼任三間學校教師,開展抗日救亡工作。當時,石龍學校長黎彥林很反動,強迫教師填表加入國民黨,先後兩次他都把申請表撕了。區委書記見他面目漸漸暴露,就把他調回部隊去了,任司令部政工隊副隊長。1942年冬,任惠陽大隊油印室主任,印發出歌和宣傳漫畫。1944年初回清溪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把各鄉長。後來石馬、鳳崗、壙壢、雁田、約場地先後成立政府,把各鄉統一成立新三區,他當選為區為。1945年8月底,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加緊清鄉、區鄉抗日政府又重新打游擊。四區(東江河區)澈到三區,成立聯區,他任聯區長。
1946年6月30日,隨東縱部隊北撤山東,在華東黨校學習一年後,在兩廣縱隊負責出版工作,繪編《行軍畫報》、《行軍快報》和小型畫冊。1948年秋轉業任華北大學文藝部美術研究員。曾參加太原前線和解放天津入城美工隊。1949年春在北平華北大學任教,後調北京人民美術工作室專事雕塑創作。1951年,先後兼任華北軍區石家莊烈士陵園雕塑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美工教授、中國雕塑工廠顧問、人民英雄紀念碑塑組和中國美協雕塑組副組長、四川古代雕塑藝術考察團團長。1954年在北京市人代會上被評為北京市優秀藝術工作者,受名譽和物質獎。1958年調任北京市美術公司創作室副主任,兼北京藝術學院教授、雕塑教研組組長。1966年冬至1967年夏,借調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郵電學院、山東師範學院、湖南大學等院校塑造巨型毛主席像。1972年冬調北京中國畫院從事專業創作。1977年參加毛主席紀念堂的毛主席漢白玉座像雕塑工作,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78年至1985年,先後被選為全國政協第五屆、第六屆委員會委員。1979年冬參加中國雕塑家考察團,出國考察意大利和法國雕塑藝術。歷任北京中國畫院創作幹部、中國美協理事、北京市文聯理事、北京雕塑工廠顧問。
2005年7月28日於廣東家中病逝。

張松鶴親屬關係

陳淑光是著名雕塑家張松鶴的夫人,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女雕塑家,也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八組浮雕中唯一一位女性共同作者。從《抗日遊擊戰爭》浮雕素描初稿的創作繪製到塑造完成,陳淑光協助時任雕塑組副組長的主創者張松鶴完成了《抗日遊擊戰爭》的創作及塑造。 [2-3] 
陳淑光 陳淑光 [2]
幼子、雕塑家張方。 [1] 

張松鶴社會紀念

2022年9月28日,“烽火鑄忠魂——張松鶴藝術與文獻展”暨學術交流會在東莞清溪鎮文化服務中心開幕。 [1] 
參考資料